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第七届图书馆 体育教师课题研修班

将优秀管理经验引申到新的工作岗位——访中国高教学会实验室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部长张新祥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07-09-29 05:50 围观6448次

情况介绍
    创建于1898年的北京大学,是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在中国教育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尤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京大学作为一所以文理基础教学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在全国各高校有着领头羊的作用;近年来,北京大学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建设的新时期,成为了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的两所大学之一。
    作为学校建设的重要职能部门之一,北京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承担了各项的与实验室建设和仪器设备相关的重要工作,除主要负责全校实验室的规划、建设与管理外,还负责:实验室工作规章制度的制定、实施、修改与完善;实验室的体制、建制、开放与评估;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与管理;仪器设备固定资产的归口管理;大型仪器设备的规划、论证、管理、维修与维护、开放与评估;“211”“985”项目的执行;仪器设备的归口招标、采购;进口仪器设备的引进、审批和各项商务工作;境外赠送及临时性科教用品进出口工作;技术物资支撑服务体系的建设与管理;学校基础教学条件建设;也是外资贷款办公室的挂靠单位,负责世行贷款项目的立项、论证、实施及日常管理工作;北京大学实验室、实验项目、实验人员及仪器设备的归口统计上报工作等。
 
    北京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部长张新祥老师是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头人,作为原北京大学化学学院的副院长,上任三年来,不仅成功地担起了新岗位的全部重担,更是把以前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管理经验灵活地延伸到了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的工作内容中,使得这个以往就以辉煌建树著称的部门又增添了更加清新的活力。
    作为对教育装备采购网工作的大力支持,张老师在百忙之中特别挤出时间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介绍了自就任以来的工作情况与工作思路。
    记者希望通过本次采访,能够使张老师的成功经验,对从事相关工作的老师们有所启迪与借鉴。


北京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部长张新祥老师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
    从211”和985”等项目实施以来,国家对科研及学校的投入力度逐年加大,对于高校来讲,在人才队伍建设的同时,实验条件的建设就成为工作的重点之一;随着国家对各校教学和实验条件要求的提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活动、改善学生实验和实践的条件则成为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与此相对应的,北京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工作的开展,主要围绕着这方面内容来进行。
    北京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的工作内容分为几大部分:仪器设备的采购;仪器设备的管理和使用效绩;教学实验室的建设等。
    在教学实验室建设与教学条件的改善方面,北京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则主要围绕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进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教育部在2004年开始进行筹备评选的,主要是为了有效推动本科实验教学体系建设,通过实验教学理念的改革、实验教学和管理队伍的建设、管理制度的不断创新和实验教学实验室硬件建设,实现“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目标。由于北京大学有多门学科在教学条件和教学实验内容和方法等方面都对全国高校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因此北京大学对于本科实验教学教学体系和教学条件的改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但是,北京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在本科实验室教学条件改进工作中,并没有盲目地追求最昂贵、最先进、最大化,而是本着最实用、最安全、最符合学生需要的目标对本科实验教学条件进行了合理、精良地改造工作。
    与此同时,北京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通过对实验教学硬件的建设,也有效地促进了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通过新的实验教学体系的运作,对实验室工作进行了规范,将原先分化的多级实验室进行了有效整合,在生命学科、化学、物理、电子等方面的学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
    目前,北京大学有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同时,通过这些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也促进了其他实验教学中心或实验室的建设,对于学校在本科实践与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北京大学基础物理实验教学中心成立于1999年11月,由原物理系普通物理实验教研室、近代物理实验教研室和部分专门化基础实验室合并组建而成。该实验中心站在现代物理学和现代物理实验技术发展的水平上,对该组织机构进行了全面组建,并建立和规范了实验课教学及实验室的各项管理制度,将课程重组和融合,并将科学研究的成果融入教学,形成了具有强基础、高水平、多层次、综合性和研究性的创新型本科物理实验课程体系。
    北京大学化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是一个集实验课教学和实验室管理一体化的实体机构,负责全校本科生化学基础实验课的教学组织、教学研究和实验室管理。1988年,北京大学化学系将各教研室分散管理的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四大基础课实验室组建成为由化学系直接领导的基础课实验室,下设4个分实验室,实现了人、财、物的集中管理,资源的统一配置和共享。1997年至1998年各分实验室全部通过北京市教委组织的高等学校基础课实验室评估,被认定为合格实验室。1999年更名为化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北京大学和化学学院利用世行贷款、211”工程、985”工程以及国家理科基础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项目,对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给予了大力支持,促进了中心管理体制和运作模式的改革,完成了由教学辅助机构向实验课教学和实验室管理一体化教学机构的转变。
    同时,开展以科学研究为目的的公共研究平台的建设,也是学校的重要工作之一。2006年北京大学成功地组建了新的北京大学实验动物中心,该中心建筑面积近3500㎡,是北京大学现代生物学、分子医学、心理学等相关及交叉学科重要的公用实验技术平台,是为相关院系承担的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的重要服务支撑体系和教学科研基地。中心设有转基因动物实验室、屏障系统动物手术室、病理实验室、细胞实验室、常规检测实验室等并配属相应的设备、设施,完全按照国际通行规则来完成的建设,并积极按照国际动物实验协会标准进行建设管理,在全国高校居前列水平。
    对于已经取得的成绩,张老师特别总结出关键一点:对于本科实验教学的建设工作,一定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要有好的理念,不应该超出实际需求的范围,要为本科学生创造一个条件适合、应用合理的实验教学环境,当然在可能的情况下,实验教学条件的建设也应该开放给本科生和研究生等的科学研究服务,充分发挥效益。盲目地一味追求过高水平的硬件条件,很多情况下会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张新祥老师在大会发言

