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第七届图书馆 体育教师课题研修班

荣昌区大力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20-12-23 17:19 围观1422次

  让教育走向公平,人民群众才会满意。2016年以来,荣昌区在实现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基础上,紧紧围绕“办好每一所学校、育好每一个学生”的“美好教育”理念,以建机制、优配置、强队伍为主线,着力深化教育改革,大力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取得了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大幅改善、师资队伍双向有序流动、大班额比例大幅下降、城乡教育质量差距逐步缩小等明显成效。

  第一,实行“三统一”,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保障机制。

  一是统一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2016年,将全区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统一为:小学700元/年.生,初中900元/年.生,100人以下村小和小学教学点按照100人标准安排公用经费,特殊教育学校和随班就读残疾学生6000元/年.生,寄宿制学校寄宿生增加200元/年.生。在此基础上,按照先农村后城市原则,建立学校公用经费动态增长机制,2020年,将农村学校标准分别调整至小学800元/年.生、初中1000元/年.生;2021年,将城区学校标准调整至与农村学校一致。

  二是统一编制标准。从2016年开始,全区中小学统一按照师生比高中1:12.5、初中1:13.5、小学1:19进行核算。同时对偏远村小实行按班定编,按编制足额配备教师。截止2020年,全区公办学校总编制为6446人,实际在编6234人,缺编 212人,其中城区学校总体缺编212人,农村学校实现总体满编。

  三是统一学校建设标准。学校建设统一按照《重庆市城乡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标准》(DB 50/T 543-2014)标准执行,学校基本装备统一按照重庆市义务教育学校基本配备标准配置。2016年以来,全面完成“三通两平台”建设,实现教育城域网、校园网、班班通、教育资源平台全覆盖,所有学校配齐功能室、微机室、实验室,黑板、图书、课桌椅、体育设施配置等均达到规定标准,基本实现了城乡学校在硬件条件上的同等化。

  第二,坚持“两同步”,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

  一是坚持城乡学校同步规划建设。按照“稳妥整合+有序建设”的教育资源调整思路和城乡学校布局调整与建设同步考虑、中小学布局规划与城镇规划同步进行、学校建设与城镇建设同步实施的原则,制定并实施《荣昌区2016-2020年学校网点布局调整规划》,将学校规划纳入了全区城镇总体规划之中,确保了城乡学校规划、建设的整体和有序推进。严格推行教育用地联审联批制度和小区配套“交钥匙”工程工作机制,确保了配套学校建设与住宅建设首期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2016年以来,共计整合无保留必要学校56所,新(扩)建城镇及农村保留学校57所,实现了学校布局调整与城镇化进程、产业发展和人口流动的基本适应,在有效解决“城镇挤、农村空”现象的同时,将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大班额率由2016年的11.7%下降至2020年的0.9%。

  二是坚持城乡学校同步发展。将农村薄弱学校作为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重点对象,坚持先补软件和城乡同步协同发展思路,在全区31所城乡学校间,针对不同情况分别开展集团化办学、名校建分校、名校带农村学校、高初中联合办学、中心校负责制等“1+X”办学模式改革,力求通过办学模式改革激发办学活力,促进城乡学校一体化同步发展。截至目前,组建了“1+3”荣昌中学高中教育集团。将荣昌中学整体委托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管理,将原宝城中学、峰高中学改为荣昌中学宝城校区、峰高校区,新建黄金坡校区,交由荣昌中学管理,形成“1+3”民大附中荣昌中学教育集团,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打造了“1+N”城乡教育联盟。借力华东师大基教所,通过实施素质教育发展、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三名培养对象提升、高初中学业质量提升“四项行动”,从理念、规划、课程建设、课堂改革等方面着力打造20个基地学校,并以基地校为点,通过结对帮扶“两个覆盖”推行城乡教育联盟。即:以8所各学区龙头中心校(基地校)为点,大力推行中心校负责制等办学模式改革,实现基地校对本学区内所有小学辐射带动全覆盖;以12所城区学校(基地校)为点,实行1所学校结对1个学区方式,实现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结对发展全覆盖。通过构建教师柔性流动、多维联动、优质资源共享、特色学校辐射示范、协商式发展性督导评估等“五大机制”和教学共研、制度共建、资源共享、团队共进、文化共生”的“五共”行动,促进联盟学校一体化协同发展。推行了“1+1”高初中联合办学。选取地域相临的高、初中学校(安富中学和安富镇中,仁义中学和仁义镇中)实行联合办学,在干部互派、教师互助、课程开发、活动开展、考试招生等方面增进交流、促进发展,达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联手互动,打造基础教育人才培养链。实施了“1+1”名校建分校工程。在城区资源扩容上,全面推行“1+1”名校建分校模式,实现城区新建学校与校本部在管理、课程、师资、教育教学活动等方面的同步化、一体化,缩短新建学校成长周期,有力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2016年以来已完成玉屏实验小学等3所学校分校建设,正实施桂花园小学等3所学校分校建设。

