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第七届图书馆 体育培训

南京:“智慧校园”引领教育现代化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18-02-06 11:50 围观663次

  ​南京市将智慧校园示范校创建工作列为2017年市政府民生工程,确定了第一批32所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试点学校(幼儿园4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职业教育学校2所、中小学25所),按照“标准化建设、均衡化推进、个性化发展”的工作思路,坚持“应用主导、融合发展、协同推进”的原则稳步推进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

  

  制定标准与开展培训,做好顶层设计。发布《南京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指导意见》《南京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评估细则(试行)》,做好顶层设计。先后举行了两期智慧校园规划与建设高级研修班,分别邀请省市专家解读智慧校园建设标准,精选南京本地以及北京、上海等先进地区的案例进行分享,组织到宁波、北京等地参加全国智慧教育论坛,参观学习当地的智慧校园建设经验,举办了“2017年智慧校园建设顶层设计与创新应用研讨会”。

  

  加强市、区、校协同,形成推进合力。将智慧校园创建工作纳入区域教育信息化综合督导评估中,并作为重要指标予以强化。积极推进区级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加大区域推进力度,要求各区挂图作战,制定2016年-2020年智慧校园推进时间表、路线图,将创建目标和任务落实到区内每一所学校。开展市、区、校三级协同推进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从组织管理、平台建设、资源研发、应用研究等方面,明确市、区、校各自的职责,形成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

  

  加强过程管理和支撑保障,形成持续推进态势。2017年3月,市教育局组织开展了一轮智慧校园建设调研,及时发现问题并引导解决,同时要求各区确立“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意识,进一步完善建设和推进方案。5月,又组织智慧教育技术服务专家团队进行第二轮“一对一”技术帮扶。加强智慧校园建设专项资金管理,2017年共安排智慧校园建设专项奖补资金1500万元,加强资金管理,开展绩效评估,确保资金使用效益,充分发挥资金的激励导向作用,为智慧校园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坚持特色创新和应用融合,做好评估验收工作。要求试点学校在达标基础上开展特色化创建,力争“一校一特色”,同时不断总结创建经验,在全市树立典型进行推广,分别在拉萨路小学和南师附中新城初中怡康街分校举办了两场市级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展示活动,推进应用融合不断深化。充分发挥评估验收的导向作用,精心组织评估工作,经过申报、答辩、专家评审、实地考察等环节,最终认定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等28所学校为2017年度南京市智慧校园示范学校、溧水区实验小学等4所学校为智慧校园合格学校,超额完成市政府确定的民生工程预期目标。

  

  通过一年多来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的探索和实践,南京市智慧校园建设思路进一步明确,技术支持下教与学方式变革的推进态势也初见端倪。

  建构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教学新模式。课堂上的数字化设备开始多样化,平板、应答器、手写工具等,什么适用用什么,并且在不同学科、不同课型中,呈现出各不相同的教学策略。北京东路小学附属幼儿园利用E学习环境构建幼儿区域活动,根据幼儿心理生理特征设计iPad在区域活动中的使用规则,实现幼儿的自主学习管理。许多学校已经开始常态应用新模式,课前利用前置性学习掌握学生学情,使得教学针对性更强;课中通过教学平台实施检测—反馈—矫正;课后布置习题,进行补偿和拓展学习。教师教学方式变得更加灵活,出现了“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时间和个别帮助”的专有课程。慕课、翻转课堂的引入,为学校课堂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教师们针对学生学习难点与不足,利用微视频方式将概念和难题解析发给学生,让他们在家里反复观看、学习,再将问题带回课堂共同研究。

  

  探索充分体现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新方式。教师教学方法多样化,启迪了学生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方式。长江路小学通过数字化学习环境积极探索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材呈现方式,并尝试跨校、跨区域师生交流和学生合作学习,构建E学习模式。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音乐课,让学生走出课堂,通过移动终端搜集大自然的声音,自己创编乐曲,新型的教学形式和新颖的教学内容拓展了学生们的视野、锻炼了能力。南师大附中丁家庄初中二维码导学贯穿课前、课中及课后,二维码作为简单实用的工具,课堂和课后的学习实现有效打通。市聋人学校积极探索信息化与特殊教育有机融合,将“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引入到听障、视障学生的日常教育和个性化学习中,帮助他们像普通学生那样获得信息、了解世界,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有利于他们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

  形成高效的教学评价体系和丰富的课程资源。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教学环境可以进行学生学习数据的记录和分析,切实帮助教师和学生做出个性化的分析和判断,让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学习真正落到实处。九龙中学通过对学生习题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实现矫正练习的精准推送,学生学业成绩大幅提升。许多学校都探索使用智能学情采集分析系统,以图像识别、数据分析为手段,对学生日常作业、考试数据进行采集;适时监测、记录学生学习数据,通过完善的智能诊断系统及时生成学习报告,找出波动原因和薄弱点,自动生成个性化辅学方案。信息技术与传统课程相结合也丰富了传统课程资源形式,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要求,一些中小学校开展了SPOC(小规模在线课程)建设,一些学校利用体感、物联网、虚拟现实等先进技术,形成了体感课程资源、数字种植园、数字化校园气象站等一批有特点的校本课程资源。

  打造智慧环境和高效教育教学管理平台。智慧的环境是智慧校园的基础和保障,许多学校纷纷建立了遍及公共区域的校园信息发布系统,做到随时随地了解学校工作事项和校园活动动态,将以往基于PC端的校园网站平台拓展为多终端管理平台,充分利用移动端优势,在信息发布功能基础上实现设备报修、调课请假、就餐管理、弹性离校、协同备课、活动直播、家校沟通、安全监控等教育教学管理事项的网上办公和管理,同时采取统一身份认证技术将校内教育教学管理各类平台数据打通,为将来教育大数据在学校的探索应用做好基础性工作。许多学校探索应用课堂教学支持系统,利用教学平台、教学终端、作业批改、阅卷系统、资源平台,全面支持教与学活动的开展,为推动新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提供了充分的技术保障条件。

  在南京,智慧校园创建工作不是一场阶段性任务,它正在成为一种对于更高质量、更高水平教育的不懈追求。

来源:中国江苏网 责任编辑:云燕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