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第八届图书馆论坛 校体购2

四川师范大学深化教师教育改革推进师范教育“三个回归”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19-04-19 13:35 围观888次

  四川师范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严格按照《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要求,通过调整优化结构、建立健全机制、注重实践养成,全面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着力推进师范院校回归师范性、师范教育回归专业性、师范学生回归职业性,大力培养有“大德、大智、大爱”品质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一、调整优化结构,坚持突出师范院校“师范性”

  一是大力调整结构规模。推进“招生—培养—就业”联动,制定实施《专业设置与动态调整办法》,缩减非师范专业规模,持续扩大师范生培养比例,到2020年,师范生年均招生规模计划由现在的3000余人增加到4000人。

  二是积极优化服务面向。积极促进非师范转型发展,通过“双学位”教育、专业硕士、课程植入等系列举措,加快职教师资培养,服务区域职业教育发展,加强师范与非师范交叉融合。

  三是不断优化培养类型。对接基础教育一线多元需求,统筹本科、研究生教育,综合推进师范生培养综合改革,通过“4+2”本硕贯通培养,加快卓越教师培养;提升“陶行知创新实验班”,加强师范生科研创新能力训练;试办“教师教育基地班”,加强学科骨干教师培养;强化“公费师范生”教育,加强农村地区、民族地区一线师资培养。

  二、建立健全机制,坚持突出师范教育“专业性”

  一是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三心四能五结合”人才培养总目标(“三心”是指责任心、进取心、好奇心,“四能”是指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谐能力,“五结合”是指社会担当与健全人格、职业操守与专业能力、人文情怀与科学精神、历史眼光与全球视野、创新精神与批判性思维相结合)、“课程+环境”教育理念、“多元培养+个性成长”培养模式、“帮扶指导+内生发展”教学制度、“过程监控+多元考核”教学评价“五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通过推进专业知识体系重组、重构,加强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将学生综合素质养成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并给予学分认定,切实加强素质养成教育;贯通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等举措,积极构建“素质教育基础+学科专业平台+专业核心+教师教育+专业发展+素质拓展与综合实践”课程体系,全面提升师范生学科素养、教育素养、社会素养和国际素养。

  二是优化内部协作机制。持续优化“招生—培养—就业—培训—队伍建设—条件保障”内部协作联动机制,制定《专业设置与动态调整实施办法》,围绕师范生成长成才,通过大力提升师范生培养质量、优化师范生培养过程、促进师范生就业质量、强化职后培训反哺职前培养,全面加强教师教育队伍和师范生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切实做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三是优化协同培养机制。健全高校、中小学和地方政府“三位一体”师范生协同培养机制,综合推进师资互派、课程共建、教学研讨、实践指导等“七个协同”,从基础教育一线选聘100余位兼职教师,400余位实践导师、200余位教育硕士导师,全面建设高校-中小学师范生培养共同体。近年来,学校教师与基础教育教师共同完成基础教育研究项目200余项,获国家和省级教学成果奖45项。

  四是优化质量提升机制。系统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师范专业建设计划、一流课程建设计划、教师能力提升计划等系列重大计划,入选首批国家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施高校,通过师范学生100%纳入国家和省级以上卓越教师培养实施范围、师范专业100%建设成为国家和省级特色专业及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教师教育必修课100%建设成为国家和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现已建成首批教师教育国家级教学团队,12名师范专业教师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和全国、省级教学名师,200余位师范专业教师获省级以上教学奖励,50余项师范教育改革成果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

  三、促进实践养成,坚持突出师范学生“职业性”

  一是强化师德教育。坚持将“四有”好老师标准、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和“四个服务”等要求细化落实到教师培养全过程,创新探索“师德课程+课程师德”教育教学模式,通过夯实师德知识、养成师德情感、践行师德规范,强化师范生师德教育。全面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度,强化对师范生职业引领、学业引领和人生引领;持续举办“我与名师面对面”“我为母校献堂课”等系列活动,切实加强对师范生成长的指导、引导、熏陶。

  二是增强综合素养。深入实施包含“一个总结、两封书信、三个场地、四项活动”等内容的教育养成制度,制定《四川师范大学“十个一”教育养成活动学分实施方案》,从2017年开始启动“十个一”教育养成活动,将“十个一”教育养成活动纳入学生学分管理,规定每生每学期必须完成修读0.5个关于“十个一”活动学分,并作为学生学期综合素质测评支撑材料,切实加强学生综合素养养成。

  三是拓展教育实践。建成国家级师范生教学能力训练中心,优化“见习—实习—研习”不间断的一体化教育实践体系,创设实践教学小学期等系列制度,实施“跟岗实践”“追踪培养”等系列项目,大力强化师范生“三字一话”基本技能培训,加强教学、管理、研究、创新等综合能力培养;搭建“乡村振兴学院”等新型实践平台,大力推进留守儿童关爱、乡村教育调查、顶岗扶贫支教、乡村教育社会实践等系列活动,促进学生在教育实践尤其乡村教育中增强体验、涵养情怀、增长才干。近年来,学生在省级以上师范生教学能力竞赛中获特、一、二、三等奖500余项。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张肖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 2025第86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青岛)

    2025第86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青岛)
    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05-09
    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重要指示要求,奋力...
  • 宜宾学院领导带头深入基层调研
    宜宾学院05-08
    为认真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充分了解基层情况,切实解决一线教师困难,近日,宜宾学院领导先后到外国语学院、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等学...
  • 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官网上线
    教育部05-07
    近日,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官网上线。据悉,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将于5月14日至16日在武汉举行。一起来了解——官网显示大会开幕倒计时和报名系统,介绍了大会日程、平行会议、配套活动、成果发...
  • 山东管理学院:打造“智能+”专业特色 培养新工科数智人才
    山东管理学院05-07
    山东管理学院紧密对接山东省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十强产业”发展需求,多学科交叉、产教深度融合,打造“智能+”专业特色,培养具有“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动手、特别能沟通”特质的“三特...
  • 江苏省第二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和实验校推荐名单公示
    江苏省教育厅05-07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推荐第二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的通知》(教监管厅函〔2025〕1号)要求,省教育厅组织申报,经专家审核排序,拟推荐苏州工业园区等3个市、区为第二批全国中...
  • 江苏师范大学深入推进“一融双高”建设
    江苏师范大学05-07
    近日,江苏师范大学召开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出台关于推进基层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的实施意见,强化“一融双高”顶层设计和统筹推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水平大学建设。系统谋划,强化“融”的...
  • 常州大学开展“AI赋能,阅古通今”读书节活动
    常州大学05-07
    近日,常州大学以“AI赋能,阅古通今”为主题,设计了“书香雅韵·经典传承”“书趣横生·阅读分享”“数字星球汇·玩转人工智能”三个模块,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持续打造“常开...
  • 润尼尔携中小学VR+AI五大教育新产品亮相第85届教育装备展
    搜狐05-07
    4月25日,第85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开幕。本届教装展由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主办,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天津市商务局、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政府、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共同承办。北...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