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第七届图书馆 体育培训

冬奥学校师生:逐梦冰雪 不负韶华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18-08-23 09:14 围观2024次

  


张家口市宣化二中冰雪班的学员们在长城岭滑雪场进行高山滑雪训练前热身准备。 记者耿辉摄

  有这么一群师生,因为一个梦想而选择相聚。

  3年前,北京携手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之后,宣化二中成立了全国唯一一所体教结合冬奥专业学校——张家口市青少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学校。

  从2015年开始,来自省内外的900余名学生,和这里的老师、教练一起逐梦冰雪。这些学生中,目前有7人入选国家队,33人进入河北省冰雪运动队。

  抓住改变学校命运的机遇

  


张家口市宣化二中冰雪班的学员们在长城岭滑雪场进行高山滑雪训练。 记者耿辉摄

  “杨校长,麻烦您看一下外出比赛的学生明细” “这是外训学生名单”……7月21日上午,记者见到张家口市青少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学校副校长杨翼凌时,他正在忙碌地安排着学生们暑期外出训练和比赛的相关事宜。

  “这几天有的孩子要出去外训,还有的要参加比赛,所以比较忙。”杨翼凌面露歉意地向记者解释道。

  杨翼凌是个80后,毕业于河北体育学院,2010年来到宣化二中担任体育老师,现在是张家口冬奥学校的副校长,负责学校的后勤工作。别看年轻,他全程参与了冬奥学校的筹办工作。

  谈起当年申办冬奥学校的经历,他历历在目。

  “什么是冬奥学校?冬奥学校怎么办?学生如何管理?发展方向是什么?”从接到通知到报名申办只有三天的时间,当时宣化二中的领导和老师们对此一无所知。

  “资金从哪里来?教练从哪里来?学生去哪里招?”不少老师对申办冬奥学校持质疑态度。

  但对于有着体育传统的宣化二中而言,也意识到了这个改变学校命运的历史机遇。于是,由宣化二中校长孙长青担任组长的申报组开始了筹备工作,杨翼凌也被抽进其中。

  “听说要申报冬奥学校,心情特别激动,但又很是茫然。”杨翼凌坦言,之所以被抽进申报组,很大一个原因是因为他喜欢滑雪,2014年还考取了滑雪指导员证书,算是申报组里“最了解冰雪的人”了。

  “那几天一直都在搜集相关素材,到最后打印的材料大概有十几厘米厚。”杨翼凌告诉记者,最后一天筹备小组的成员离开办公室时,他特意留意了一下墙上的挂钟,已是第二天凌晨2点多。

  经过几天昼夜奋战,一份详细的申报报告终于出炉。这份报告,有宣化二中老师们对奥运会的理解,有学校的发展方向,有场地图,有学生管理办法等等。

  参加现场申报工作的现任张家口冬奥学校校长张宏利回忆说:“和张家口市区的学校相比,我们没有地理优势,但当我拿出这份报告的时候,在场的领导和同行都有点吃惊。”

  正是宣化二中的充分准备,还有体育传统校以及校史悠久、校园环境宽敞等优势,让冬奥学校最终花落宣化二中。从此,宣化二中踏上了为冰雪之梦奋斗的征程。

  “没有教练,没有装备,没有场地……”回忆起冬奥学校创办时的艰难,张宏利依旧满脸辛酸。

  为了招生,老师们多次奔赴张家口市各区县中小学,甚至远赴吴桥杂技学校、保定体校等地选才。

  “有时候一天要跑好几个县,了解学生状况,给家长做动员。”杨翼凌回忆说,功夫不负有心人,几经周折,终于招到了50名热爱滑雪的学生。

  2015年11月,第一批冰雪班的50名孩子到长城岭滑雪场训练时,装备是向雪场租赁的;资金紧张,租赁费是向雪场“赊欠”的;教练,只有一个,还是从省里“借来的”……

  就这样,张家口冬奥学校怀抱梦想扬帆起航。

  如今的冬奥学校,成立了高山滑雪、越野滑雪、单板U型池、单板平行大回转、坡面障碍技巧及大跳台、短道速滑6支专业冰雪运动队,不少学生还在数次大型比赛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作为体教结合的专业青少年冬季运动人才培训学校,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没有现成的教科书,一切都靠自己摸索。

  为了合理统筹学业和训练的关系,冬奥学校专门成立了艺体中心和课程研发中心,为学生量身订制发展规划。冰雪班的学生们白天进行专项训练,晚上进行文化课学习。外出训练时,文化课老师随队,争取让学生文化训练都不掉队。

  梦想驰骋在冬奥会赛场

  


  张家口市宣化二中冰雪班的学员们准备在长城岭滑雪场进行高山滑雪训练。 记者耿辉摄

  “嗖——”一个身着粉红色运动衣的身影,从“长满金针菇”的仿真雪场上飞驰而下,随后,十余名滑雪者从雪道上飞速滑下。

  7月25日,在北京奥森四季滑雪场,来自张家口冬奥学校的12名孩子正在这里训练。

  “休息一下。”随着教练一声令下,刘晨蕊一个“急刹车”趴到了雪场上。

  刘晨蕊今年15岁,是冬奥学校初二冰雪二班的学生,她练习的项目是高山滑雪。这个身材娇小、性格有点腼腆的小姑娘,在今年省运会高山滑雪大回转项目青少年女子组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

  “来学校之前从没有滑过雪,只是在电视上看到过,很好奇,也很向往。不过接触了几次,我就彻底喜欢上了滑雪。”刘晨蕊告诉记者,在雪场上飞驰的时候感觉特别爽,就像长了翅膀飞了起来!

