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第七届图书馆 体育教师课题研修班

教育部办公厅公布“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名单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20-08-15 10:35 围观3162次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基于教学改革、

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

实验区名单的通知

  教基厅函〔2020〕2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推荐遴选“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的通知》(教基厅函〔2019〕46号)的工作安排,在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积极支持配合下,经遴选推荐、专家评审、公示等环节,我部确定了“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名单(简称“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现予以公布。

  各实验区要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发挥网络教育和人工智能优势,创新教育和学习方式”的要求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扎实有效开展实验探索,切实把实验工作作为推动本地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公平而有质量教育的有力支撑和重要抓手。

  一、明确工作定位。坚持立德树人,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将信息技术全面融入于教学过程的路径、方式和方法,深入研究信息技术在各学科教学中的合理应用,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活动,促进学校育人模式转型和区域内学校共同发展,充分利用信息化服务学生学习、服务教师改进教学、服务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以教育信息化带动实现教育现代化。

  二、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机制,有效整合资源,协调教学相关部门共同推进,保证日常教学与实验工作的一致性,保障实验工作可持续发展。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认真完善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进度安排、配套政策、经费保障、责任主体和预期成果等内容,突出导向性、创新性、操作性、实效性。同时,围绕年度工作任务,开展丰富多样且富有成效的研讨活动,及时总结经验、分析问题,不断改进完善实验工作。鼓励实验区之间建立协商合作机制,加强交流、协同推进,更好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三、勇于探索创新。围绕课程和教学改革目标任务,结合本地实际,选择适宜的教与学新模式。鼓励各实验区充分利用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省级平台和本地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优化教学设计,丰富教学内容,促进教学组织方式重构和教学方法创新;着力提升师生信息素养,利用信息技术调动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促进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探索运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推动数字资源内容监管、确权保护、共建共享;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数据的收集,开展教学分析与过程性评价,实现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推动个性化自适应学习;探索以学生学籍号作为“教育身份证”,联通不同平台与工具应用之间的学习数据,推动学习大数据应用;推动“网络教研”“跨学科教学”“编程教育”“人工智能教育”“智慧课堂”“数字阅读”,为教学改革注入活力。

  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本地实验区的管理和指导,建立并完善联系指导机制。我部将成立实验区指导专家组,对各实验区进行抽查指导和过程评估,根据检查评估结果及时对实验区进行意见反馈与动态调整,实验区工作动态、优秀案例和实验成果等将通过实验区网站展示(网址:www.moeshiyanqu.net)。

  实验区工作以每年9月至下一年8月为一个工作年度,请各实验区于2020年8月31日前,将2020年度工作计划报送我部基础教育司。

  各实验区应于2023年10月30日前向我部提出验收申请,我部将组织或委托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进行评估验收。期间有阶段性实验成果的,也请及时报送。

  联系人:林毅君,010-66097815,jzc@moe.edu.cn。

  附件: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名单

  教育部办公厅

  2020年8月5日

  附件

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

序号

省份

实验区

1

北京市

朝阳区海淀区房山区通州区密云区

2

天津市

和平区河西区武清区

3

河北省

石家庄市裕华区廊坊市

4

山西省

朔州市朔城区晋中市长治市运城市盐湖区

5

内蒙古自治区

兴安盟鄂尔多斯市

6

辽宁省

沈阳市和平区大连市西岗区

大连市甘井子区

7

吉林省

长春市农安县长白山保护开发区

8

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南岗区哈尔滨市阿城区

9

上海市

浦东新区黄浦区徐汇区

普陀区虹口区杨浦区

10

江苏省

南京市鼓楼区徐州市云龙区常州市

苏州工业园区泰州市姜堰区

11

浙江省

杭州市上城区杭州市萧山区嘉兴市嘉善县

金华市东阳市衢州市柯城区台州市三门县

12

安徽省

淮北市濉溪县蚌埠市

13

福建省

福州市鼓楼区厦门市思明区

14

江西省

上饶市婺源县吉安市井冈山市

15

山东省

济南市青岛西海岸新区淄博市

枣庄市滕州市烟台市潍坊市

16

河南省

郑州市金水区三门峡市卢氏县

17

湖北省

宜昌市伍家岗区荆州市沙市区

咸宁市咸安区

18

湖南省

长沙市芙蓉区长沙市天心区长沙市雨花区

来源:教育部 责任编辑:阳光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