利用现有条件进行建设改造
    北京大学现有校园面积有限,无法像其他占地充裕的高校那样进行全方位、大规模地改造。针对这种情况,北京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积极采取措施,在学校教学条件改善工作中,更多地利用学校已有设施来进行改造和升级。
    最近一两年当中,学校教室条件的改善是北京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的又一项工作重点。随着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高校教学对于各种现代化教学设备有着很大的需求,而北京大学的教室有许多都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建筑,因此对于学校教室的改造工作,其复杂度与难度尤其明显。
    这些老教室的改造中,是投影设备和空调系统,尤其成为必不可少的装备,几乎每个教室都要进行安装,而近年来,北京大学的课程已经改为三学期制,一般暑假期间教室也都被排满了课,因此教室改造工作的进度和时间安排就显得格外地紧张。正是在这样紧张的条件下,2007年9月10日,拥有七千个座位、完全按照现代化教学理念建设的北京大学第二教学楼正式投入了使用。刚刚忙完这项规模浩大工程的张老师说,以该教学楼为标准,北京大学还将陆续对其他几个教学楼进行全面改造升级,力图在学校有限的场地中,为学生们营造出更加良好的现代化学习环境。
勤俭务实的建设之路
    从张老师的介绍中,记者清楚地了解到:家大业大的北京大学走的却是一条勤俭务实的建设之路。
    在1999年实验条件建设开始之前,本科教学条件并没有一个明显的建设标准,在高校扩招之后,实验条件的建设被提到了首要日程上。北京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对于第一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方案的设定,一方面延续了勤俭办学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也吸取了其他学校的过往教训,明确提出了合理、精良的建设目标,摒弃了一味求大、求新、求好的盲目思想,有针对性地从学生的适用性出发,做到最合理、最实用、最精简。
    对于合理、精良的建设思想,张老师认为:我们要在可以满足的条件下,做到办得最好;而不是在在最好的条件下再来满足实际需要。勤俭办学不仅仅是中国的传统,也是世界上先进国家的办学特色。
    2002年教育部组织了实验教学考察团,当时张老师随团对英国、法国等西方先进国家的实验教学情况进行了全面考察和学习。张老师讲,根据当时的实际见闻,这些西方先进国家的教学环境有些并不如国内先进,但他们在配备上非常合理。以化学实验室为例,无论是一个学生一套设备,还是四个学生一套设备、四十个学生一套设备,长期以来都有一套非常合理的配置模式,决不会有浪费的现象产生。这些配置就是根据其实际教学体系的进展来进行合理安排的,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省资源,还能够充分满足其教学需要;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无论在创新方面,还是团队配合方面都能获得相应的实际训练。
    这些见闻对于北京大学第一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方案的确立起到了重要的借鉴作用。北京大学的实验教学建设工作也以合理、精良的建设理念不断开展,这条建设之路既能够满足学生们实验学习的需求、提高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又解决了北京大学校园面积有限、生员量大、学科繁多所造成的建设方面的矛盾,通过对全校教学设施的合理安排与调配,使得所有设施都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效绩,这已经成为北京大学实验教学建设的特色之一。
建立完整的管理体系方案
    张老师是化学专业的教授,理科条件化的习惯被带到了现在的工作岗位中,他更多地习惯于站在老师们的角度来思考工作的环节与走向,因此以服务为宗旨进行部里工作方向的定位就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
    在刚刚进入这个职能部门任职时,张老师就首先把北京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的工作定位在协调、协助各部门工作的位置上,以此理念为基础,北京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在工作运作上,体现出了各部门之间在整体上的配合与协调,并使每一个工作环节都更紧密地衔接在一起,并不会有明显的界限划分。张老师介绍说,部里有三个办公室:采购、进口办公室;仪器设备管理办公室;实验室管理办公室。这三个办公室的业务是互相交叉的,并且采取了流水线作业的方式进行工作的衔接,因此需要各部门之间在工作配合上更加默契,对此,部里有针对性地制定、完善了相关的工作制度,并采取定期举行例会的方式进行整体工作的安排。
