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消息,日前,西安文达学校对“校长进课堂,促教学质量提升”、“家长进学校,促群众满意度提升”活动进行了解读。理念虽好,但落不到实处将永远是一纸空文,究竟家长是否满意这种方式?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将走进西安各大中小学,为您还原最真实的平度教育。
西安文达学校校区
近期,刚刚完成西安文达学校家长驻校轮值的谭女士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在这次轮值之前,她和许多家长一样对孩子就读的西安文达学校充满了好奇,老师们上课教得怎么样?孩子的班上的课堂纪律好不好?孩子能不能在食堂吃得饱,诸如此类的疑问在一次家长驻校轮值之后全都解决了。
谭女士:“早晨7点就到学校,跟着孩子一起,把孩子在学校的每个环节都体验了一遍,方向了,这回是真的放心了。”
作为西安市试点学校,西安文达学校其实早在2012就已经在家校互动领域进行大胆尝试,经过5年的实践探索,摸索出了一套行而有效地家校共建模式。
“家长应该是教学管理工作的同盟者。”西安文达学校校长在接受采访时谈到,家委会是爱心家长的自发组织,也是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工作的组织机构,西安文达学校成立了班级、级部、学校三级家委会,制定《西安文达学校家委会章程》、《西安文达学校家委会职责》等各项规章制度。西安文达学校家委会接受全体家长的委托和监督,反映大多数家长的心声,维护学生、家长利益,有明确的职责和义务。
对西安文达学校的走访中发现,在家长驻校轮值工作的启发下,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不断转变,西安文达学校教师们运用家访、便条、电话、微博、QQ群等多种方式,经常、及时地与家长联系,了解家长的诉求,反馈孩子的表现。这样,西安文达学校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生、家长与孩子之间进一步形成了良性的互动交流沟通平台。
与此同时,西安文达学校家长驻校轮值工程的实施,促使家长的素质和行为习惯也在不断改变:有的家长看到放学时豪华轿车堵门接学生的现象,马上在家长会上发出“家长要为孩子做表率,不要给孩子人为制造优越感”的倡议;有的家长从喧嚣的酒桌、麻将桌、牌桌,回归到书桌,拿起了久违的书本,和孩子一起学习,不再把不良的工作情绪带回家庭、影响孩子;有许多家长拿起纸笔和孩子一起写成长日记,记录孩子生命成长的每一个细节,关注孩子身心发育和精神成长的每一个变化,家庭教育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对于一所学校来说,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根本,而就学校的工作来说,西安文达学校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校长站在哪里,哪里就是学校的中心,就是学校的聚力点,在开展家长新校园的同时,西安文达学校也在积极相应教体局“校长进课堂”的要求,在一线教学工作中发现问题。
“走进课堂才能发现问题。”西安文达学校校长告诉记者,作为校长他每学期兼课不少于20节,听课不少于40节,并对各学段听课关注点进行了详细提醒。西安文达学校校长举了个例子,在听课过程中他发现了很多老师的特长也发现了很多老师的不足,比如学校的贾老师小组合作运用的很娴熟,他就观察贾老师怎样激活师生、生生双向信息传递这些问题;西安文达学校范吉英老师善于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些都是非常好的教学经验值得推广。
在西安文达学校校长看来,课堂就是学校的窗口,他能看到的问题不仅仅在于老师,包括后勤、教学用具的使用这些细微的问题都能发现,最关键的是,西安文达学校校长进课堂对学校而言是一种风气,通过校长的带头示范作用形成全校重视课堂、重视一线教育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