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第七届图书馆 体育教师课题研修班

勇于承担才能获得超越——访北京大学图书馆朱强馆长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08-12-03 08:17 围观4531次

北京大学图书馆简况

    1902年,京师大学堂藏书楼建立,是我国最早的现代新型图书馆之一。辛亥革命后,京师大学堂藏书楼改名为北京大学图书馆。一百多年来,经过几代北大图书馆人的辛勤努力,北京大学图书馆形成了宏大丰富、学科齐全、珍品荟萃的馆藏体系。到2007年为止,拥有藏书600余万册。馆藏中以150万册中文古籍为世界瞩目,其中20万册5至18世纪的珍贵书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此外,外文善本、金石拓片、1949年前出版物的收藏均名列国内图书馆前茅。近年来,北京大学图书馆一直在大量地引进国内外数字资源,其中包括各类数据库、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和学位论文在内已达到数十万种。

    北京大学图书馆馆舍总面积近53000平方米,阅览座位4000余个。另外,2000年北京大学与北京医科大学合并,原北京医科大学图书馆改称北京大学医学图书馆,拥有馆舍面积10200平方米,阅览座位1000余个;现有馆藏80万余册,是以生物学、医学、卫生学和医药类为主的专业图书馆。

行业内的核心地位

    北京大学图书馆一直把“以研究为基础,以服务为主导”作为办馆宗旨,为读者提供书刊借阅、资源查询、信息与课题咨询、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用户培训、教学参考资料、多媒体点播等服务,成为北京大学教学科研中最重要的公共服务体系之一。
对于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和建设,使历史悠久的北京大学图书馆又一次领先迈入了信息时代发展的前列。于2000年成立的数字图书馆研究所开展了有关数字图书馆模式、标准规范(元数据、数字加工标准等)、关键技术、互操作层与互操作标准等的研究,并开始进行小规模应用实践,为北京大学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的管理中心和全国文理中心、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教育部高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秘书处、中国图书馆学会高校分会秘书处等机构均设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内,使得北京大学图书馆因此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文献资源共享的重要枢纽。

担任馆长的感受

    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朱强老师从2007年底开始接过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全部担子,正式上任于2008年的1月初。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朱老师谈到了从副职转为正职的切身感受。他说,“担任正职和副职是不一样的,无论是承担的责任,还是具体负责的事务,都要繁重得多。担任副职的时候,只要做好分工范围内的工作就行了,一些可管可不管的事情,可以不去管;但现在自己处在这个正职的位置上,就没有后退的余地,有什么难题都必须面对解决。所以从压力等各方面都会有所有不同;而且对于班子其他人所做的工作,作为正馆长也要关注,要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去帮助解决。另一方面,所有的下属和同事对自己的期待也会不一样,原来是副职的时候,有些事情别人不会找你;但现在是正职了,那么大家什么事都找你是应该的,所以工作在头绪上就更多了。“也许别人看到你坐在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的这个位子上显得多么荣耀,但只有自己才能了解其中有多少的辛苦。”朱老师感叹道。


北京大学图书馆朱强馆长

    虽然工作很是辛苦,但朱老师欣慰地认为由于北京大学图书馆的人员班底很不错,大家都能够恪尽职守、认真完成自己份内的工作,所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真正遇到什么太大的难题;而且他还特别提到了校领导对其工作的大力支持。所以,朱老师个人感觉从就任以来一直处在一种正常的工作状态。

新的发展规划

    在当前整个图书馆界都处于发展变化的时期,北大图书馆同样也需要不断地进步、不断地发展。因此,从规划上也有着根据自身情况的设计。08年5月,在主管校长的领导下,召开了一次全校性的文献资源体系建设的工作会议,确定了学校在总文献资源体系中的总-分馆体制,也明确了各院系图书馆、资料室在资源体系中的分馆地位,使整个文献资源体系总管+分馆的框架得以确立、明晰,这是北京大学图书馆发展上的一次重大事件。朱馆长他们为这个体系的建立起草了数个文件,并交由学校审批通过。这样,全校性的文献资源体系将随着相关文件的贯彻实施,逐步地建立起来。

    北京大学图书馆也有针对性地拟订了一个战略发展规划纲要,其中涉及了几个方面:一个是要在馆舍空间上有所扩展。虽然目前北大图书馆的馆舍空间已达53000余平方米,但由于每年馆藏量都在不断地增加,图书馆的应用功能也需要不断地拓展,所以未来北大图书馆仍然需要更大的馆舍空间。朱老师说,目前馆内的书库和阅览空间都已经比较紧张了,因此已经向学校申请要建立一个储存图书馆,该馆的位置定于北京大学的昌平校区,那里原先有一个5000平方米的图书馆可以改造后利用起来,安装上密集书架以后可以把不常用的书籍送过去储藏。要特别提到的是,这个储存图书馆的建立和运行仍然需要总馆工作人员在完成所有图书编目、录入等大量工作之后才能完善。进行这些工作的目的,是为了使这部分不在主校区的书籍同样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检索和借阅,只是时间上可能需要多等一天而已。