  正是因为对冰雪的热爱,让这些孩子聚集在了这里。

  16岁的乔衍舒是刘晨蕊的同班同学,记者在冬奥学校见到他时,他刚刚进行完两个多小时的体能训练,显得有些疲惫,但是一说到滑雪,立马又精神焕发。

  “滑雪特上瘾!”一聊起滑雪,他眼里全是亮光,“从雪道上冲下来的时候,所有烦恼都被远远地抛在脑后,只有呼呼的风声,感觉整个世界只有我自己。”

  这些走进冬奥学校的孩子们,绝大多数都毫无滑雪经历,但他们都热爱冰雪,有着在家门口参加冬奥会的梦想。

  “希望有一天我能进入省队,然后进入国家队,如果有机会代表祖国征战冬奥会,那该多美好!”对于未来,刘晨蕊充满期待。

  乔衍舒说,他的梦想是做一名冬奥志愿者,将来教更多的人滑雪。

  少年的梦想,美好且珍贵。正是因为心里种下了这样的冰雪梦,让他们在训练场上再苦再累也不觉得辛苦。

  7月25日上午,烈日炎炎,虽然雪场上空一直在喷水,但滑了几趟下来,刘晨蕊因训练被晒得黝黑的小脸上还是挂满了汗珠,摘下头盔,被汗水浸湿的头发一缕缕贴在头皮上。

  她一边擦汗一边跟记者说:“这点辛苦不算什么,和冬天的寒冷相比,这舒服多了。”

  谈起冬天训练的艰辛,乔衍舒也颇有感触:“最厉害一次,忘了带护脸,一趟滑下来,鼻子整个都冻白了,差点冻伤。”

  “雪上训练最大的考验是天气。零下十几摄氏度的严寒里,孩子们几乎每天都要在室外待好几个小时。但即使是这样,也没有一个孩子说过放弃。”提起这些孩子,杨翼凌自豪地说。

  滑雪是一项危险性很高的运动,训练或比赛过程中受伤也是家常便饭。

  “如果动作不规范,身体姿势或者重心调整不好,受伤是不可避免的。”乔衍舒告诉记者,他曾在雪道上摔倒,翻滚着往下滑了十几米,膝盖和胳膊都是淤青。

  “我坚信成绩都是一点一点练出来的,再苦再累,只要想象着自己四年后有机会驰骋在北京冬奥会的赛场上,就是幸福的。”乔衍舒坚定地说。

  十三四岁本是在父母跟前备受呵护的年纪,而这些孩子却要面对高强度的训练、伤痛等诸多挑战,但挑战却让他们变得更加坚强。

  “训练开始了!”随着教练的口令,北京奥森四季滑雪场上,孩子们又纷纷穿戴好装备,准备出发了。

  刘晨蕊开心地冲记者摆摆手,和她的小伙伴一起飞向他们无比热爱的雪道。

  滑下,走回去,再滑下,再走回去,学员们的滑雪技术在一次次的重复中日益精进。

  推广冰雪运动义不容辞

  


  张家口市宣化二中冰雪班的学员们在长城岭滑雪场进行高山滑雪训练。 记者耿辉摄

  “身体保持平衡”“再来一圈,不许偷懒”……7月21日,记者在冬奥学校见到单板U型池教练张馨月时,她正在操场上带着刚招来的孩子们练体能,身穿一身黑色运动服,脚踩一双白色运动鞋,活力满满。

  “喊我大慧儿就行。”笑眯眯的张馨月让记者一下感受到了她的直率。

  张馨月出生于1989年,是个地道的东北姑娘,2005年成为中国单板U型场地第一批单板国家队队员,曾获得全国单板U型场地比赛冠军。2009年因伤退役后,做过滑雪俱乐部的职业经理人,每年收入达二三十万左右。虽然收入可观,但作为曾经驰骋赛场的滑雪运动员,站到冬奥会最高领奖台上的梦想一直没有熄灭。

  2016年,她从朋友那里得知,张家口市冬奥学校缺少单板教练,便毫不犹豫地前来应聘。

  “这儿虽然工资不高,但又能继续我热爱的冰雪事业了。”张馨月兴奋地说。就这样,2016年6月她在张家口冬奥学校当起了“孩子头儿”。自此,带着一群“零基础”但又热爱冰雪的孩子,开始了人生一段新的“冰雪圆梦之路”。

