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第八届图书馆论坛 校体购2

武汉高校版“解忧杂货店”开张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17-10-19 17:25 围观547次

  

  

图为:“见字如面”活动的收信箱和信件

  僻静街道旁的一家杂货店,只要写下烦恼,放进店前的投信口,次日就能得到回答……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这本畅销小说《解忧杂货店》,温暖了全球不少读者的心灵。近日,在武汉华夏理工学院,也开了这样一间高校版“解忧杂货店”,学长们以匿名通信的方式,做大一新生的心灵导师。这间“解忧杂货店”,并不是真正的店铺,而是设置在学校7号宿舍楼的一个信箱。

  据介绍,2017级新生开学已月余,因大部分学生都是第一次远离父母,到异乡住读,易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疑惑或问题。本月14日起,该校商学院心理健康协会在全校开展了“见字如面”的活动,在公共区域设置收信箱,老师和学长们就是书中的“浪矢爷爷”,收到匿名求助信件后,逐一回复,一般每封来信会收到一到三封回信。

  “大学四年我该怎样规划”“离家千里,如何排解思乡之苦”“大学里学会人际交往重要吗”……短短3天,这个小信箱已收到37封匿名求助信。

  昨日,楚天都市报记者来到该校,几名高年级学生正在写回信。大二学生吕金定说,昨天他收到了一个叫“汇入大海的小鱼儿”的来信,对方在信中称,自己性格敏感,不太会与室友相处,非常想家,每次和父母视频完都会哭很久。他发现两人正好是老乡,特意留下了联系方式,希望对方跟他多交流。

  “我前天投递了一封信,咨询关于参加社团的问题,现已收到两封回信,足足写了四张信纸,特别感动。”刚收到一封回信的新生小陈兴奋地说。信箱前,有一个专门的区域放置回信,信封上会写明收信人的笔名。

  该校商学院心理健康指导老师郭定芳认为,文字是情感的寄托,见字如见面、见信如见人,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在如今的电子化时代,写信的过程是珍贵的,收信是喜悦的,能投入时间精力静下心思考和书写,更容易让人感动和珍惜。

  活动组织者称,会将这间“解忧杂货店”一直“经营”下去。

 

来源:湖北教育新闻网 责任编辑:段河伟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