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第七届图书馆 体育培训

一体两翼 集成创新 建设有特色的现代化研究型图书馆 ——访东南大学图书馆馆长顾建新教授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14-01-15 16:42 围观6488次

  【编者按】:东南大学图书馆拥有百年历史,如今面对外部信息环境的巨大变化,该馆秉承“读者第一,服务育人”的理念,积极做好顶层设计,以建设有特色的,富集人文,促进学习,支撑科研和学科发展的研究型图书馆为目标,以人为本,改革组织机构,拓展服务方式和技术手段,保证了服务的深度与广度。馆长顾建新带领他的团队,在“一体两翼”总体发展思路的引领下,为我们呈现了建设一流大学图书馆的探索与实践。

  文章取自《中国现代教育装备》第21期(总第181期),2013年11月

  【馆长简介】

 

  顾建新,东南大学图书馆馆长、土木工程学院教授,香港理工大学土木与结构工程学系博士。社会兼职有江苏省JALIS管理中心副主任、江苏省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科技情报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图书馆学会高校图书馆分会副主任。

  1983年开始进入东南大学图书馆工作,2002年任副馆长(主持工作),2004年起至今任馆长。其间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规划和江苏省社科规划项目、香港特区政府研究项目8项;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和江苏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项目10项;发表结构工程和图书情报专业论文20余篇。目前的研究方向是图书馆管理、图书馆建筑。

  “一体两翼”调整机构 保证服务深度与广度

  本刊记者:2013年2月,东南大学图书馆完成了新一轮岗位聘任工作。请问现在的这种部门和岗位设置方式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顾建新:如今,外部信息环境的变化给高校图书馆带了巨大挑战,一方面进馆读者人数减少,图书借还量下降;另一方面读者深化服务的要求却在不断增加和提高。与此同时,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提高很快,如何给他们发展空间?这些都是我们要考虑的因素,也促使图书馆必需要变革和转型。

  如何变?怎么转?2010年我们提出了“一体两翼,集成创新”的总体发展思路,目标是提供优质的信息资源、便捷的服务,成为文献信息中心、知识共享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建设与东南大学地位相适应的,富集人文,促进学习,支撑科研和学科发展的大学图书馆,即成为一所有特色的现代化研究型图书馆。

  “一体”就是以图书馆的所有资源,包括信息、人力、技术等真诚为读者服务。“两翼”一方面是指面向人才培养,服务嵌入教学(甚至课程),提高信息素养和提升文化品味;另一方面是指面向科学研究,服务嵌入学科建设,助力科学研究。“集成创新”是指学习、借鉴国内外领先大学图书馆的发展经验,引进先进技术,整合信息资源,创新服务模式、管理机制和组织文化,提升服务水平和文化品位,形成东南大学特色。

  而要实现这些目标和愿景,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人,对于图书馆来说,资源建设和先进技术固然十分重要,但这些都离不开人来实现,图书馆的变革和转型,队伍建设是根本。“一体两翼”的发展思路运行两年来,效果良好。为了进一步深化服务,让这个思路得以继续实施和发展,我们着手从组织机构和岗位进行改革,从“人”和“制度”方面予以保证。

  本刊记者:具体方案是什么?

  顾建新:这要从学校格局及图书馆未来发展规划说起。东南大学图书馆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图书馆之一,其前身是始建于1902 年的三江师范学堂藏书楼。1923年国立东南大学时期,独立建馆,定名为国立东南大学孟芳图书馆,该建筑被称为中国20世纪初期图书馆建筑的优秀作品之一。一百多年来,东大图书馆随着学校的变化和发展而几经变迁和发展。目前,九龙湖校区李文正馆是主馆,四牌楼校区和丁家桥校区分别设工学分馆和医学分馆,体现按学科建立分馆的发展方向,为以后建设更多的学科分馆探索经验。

  在改革方案中,主馆变动较大,根据图书馆的目标和定位,把流通阅览部和信息咨询部整合成流通服务部、信息服务部。面向全校的服务,如借阅等基础服务、阅读推广服务、馆际互借等由流通服务部完成。面向院系的服务,由信息服务部来做,岗位是有层次的,做学科服务的兼做阅览室管理,根据各位学科服务的工作量,其他有20%~50%的工作量用于阅览室管理。在面向院系师生培训时,流通服务部配合;在开展阅读推广时,信息服务部配合。这样在部门和岗位设置上点面结合,保证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充分体现当前大学图书馆对于学校教学和科研两个角度的支撑作用。

  聘任工作的重心也在服务部门,通过梳理图书馆需要完成的各项服务,分别确定了学科服务、阅览服务、流通服务等相应属性的岗位,对各个岗位及这些岗位的不同级别的工作内容也做出明确规定。这样聘任到特定岗位的馆员不仅仅关心其所属部门(学科服务岗位和阅览服务岗位),还需要横向比较,关注其他部门(学科分馆)的同样岗位(相同岗位属性和级别)。这样的岗位设置一方面便于后期的考核,另一方面也便于馆员之间的协作和共同激励。当然此前要加强图书馆发展目标的研讨,宣传岗位调整的目的和好处。这次聘任下来,图书馆馆员欣然接受变化,感觉到了正能量。

  “发现系统”是下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前端

  本刊记者:数字资源大量增加后,发现服务成为热门应用,提供相应服务的厂商也多了,东南大学图书馆在这方面是如何选择构建的?