  在冬奥学校,有着一样冬奥梦想的教练员不止张馨月一个。冬奥学校成立以后,借力省体育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学校先后签约了张宇欣、孙志峰、潘蕾、刘洋、王铭锐、张馨月等8名优秀滑雪教练。

  “从来到冬奥学校当教练,过年还不曾回过家。”担任学校滑雪教练的刘洋坦言。曾任前八一队队长的刘洋,2015年10月来到冬奥学校,如今已成为学校的中流砥柱。

  在带学生训练上,她做的更多的是技术动作上的“精雕细刻”。训练场上,她把每个动作拆分开了一一给学生详解。为了提高教授水平,刘洋还自己在网上找国外比赛视频,吸收好的教学理念。

  “教练常常给我们讲她以往的经历,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能帮我们想到的都提前告诉我们。”谈起刘教练,她的学生们无不认可。

  十三四岁的孩子,叛逆自然是绕不开的话题。为了征服这些“淘气包”,教练们可是没少想办法。

  “我一般会‘贿赂’一下他们,请他们吃个饭,看个电影。只有把他们当成朋友才能了解他们,再去研究对策。”刘洋教练笑着说。

  “孩子调皮捣蛋都是有原因的,一定要注意和孩子的沟通,盲目批评不可取。”对付这些“淘气包”,张馨月有着自己的独门绝招——沟通。

  张馨月曾带过一个女孩,有段时间上课总迟到,不好好训练,放假也不想回家。多次找她谈话才知道,那段时间她父母闹矛盾。为此,张馨月除了关心她的生活,还趁假期带她出去散心。如今,这个学生走出了阴影,训练也变得更加努力。

  “现在在蹦床上她能做前空翻后空翻,转体900度,很多男孩子都比不上她。”提到这个女孩,张馨月感到无比欣慰。

  “自己的出身不能选择,但是未来的路自己可以决定。”张教练的这些话,这个孩子后来还写到了自己的日记中。

  “玉不琢,不成器。”再好的材质,没有出色的工匠去雕琢,也难以成为传世的工艺品。体育事业培养人也是如此。

  在孩子们眼里,他们的教练就是那位琢器人。

  “赶上了好时候,推广冰雪运动我们义不容辞。”刘洋说。

  “我曾经的梦想是参加冬奥会,因伤病无法实现了,但冰雪依然是我生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我的目标是,让学生实现我的梦想,成为国家队的一员。”提到未来,张馨月信心满满。

  冰雪,点燃着越来越多孩子们的梦,也续写着每一位默默奉献的教练的梦想。

  ■记者手记

  让冰雪运动的种子扎根校园

  7月22日,参加全国越野滑雪轮滑比赛;7月23日,参加全国青少年暨京津冀滑雪挑战赛;7月28日,赴哈尔滨万达室内滑雪场进行专项提高训练……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今年暑假,张家口冬奥学校的孩子们正忙着通过各种形式进行提升训练。

  采访时,记者印象最深的是,孩子们练习滑雪时脸上洋溢的笑容。从这一张张笑脸上,记者看到他们对这项运动的喜爱,也看到冰雪运动在孩子们心中深深扎根。

  群众体育是竞技体育的基础。一项运动能否普及,关键还要看如何“扎根群众”,如何获得广泛的群众基础。从娃娃抓起,是提升我省冰雪人口数量和质量的必由之路。而走好这条路,关键在于让冰雪融入校园。

  我们欣喜地看到,在推动冰雪运动进校园方面,张家口冬奥学校正在做着一些积极的尝试:编制了冰雪运动教材和专门针对冰雪运动学生的冰雪文化课程;提出了“百千万工程”,即每年培养100名专业滑雪运动员,培训1000名冰雪运动爱好者,从而带动1万个家庭参与冰雪运动……可以说,迈出了体教结合模式探索的新一步。

  为实现三千万人上冰雪的目标,我省也在积极推进冰雪运动进校园:2017年组织编写了中小学《冰雪运动》普及读物。省体育局联合省教育厅,大力开展了“双百双万”活动,即在全省范围内选择100所学校,举办100场冰雪运动普及公开课,覆盖1万名学生,影响1万个家庭,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吸引更多家庭参与冰雪运动。落实“校园冰雪计划”,依托高校冰雪师资和社会企业资金优势,共同培育青少年冰雪运动人才,到2022年,初步形成冰雪运动人才库。

  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冰雪运动发展区域差异仍然明显,我省冰雪运动进校园还受地域限制、场地不足、专业指导缺乏等因素制约,破解这个难题,需要的不仅仅是政策上的支持,还需要吸引社会资本,创造更多便利条件。

  如今,冬奥会进入了北京时间。但是,发展冰雪运动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四年一届的冬奥会。让更多的人了解、接触冰雪运动,让冰雪运动为大众生活,为青少年成长带来多元价值,这才是发展冰雪运动的真正意义。

  希望冰雪运动的种子扎根在越来越多的校园,让更多孩子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

来源:河北新闻网 作者:陈华 责任编辑:高虹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