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河南大学体育论坛580*60 第六届图书馆论坛580*60

要落地更要开花 智慧教室面临的困境与突破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18-08-13 09:19 围观5128次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深入,“智慧教室”“未来学校”等新兴概念充斥着整个教育界。有需求就会有市场,但是这个市场如何走向成熟,正是教育界和企业面临的问题。

  智慧教室有别于传统教室环境,它以物联网为基础,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融入到教育环境当中,将传统教育硬件进行了升级和突破,实现了学习空间的重新构建,学生和教师都得到了新的教学体验。

  智慧教室的出现乃顺势而生 符合国情

  自2008年“智慧地球”的概念提出后,随着传感技术、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富媒体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与社会生活的结合越来越密切,智慧教育、智慧教室也逐渐成为教育界的研究重点。国外智慧教室研究开始较早。最早可以追溯到1988由罗纳德·雷西尼奥提出的“Smart-Class-room”(Rescigno,R.C,1988)。随着2008年IBM“智慧地球”的三大要素:物联化(Instrumented)、互联化(Interconnected)、智能化(Intelligent)提出,物联网与互联网开始全面整合,实现协同发展。在智慧地球大背景下,关于智慧教育的核心阵地——智慧教室的研究引起广泛关注,如何建立开放式学习环境和智慧学习环境广受关注。

  我国对智慧教室的关注相对滞后,2008年后才开始有相关论文刊发。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等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国内教学研究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智慧教室市场的爆发期起始于《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发布,之后相继发布的《教育部2018工作要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近几个月各地相继出台的《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将教育信息化工作列为教育行业的重点。可以说智慧教室市场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社会需求转变的一个体现。

  国家大力扶持 为智慧教室发展提供一方沃土

  以上提到,国家出台多个政策为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保驾护航。北京、上海、宁波、福建、重庆、山东等地也开始教育信息化方面的探索,并开始着手智慧教室项目的跟进工作。我国教育信息化教育投入也逐年增加。

要落地更要开花 智慧教室面临的困境与突破

  (图一)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要落地更要开花 智慧教室面临的困境与突破

  (图二)

  图一显示,我国GDP增长率总体呈下行趋势,尤其是2016年,我国经济面临压力较大。而信息化教育的经费投入总体呈上行趋势(图二),在教育总经费中的占比也始终保持不变,国家对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决心可见一斑。

  日前,深圳市教育信息化行业协会举办2018非凡深圳智慧校园建设研讨会,在会上发布了《智慧校园建设实施标准V2.0》,号召教育信息化产品开发企业、学校共同努力,制定实施标准的产品评选规则,使得实施标准能够落地。目的是让学校使用这个标准图可以轻松规划智慧校园建设;集成商使用这个标准图可以帮助学校规划智慧校园建设方案,并选择产品;开发商使用这个标准图可以开发出更好的智慧校园建设产品。这无疑让智慧教室的落地更进一步。

  产业迎来空前繁荣 能否“弯道超车”尚为悬念

  随着国内智慧教室市场渐热,国内外企业也争相竞逐这块“肥肉”。根据教育部发布的《201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全国共有中小学校21.89万所,在校生1.45亿人;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779万人,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631所(含独立学院265所),比上年增加35所,增长1.35%(图三)。智慧教室硬软件市场散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如何将市场需求转化为经济动力,才是企业要解决的。

要落地更要开花 智慧教室面临的困境与突破

  (图三 1978年、2012年、2015-2017年高等教育在学规模和毛入学率)

  随着智慧教室需求的日益增多,企业竞争也愈演愈烈,除了在国内已占领一部分市场的包括华宇铭通、精仪达、中教美育、希沃等企业在内的国内优秀企业外,国外如索尼、戴尔等老牌企业也大打“本地化”牌,将竞争推到白热化阶段。想要突出重围,必须根据国内情况准确把握市场的真正需求在哪里,以B端市场为主C端为辅,达到真正的落地。

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 作者:高虹 责任编辑:高虹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九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