  顾建新:纸本资源是通过集成管理系统提供服务,数字资源是利用各种平台服务的,检索方法都不统一,增加了查全文献的难度。而现在的用户所在的信息环境和信息获取习惯都发生了变化,用户获取信息首先使用搜索引擎的比使用图书馆网站的要多得多。为了迎合用户的这种趋势,图书馆逐步在部署发现系统。

 

  “成贤搜索”启动仪式

  为解决跨平台检索,我馆于2010年开始调研国内外各公司的产品,以馆内项目方式完成“学术数字资源整合检索系统比较研究”,结合产品的先进性和本馆的情况,2011年3月选择购置了“360 search+360 link”,2012年11月升级为资源发现系统Summon,开始安装实施,完成基本配置和测试,2013年4月正式推出,并命名为“成贤搜索”——取自于东南大学创办时并仍然使用的校园所在地、著名的“成贤街”,寓意是用户为或将成为“贤达之人”。

  本刊记者:您如何看待发现系统的作用呢?

  顾建新:我个人认为,现在用户是分层次的,发现系统对本科生和研究生更具吸引力,他们的信息获取能力相对一般,利用发现系统,可以“一网打尽”相关的文献信息;而教授们的任务很重,他们不求查全或者读完所有的相关文献,事实上,除了利用图书馆的门户来查找文献外,他们还有会议、同行交流等多种渠道获取文献。

  我们的观点是“发现系统”会成为下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的前端。纸质资源时代是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ILS,其前端是OPAC;随着数字资源逐渐成为主体,ILS已经不能适应这种发展趋势,于是业界在讨论和研制“下一代图书馆服务平台”(LSP),发现系统大致也相当于数字资源成为主体的“OPAC”。

  移动图书馆的定位是图书馆移动门户

  本刊记者:随着移动终端的发展和普及,许多高校图书馆都在构建移动图书馆,以满足读者随时随地获取信息的需求。东南大学移动图书馆的建设情况如何?

  顾建新:我们较早关注移动图书馆,但并没有直接购买国内公司的移动图书馆产品,而是采取自行进行需求分析,委托公司开发的方式。这主要是因为我们认为当前的移动图书馆产品过多地关注了学术资源(如学术期刊论文等)的移动访问,而从我们的调查分析看,这些大概不是现阶段读者移动服务需求的主流,或者说从读者群体看,更多数量的本科生读者的关注点不在于此。我们对移动图书馆的定位是图书馆移动门户,是要保证读者之前在图书馆门户上获得的服务在移动终端也能够获得。

  当然我们也没有抛弃学术数字资源的移动访问,读者可以利用东南大学移动图书馆查阅大多数数字资源,下载或推送到其定制的电子邮箱(保证读者也可以在PC上打开和阅读)。

  移动阅读是移动图书馆的重要部分,我们通过租用iPad和其他平板电脑的服务,以及各种推广活动,推进移动阅读。需要说明的是,移动阅读并不是取代纸本阅读或PC阅读,而是为了让阅读无所不在的一种补充。

  下一步的工作主要是整合现有移动服务项目,并将这些移动服务与现有的其他服务进行整合,以及关注移动技术的发展,开发新功能。

  通过办学提升工作能力、服务水平和学术素养

  本刊记者:东南大学情报科技研究所依托东南大学图书馆,探索了一条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图书馆学硕士研究生教学和培养模式,您能具体谈谈图书馆是如何参与图书馆学硕士教育的吗?

  顾建新:情报所和图书馆是一套班子、两块牌子,我们2003年取得图书馆学硕士点。图书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问,图书馆设硕士点就更应该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我们办硕士点,硕士人才培养是目标之一,更重要的是作为研究型图书馆,我们的馆员应该有一定的研究能力。教学相长,通过办学,提升我们的学术能力和服务水平。馆里虽然有图书情报教研室主要承担研究生的教学工作,但总体上还是全馆一盘棋,大家共同参与的。如5位硕士生导师中,其他部门的占了3位。办学还有一个成果是本馆馆员在该点通过学习,获得了硕士学位,并有3位馆员担任了主任和副主任,避免少数优秀馆员因为学历问题而流失的现象。

  在课程设置方面,我们紧密结合图书馆的实践,配合阅读推广活动,开设了与文学、教育学密切相关的阅读文化研究等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作为特例,我们还开设了图书馆建筑研究的课程,一方面学校建筑、土木专业很强,使学生对学校有个了解;另一方面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知道其他学科在做什么,将来做学科服务或参与建设新馆也许能用到。