    对于北京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所负责的高强度工作内容来讲,部里人员的数量则显得太过单薄,这明显是一个不利的条件因素,为了克服因此而带来的各种不便,张老师从到岗伊始,就大力进行着部里工作流程的进一步完善与规范。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与调整,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完成了从拨款到仪器设备采购、最后到仪器设备报费的全部工作流程的建立。这是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方案,不仅已经成功在部里正式运作,还进一步扩展成网络管理系统,目前已进入最后编程阶段。这套网络管理系统的应用不仅可以应用于北京大学校内,今后还可以直接应用于其他兄弟单位的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工作。
    张老师介绍说,通过近年来的具体实施,这一套完善的工作流程大大提高了部里的工作效率,完全可以达到一站式服务,让老师们到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一次就可以完成所有相关事宜的办理;这套流程也使各部门责任更加清晰、办事时间缩短、程序更加简化,老师们现在可以通过电话随时了解事项的进程情况。张老师还提到,明年这套管理体系实现网络化,所有工作环节的完成情况都可以被老师们通过校园网直接监控,最大限度地实现部里管理工作的公开化与透明化。
依靠团队力量完成各项工作
    张老师担任北京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部长之前,曾任北京大学化学学院的副院长,这使得他能够借助原先岗位上的工作经验以多元化的角度处理工作,不仅以管理者的角度考虑问题,更善于以应用者的角度解决问题,这也是张老师就任以来一直能够正确定位部里工作方向、积极解决各种的问题、配合老师们的需求,使部里工作流程得以进一步完善化、系统化的原因。张老师充分利用自己在一线教学与管理工作方面获得的丰富经验,将行政职能部门的工作内容与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有的一套工作方法与思路,更加有效地实现了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的服务与管理职能。
    在讲到就任三年来的工作历程时,张老师特别提到:正是得益于前任王兴邦老师对于部里多年来的正确领导,整个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形成了非常良好的工作氛围,各科室之间非常团结,部里工作人员都有着良好的素养,在这样一个有着先天优势的基础上,自己到任三年来,各项工作都得以顺利开展实施。
    从就任至今,工作内容的繁杂与高强度给了张老师很大的压力,除了部里的工作以外,还需要继续完成原有的科研任务、教学任务,以及中国高教学会实验室研究会副理事长、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工作委员会主任等工作内容。这也是张老师一上任即开始完善、制定规范工作流程的原因之一,他希望通过这套工作体系的建立,使部里工作能够在离开任何人的情况下能够继续保持正常地运转。
    由于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张老师通常处在超负荷的工作状态中,有时连学生都能在交流中查觉到他的劳累。但张老师认为,所有工作他都是在完全依赖于自己的工作团队,他相信通过这些优秀的工作团队能够完成好所有的工作任务。
    张老师也提到:就任以来最大的工作难点是经费问题,如何使经费能够及时到位是张老师一直都在努力解决的问题。虽然国家对于北京大学的总体投入数目非常可观,但由于学校学科种类繁多、重点项目繁多,资金分摊之后,并不能全部满足各项目的需求,如何能够做到合理分派项目资金,对于北京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来讲,无疑是工作中的难点与重点。
    谈到下一阶段的工作内容,张老师说:主要定位在把学校教学条件理顺之后,要把科研条件理顺,即加强校际公共平台与各个学科级公共平台的建设;同时促进交叉学科的公共平台建设,保证现有资源与新进资源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这就需要把现有资源充分调动起来,包括仪器的共享、共用等;再有要把实验教学改革与新的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工作结合起来,在北京大学申请建设更多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撰稿  籽言
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