    朱老师说,如果这个储藏图书馆能够顺利建成,那么北京大学图书馆在未来十五至二十年内,书库空间不足的问题就可以完全解决了。

建立古籍图书馆

    另外,朱老师他们还希望能够再建立一个专门的古籍图书馆。由于北京大学的古籍收藏达150万册,在全国大学中列第一,其中善本书的总量在全国排第三,其珍贵程度按朱老师开玩笑的话说:随便拿出一本去市场上拍卖,那么建立古籍图书馆的经费就全有了。实际上,对于这些珍贵的国家文化遗产,朱老师他们是极为珍视的,北京大学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重点古籍保护单位,由于古籍的不可再生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珍贵。但是以目前北大图书馆的古籍保存条件来讲,还不理想。虽然在1998年建立新馆时,专门在地下建立了古籍书库,可是仍然不能做到恒温、恒湿。从安全性方面来讲,由于古籍书库毗邻地下设备间,配电、空调主机和一个消防用200立方米的贮水箱都在那里,一旦遭遇突发事件还存在一些隐患。

    朱老师他们作为守护者,极希望能够为这些古籍创造更好的收藏环境,而且古籍作为文物应该还有宣传和展览的必要。如果能够为这些古籍专门建一个具有博物馆功能的图书馆,不但可以更好地对其起到保藏作用,还可以建立古籍保护的实验室,对古籍修复和保藏作更深入的研究;再者,还可以对古籍进行轮流展示,让广大读者能够有机会一睹这些珍品的风采。可以说,古籍图书馆的建立将是一项极具社会效益和文化价值的善举。

    这一项目的提出,已经得到了学校领导的赞许,但是目前仍有两方面问题需要解决:古籍图书馆的选址和建馆经费。朱老师提到,相较于资金的问题的解决,馆址的选择更加不易解决,因为现在北京大学围墙以内的可用空间已经十分有限了。而依照规划,古籍图书馆需要5000平方米的占地。

    但是,如果古籍图书馆得以建立,那么北大图书馆原来储藏古籍的空间就可以用来储藏更多的其他书籍,对于北大无疑将是一个有长期效益的重要工程。

馆藏资料经费的解决

    由于现时期北大图书馆在资源方面是纸本资源与电子资源同步建设的时期,因此两种资源同等重要。但是这种运作模式会比传统的单项发展纸本资源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这就使得北大图书馆的经费更加紧张。因此,图书馆已向学校提出,考虑到文献价格指数的上涨及学科建设的需要,希望拨付图书馆的经费能够有一个较稳定的增长,每年8%的增长率是比较合理的。这些提议得到了校领导的肯定,但因为北京大学的整体经费比较紧张,所以在对图书馆实际经费的投入上仍然不能完全满足需求。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朱老师他们也相应地采取了一些措施。针对国外出版商将电子刊与纸本刊捆绑销售的情况,图书馆在调研外刊利用率和征询院系意见的基础上,预订2009年的外文期刊时,对使用很少、而与电子期刊重复的部分外文纸本刊进行了压缩,减少了经费支出。

拓展服务新领域

    在服务方面,朱老师他们也在尽力地开拓一些新的领域。在2006年北大图书馆就开始了多媒体教学的服务内容,为教学提供各种音、视频的资源,图书馆为此专门成立了一个部门进行这类资源的采集和服务。

    对阅览室的改造工作,也是近期北大图书馆的重点工作内容。由于以前许多外借图书内的防盗磁条不能充消磁,所以阅览室不可以带书包入内,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读者对阅览室的利用。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图书馆在2007年起投入资金和人力将所有藏书内的旧磁条都替换成为进口的新磁条。而且朱老师还提出馆内要再增添一批新设备,争取在2009年新学期开学之际,允许学生带书包进入几个大的开放阅览室,以便于学生在馆内进行舒适的阅读和学习。从另一方面来讲,这样的举措还能够吸引更多的读者进入到阅览室内,使馆内空间利用率得到提高。

    提到需要采购的这批新设备,朱老师告诉记者:其中会包括一些自助借还的设备、图书充消磁的设备、门禁系统等等。这样就可以在读者大大增加的情况下,以起到缓解馆内工作人员劳动强度的作用了。

资源数字化的建设

    北京大学图书馆在今后还将继续对馆内特色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他们在北大信息化办公室的支持下,正在建设一个为全校服务的数字加工中心,一方面可以为本馆特色资源数字化提供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则可以满足全校、甚至社会上对资源数字化的需求。其中包括了各教学、科研单位的应用,也能够满足电视台、档案馆,或者是教师个人对资料数字化的需求。

    此前,学校部分单位纷纷打报告,要求购买数字化设备或建立数字化加工基地,这会导致重复投入,也不利于投入后充分发挥设备的利用效率。如果能够通过学校图书馆进行集中建设,则可以避免重复建设所造成的资金和人力的浪费。北京大学校领导已经同意了北大图书馆的该项建议,在馆内开辟了专门用于数字资源建设的空间,现在已经进入了实施建设阶段。

