【教育装备采购网讯】(记者 邓力)近期,针对中小学、幼儿园开展的自制教具展评活动在我国各省市、片区纷纷打响。获奖作品融合教师、学生创意,均较好地体现了安全性、科学性、可玩性和教育性。
现今的自制教具,已经突破了最初为弥补教育经费不足的缺陷,出其意料成为创新教育、特色教育的火车头。
教师们无论在构思、炫彩,还是制作方法上,都体现了智慧和用心,展示了创新和实践能力水平,也为教学效果的实现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自制教具创意涌动中小学
从最初的功能性自制玩具到科技含量较高教具的研发,自制教具已经扩散到中小学的各个角落。
8月26日,辽宁省第三届幼儿园优秀自制玩教具展评活动在沈阳举行。在此次幼儿园优秀自制玩教具展评活动中的参展作品,有的设计精巧,理念创新,一件教具就具有20多种实用功能;有的色彩绚丽,生动形象地把抽象的科学知识解释得浅显易懂。
而由天津市北辰区在暑假前召开的“2014年北辰区幼儿园玩教具大赛”,参赛作品则相对往年更注重玩教具的环保性、简易性、趣味性、安全性。并由原来的“注重教师怎样做”过渡到“更加关注孩子怎样玩”。
同时,临沂市罗庄区高都小学教师王克伟的教具制作项目——“液面张力演示测试一体仪”却获得更高荣誉。该项目由于国内目前尚无液体表面张力测试演示一体仪,尤其是使用电子化的手段形象演示更是空白。该研发有力填补了这一国内教育技术空白,目前已成功申报国家专利。
高校自制教具“盘活”思维
自制教具的萌发,其实原本是教育经费相对不足的中小学为丰富课堂教学,利用废旧物品加上创意设计而制作的小成本教具。比如说,农村中小学学校操场的“篮球圈”(即一根柱子上绑了三个“篮球框”)等设施。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自制教具也成为一些学校弥补市场教具不足的情况。同时,其范围也慢慢扩散到部分高校。正因此,最近几年的自制教具的技术含量有很大提升。
目前,通过成功使用教具的课堂教学实践证明,在高校理科实验的学习中,自制教具不仅有效帮助学生建立直观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正确运用各种感官来获取知识。
高校由于资金充裕、科学性强,再加上学校、学科间的协作,其自制教具的研发,对于强化学校培育特色,建立个性化学校,很有裨益。而这也已经成为各大院校的发展目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