  发展成效还是比较显著的,东南大学情报科技研究所2011年获得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近几年我们获得了2项国家社科基金、2项江苏省社科基金、2项教育部人文基金、3项教育部教材比较研究项目等数十项经费的支撑。

  拓展服务 改善环境 增强育人功能

  本刊记者:有人说现在学生到图书馆主要是为了上自习,图书馆的传统借阅功能已经被其他媒介或方式所边缘化,您认为现在图书馆该如何发挥阅读指导功能?如何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

  顾建新:说得对,图书馆应该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随着信息环境的变化、其他媒介的介入、读者阅读习惯的变化以及教室、宿舍安装了空调等原因,进馆的读者在减少,图书的外借量逐年降低,绝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都是这一趋势。

  图书馆做了很多工作,引进大量数字资源,改进了技术,读者不进图书馆也能享受图书馆的服务,图书馆成了“隐形的翅膀”。但这还不够,我们还需要拓展我们的服务,改进我们的工作。图书馆界普遍的做法是开展阅读推广活动,以及进行空间改造,吸引更多的读者到图书馆。

  首先,我们是以理工科为主的综合性的大学,以前文科书比较少,这10年图书馆不断增加进书的品种,扩大人文社科方面图书的比例,现在已达到50%,当然是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这是我们吸引读者的基础。

  其次,开展阅读推广和书香校园活动。每年开展“爱书人的春天”读书月、朗读比赛、推荐新书和阅读书目、举办讲座等一系列活动。现在我们逐渐把这些活动常态化,如创办“书乐园”电子期刊,组织“善渊”读书会和“东南风”文学社等学生社团。

  

 

  图书馆原创电子杂志《书乐园》

  再次,加强图书馆的环境建设,改善育人氛围,使图书馆更温馨,更人性化,结合开展各项活动,使图书馆成为学生们最喜欢的学习、活动场所。

  图书馆的一个重要职能是育人,我们需要配合学校教务处、团委等做好工作。以前图书馆人员的素质有限,现在有了很大的改变。就是在流通服务部,我们也有若干个硕士,这样图书馆各种读书活动的开展就有了保障。

  倡导“泛学科化”, 不赞成神秘化的学科服务

  本刊记者:学科服务是近几年高校图书馆谈论较多的话题,但有人说学科服务看上去很美,其实是一种“摆设”,真正做到做好很难,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顾建新:我们在20世纪90年代末就开展了学科服务,但由于人员等各方面的因素停了下来。近年来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图书馆的人力资源条件得到改善,使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具备了条件。学科服务并不是“摆设”,而是新形势下图书馆深化服务的一个方向。

  学科服务在我国高校图书馆界的实践也就10多年的时间,很多图书馆都在探索之中,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开了个好头。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对传统服务改革创新,以学科服务为主线开展服务,走进院系,融入科研,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在校内外有很大的影响。他们宣传鼓动,为很多图书馆所接受,现在高校图书馆界掀起了“学科服务”的浪潮。

 

  学科服务走进院系

  本刊记者:请问东南大学图书馆是如何构建学科服务体系的?

  顾建新:学科服务是个性化服务,尚没有形成一定的标准和规范。各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情况和特色,做法也可能因馆而异。“真正做到做好很难”,是的,什么事都是这样,就是传统的服务也是这样。我觉得对学科服务要正确定位,不要将学科服务“神秘化”“高端化”,图书馆做自己能做的事,是帮助科研人员,而不是代替他们。学科服务馆员应该发挥自己获取文献信息比科研人员强(不是绝对的)的优势,帮助他们收集文献,甚至分析整理,提供服务。任何事情只要认真做,关注细节,摆脱不切实际的目标,做到位和做得深入,就是做好。

  至于我们是如何构建学科服务体系的,前面说过我们提出“一体两翼”,为人才培养服务,为科学研究服务。根据学校的院系和学科设置,为相关学院设立对应的学科服务馆员作为联系人,学科服务馆员为对应院系的教师提供学科信息咨询、收集、分析等服务,为该院系的师生做好图书馆资源的宣传、培训,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包括人文素养。我们实行的是学科服务馆员在前端,全馆各支持部门为后端的体系。如院系一切联系只认学科馆员,学科馆员将院系的需求进行转换,交由采编、系统等部门完成。

  我比较赞成“泛学科化”的服务理念,为教师提供学科信息是学科服务,为学生提高专业信息素养的服务也是学科服务,为管理层提供战略决策方面的咨询及分析也是学科服务。学科服务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主动服务,在了解师生需求的基础上,利用专业知识(不仅仅是图情知识)为其服务,体现一定的互动性。 (记者 叶梅 张鹏)

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 责任编辑:荔枝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