管理工作的全面加强

    北京大学图书馆自身对图书馆自动化的应用系统也正在进行一次全面的评估,这套系统已经在馆内使用了10年,随着图书馆工作的发展,该软件系统也在不断地进行着更新和完善。评估工作就是为了检测这套软件是否仍能够满足目前北大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需求;同时也是为了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图书馆发展的趋势、研究在整套系统中还应该再增加哪些功能;以及这些功能又可以反映出哪些需求和如何应用计算机技术、软件技术来帮助图书馆实现这些需求,今后图书馆在未来的发展中可以避免哪些弯路等等。

    还有一块是要把图书馆内部的管理中的办公自动化、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等等,也纳入到信息化技术管理的范畴中,要建立适用于自身发展的信息化管理模式。朱老师还提出,可以建立一个馆内员工交流的虚拟社区,不仅可以加强人员之间的互动,还有利于馆内信息的发布等。
再有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就是:北京大学图书馆牵头在高校图书馆领域内的资源共享工作。朱老师他们积极地与各方面进行协调、多方争取经费、制定相关政策等,使得这项工作能够做好。

更高的起点决定了地位与影响

    在谈到北京大学图书馆在全国高校图书馆中的引领地位,以及超前的发展速度时,朱老师客观地认为,这一现象是与北京大学本身的特点密切相关的。由于北京大学的发展目标对自身的发展要求非常高,使得学校对图书馆的要求起点也很高。北大图书馆的历史决定了其地位和影响,也促使朱老师他们要继续努力发展,以保持这种地位和影响。从另一方面讲,正是大家的要求和期盼成就了北京大学图书馆今天的地位和影响。
北大图书馆已经走过了先期的基础设施完善阶段,需要进入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如何能够更好地发挥现有资源的作用、更大地提高投入的效益才是朱老师他们所要面对的挑战。

    记者认为朱老师在上任以来不但极富于进取心,还在不断地给自己压上更重的担子。对此,朱老师则谦虚地认为,自己在上任时,北大图书馆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和基础,这是一个非常有利的先期条件,所以工作都可以顺畅地开展。他自己感觉这段时间的工作也都是别人在推着前进,所以根本没有怠惰的机会。

开通科学文献数据库 

    根据前一段时期的热门报道,我们得知:2007年12月28日,北京大学图书馆率先在国内高校中开通了Century of Science数据库。通过浏览该科学文献数据库,用户可以检索到全球自1900年至1944年所出版的85万篇重要学术文献书目、参考文献以及被引用的信息。于1995年面世的由世界知名专业信息提供商研发的Century of Science 数据库是ISI 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一部分,专业技术人员从200多种期刊里精心选择了85万篇具有价值的科学文献收录到Century of Science数据库中。用户可以完整地了解一个多世纪以来世界科学发展的轨迹和脉络——从全球享有盛名的9000多种核心学术期刊中检索到各个学科当前及过去100多年里的相关信息。

    北京大学图书馆在国内高校率先开通Century of Science数据库,为国内学者打开了一扇长达一个世纪的科研宝库的大门。对此,朱强馆长说:利用100年来珍贵的科学文献,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未来的研发方向,发现并完成更新的科研成果。同时也将使北京大学与世界科研界展开更高、更深、更广泛的科研互动协作,推动中国的自主创新。尤其令世人瞩目的是,北大Century of Science数据库不仅为本校师生提供服务,还同时为兄弟院校的用户提供数据检索服务。

勇于承担才能获得超越

    北大图书馆的工作内容中,不仅仅是为本校提供服务,还有责任要为社会进行服务,许多社会单位都经常需要得到北大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帮助。所以,对于北大图书馆的投入所产生的效益并不单单局限于本校自身,也同样对整个社会有着积极的作用。这既是北大图书馆的荣耀,也是它需要承担的责任,这也是使北大图书馆能够在领域内获得尊崇地位的原因之一。

    北大图书馆的工作还有一方面是与国内外的交流,包括各高校图书馆、社会图书馆、专业图书馆等等的活动与会议,都需要朱老师抽出时间来参与;而以北京大学图书馆特殊的位置,参与这些交流对于朱老师来讲是必须的;同时,国外图书馆界对朱老师发出的各种活动邀请也同样非常频繁。这些交流活动也是朱老师作为北大图书馆馆长的日常工作内容之一,无形中也格外增加了朱老师的工作强度和密度。

    可是从另一方面来讲,朱老师他们正是由于对外界有更多的接触,所以可以看到许多新的问题、可以更早了解到社会需求的最新动向,所以他们才能够适时地适应各种变革,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可以说这也是北大图书馆得以在同行业中保持领先地位的其中一个原因。
 
                                                                    撰稿 籽言
 
 
附:北京大学图书馆朱强馆长介绍:

朱强,男,1955年出生于江苏金坛,祖籍浙江诸暨;研究馆员。1982年1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1982-1989年就职于全国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秘书处,1987年起任副秘书长。1990-1993年6月任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助理兼自动化部主任。1994年8月-1995年7月,在美国伊利诺大学东亚和太平洋研究中心做高级访问学者。现任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管理中心副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大学图书馆学报》主编,中国图书馆学会常务理事、学术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兼数字图书馆建设与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等。长期从事图书馆事业现代化的研究和实际工作,发表著、译作60多篇。

 
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