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第七届图书馆 体育教师课题研修班

深度解读中国市场“机器换人”潜力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16-03-02 10:27 围观455次

  疯狂的“机器换人”计划正席卷广州乃至整个珠三角,这是否意味着机器要和人“抢饭吃”?当机器人上了生产线,工厂的用工需求将有何变化?业内人士分析,目前“机器换人”主要还是填补工厂生产空缺。但在将来,传统工人可能会面临转岗,因为未来制造业更需要高技能的和复合型的产业工人,工厂的用工需求也将提高。

  工人的活路在哪儿?

  解读:未来制造业更需要技术人才

  “如果都使用机器人,是否意味着未来很多工人将面临失业?”在采访中,有不少工人提出疑问。业内人士对此分析,目前“机器换人”并不意味着机器和人“抢饭吃”,主要还是填补生产空缺。

  林卓旸认为,“机器换人”并非不要人,而是让机器代替人做简单、重复、作业环境差的工作,工人则摇身一变成为操作机器的人,工作由繁重的体力劳动变得轻松、体面。

  广东樱奥厨具有限公司是机器换人大背景下的典型应用商。公司副总陈从汉表示,传统工人可能会面临转岗,“比如传统抛光师傅,培训之后,凭借抛光经验,可成为抛光质量检测员,未来传统的制造业更需要高技能的和复合型的产业工人,工厂的用工需求也将提高。”

  另外,“机器换人”从字面上理解,上演的是机器与人的较量。但黄兴提出,机器换人缺的不是机器,关键在操作机器的人的改变。“人的灵活性和变化性是目前工业机器人无法比拟的。”在他看来,目前的机器人更偏重于机器,未来机器人将增加更多人的功能。

  推广机器人遇难题?

  解读:生产商与应用商存在沟通难

  “机器换人”无疑是一种好的选择。但也有企业忧虑,机器人费用昂贵,引进后万一与生产要求匹配不上,将会损失严重。以利迅达为例,其公司产品价格一般处在30万元到200万元不等的水平,除了一些项目能在百来天里取得回报,一般需在3到5年才能获得回报。不少企业坦言,“机器换人”看重的是长远利益的获得。

  陈从汉坦言,在引进初期,抛光机器人在生产线上的使用并不是那么顺利,“比如产品要磨几道,要用什么磨料等,这些都要机器人厂家来编程,进行工艺开发,不断优化,最后才能融入到生产线上,因此到2013年才开始顺利使用。”

  运菜机器人“傻强”的生产大本营并非在广州,而是远在江苏昆山的某机器人公司。正是看中了广州的广泛应用前景,林卓旸于去年在广州成立了子公司——广州互米机器人有限公司,主攻华南市场,推动中国机器人在餐饮行业的应用。

  不过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林卓旸称,“现在的问题在于,好多人对机器人有兴趣但不知道去哪里找到合适的,而我们作为机器人生产方则知道一定有市场需求却不知道找谁,存在着机器人生产者和使用者之间沟通难的问题。”

  机器人的成本太高?

  解读:国内厂商生产水平仍未足够

  在专家眼里,机器人在实际应用时仍面临着一些技术、资金等方面的现实问题。“关键是核心技术。”东莞华南设计创新院常务副主任王勇称,“机器人的精度、速度和可靠性,都是重要指标,目前国内机器人的制造生产水平还不完全足够,核心技术掌握得不够好。”

  “各个企业的具体情况不同,工位不同,产品不同,所以要求也不同。”有专家在谈到机器人行业发展的难点时,也提到现在由于企业发展和实际生产的需要,企业订单要求越来越高,但行业内核心部件比如传感器,国内并没有,因此机器人成本降不下来。

  黄兴则分析,目前国产机器人发展面临的行业压力体现在制造成本。“总体上看,国产机器人制造起步较晚,大多都是近几年才开始做,用户对于接受国产机器人尚需时日。而且,机器人生产起步阶段,产量不大,成本不可能比别人低很多。”

  欣喜的是,这些产品除了个别的关键零部件以外,中国制造已有一定优势。“国外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几大家族都把机器人工厂搬到中国,这也使得竞争愈发激烈。”黄兴表示,“我相信在三五年内,从产品数量上看,国产机器人就会与国外机器人相接近,甚至超过国外。同时,这一代工业机器手能很快在国内攻破所有的技术壁垒。”

来源:江南智造局 责任编辑:小白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 教育信息化的误区,你中了几枪?
    天天投06-09
    产品形态可能眼花缭乱,但财务模型更能说明问题。在教育行业,信息化可能是一个最具包容性的词:横跨早教、K12、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各个阶段,兼容慕课、题库、直播、在线等种种模式;涵盖网络...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