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第七届图书馆 体育培训

黑臭河变身景观河 温州大学治水显成效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20-10-14 11:17 围观904次

  【导语】慧聚青科,共创未来。2020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水生态环境与健康论坛”将于10月17-18日在温州大学举行,由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主办。会议围绕“绘绿水青山 建美丽中国”主题,聚焦蓝藻水华处理、分散式生活污水生态处理、绿色节能建筑、河道污水生态工程处理、蓝藻资源化利用、水体微生物生态学等领域的新方法、新理论,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对话、交流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着重探讨技术革新、行业应用、发展前景等方面的问题,促进交流合作,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近年来,温州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在蓝藻水华处理,分散式生活污水生态处理、河道污水生态工程处理等领域取得一系列突破,催生了众多新理论、新发展,新成果。以“温大智慧”变黑臭河流为碧波荡漾,重还一片绿水青山,造福温州,造福浙江。

  “以前,河道两岸有不少生活垃圾,杂草丛生,污水直排河中,河水浑浊,老远都能闻到臭味,住在河边的村民都不敢开门开窗。现在通过治理,水清了、岸也绿了,大家闲时都喜欢在河边走一走。”温州市乐清市蒲岐镇侯宅村新村融合中心主任侯求高高兴地说,经过温大技术团队的治理,侯宅南河的“死水”变“活”了。

  曾经氮磷超标的黑臭河如今碧波荡漾、曾经杂乱无章的河道边坡如今植被丰茂……近半年来,温州大学城镇水污染生态治理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下称“水污染治理研究中心”)的专家“智囊团”助力乐清市蒲岐镇治理埭下河、侯宅南河、护城河等4条河流,已有成效,令当地重现“清水绕人家”的幸福底色。

  侯宅南河是其中一条已有治理成效的典型河道。在现场看到河道水质清澈,河面上养着睡莲,河中喷泉和自然净化系统组成了一幅天然水景。温大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副院长、水污染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郑向勇现场用矿泉水瓶在河中接了一瓶水,与之前保存的水样作对比。很明显,现在的水质已很清澈。

  郑向勇说,温大技术人员在侯宅南河岸边绿化带下方构建了一个生态砾石床内循环水质净化工程,以牡蛎壳作为水处理填料,不仅可以提升河水透明度,还可以对有机物和氨氮进行转化降解。如今,侯宅南河的氨氮指数已从原来的3.5mg/L以上降到1.0mg/L左右,达到地表Ⅳ类水标准。

  埭下河是另一条已经显现治理成效的河道,温大技术人员在河流两头设置了拦截坝,河面波光粼粼,岸边设有一整排的松木桩,边坡上种满了美人蕉等花卉植物。有工作人员正在对边坡植被进行养护。“半年前,这里可不是这番景象。河边就是大片农田,初期雨水、农药化肥、生活污水以前都直通入河,造成水中的氨、氮、磷等指标严重超标。”郑向勇介绍,今年4月,温大技术团队开始介入治理。拦截坝让原河道形成前置库生态塘,能够对面源径流及日常农田排水进行拦截,生态塘系统的自净功能则可以实现对氮磷的吸收净化;河岸边设置松木桩、种植湿生植物、挺水植物,是为了形成生态堤岸,实现对入河污染源中的颗粒物和氮磷等进行拦截和净化。

治理前的埭下河

治理后的埭下河

  郑向勇进一步介绍,河道中还种有沉水植物,如同鱼缸里的水草一样,可以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并吸收氮磷等污染源。埭下河附近有一个国家水质监测断面,经过半年左右的治理,目前埭下河的各项指标均已达到国家规定的相应标准。

  除了上述两条河流,通过温大专家团队技术取得明显治理成效的还有侯宅北河。另外,蒲岐镇四周的护城河也在“智囊团”的把脉问诊中。

  温州市生态环境促进中心主任吴红斌点赞温大城镇水污染生态治理技术团队,他说:“治理的效果概况起来就是:成本低、效果好、百姓满意,这项技术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温州大学校长、水污染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赵敏透露,该校城镇水污染生态治理技术团队有近50名成员,其中大部分具有博士学历,该项技术现已走出温州,在太湖、杭州西湖等水域的治理中也有广泛应用。

来源:中国高校之窗 责任编辑:逯红栋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