  第三,划好“三条线”,全面提高队伍素质。

  一是明确进口线。建立健全由人力社保部门综合管理,教育、人力社保部门组织实施,用人单位共同参与的教师招聘机制。每年按缺编总人数的 90%制定招聘新教师计划,除直接考核招聘的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外,新招录教师全部安排至农村学校任教。2016年以来,针对农村学校师资学科结构等需求,共为农村学校补充教师560名,占新补充教师的60%。同时,累计送培定向荣昌的农村小学全科教师357名,现已考核分配至农村小学全科教师176名,着力满足农村学校师资需求。

  二是制定流动线。探索开展教师“区管校聘”管理改革,统筹利用部分城区学校编制,为农村满编但音体美等学科结构性缺编学校招聘新教师9人。采取支教、走教等柔性交流方式,深入推进村小教学点音体美教师走教工作,2016年以来累计选派1100名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走教,其中名师、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占60%,有效缓解农村学校学科结构性缺编问题。赋予学区师资调配权,同一学区内学校间干部教师交流,由学区根据学校建议统一制定交流方案。2016年以来共交流干部教师2600余人次,其中干部交流比例达20%,教师交流比例达12%。

  三是构建激励线。落实学校管理自主权,赋予学校校长对副校长的推荐权、二级班子任用权、制定学校管理制度的决策权、教职工的聘用权、学校教职工的考核权和绩效工资的分配权。建立并实施《教育系统领导干部考核办法》,在实行校长任期目标管理的基础上,分类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价干部。实施硕博、名师、骨干教师等优秀人才奖励制度,建立超工作量奖励制度,完善教育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政策,重点向一线骨干教师、班主任和做出突出成绩的人员倾斜,绩效激励成效逐步显现。

来源:荣昌区教委 责任编辑:张肖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 2024年东北教育装备展示会
    2024年东北教育装备展示会04-09
    数字赋能新时代共创教育新未来时间:2024年6月28-30日地点:沈阳国际展览中心指导单位: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主办单位:辽宁教育学院沈阳市教育研究院承办单位:辽宁教育学院省教育装备研究与发...
  • 兰州理工大学领导深入现场调研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兰州理工大学04-09
    2024年4月7日,兰州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焦树强深入彭家坪、兰工坪两校区实地调研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储备情况,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彭珍瑞,基建规划处负责人等参加。基建规划处负责...
  • 东北大学开展食品安全隐患复查工作
    东北大学04-09
    为进一步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巩固食品安全专项治理成果,4月1日,由东北大学安委会办公室、安全督查组和食品安全专家组成的联合检查组,对1月份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整改情况进...
  • 东北大学工会举办“指尖造景观,雅致似春来”生态微景观制作体验活动
    东北大学04-09
    4月1日中午,东北大学工会在南湖校区大成教学馆106室举办“指尖造景观,雅致似春来”生态微景观制作体验活动,帮助女教职工放松身心、缓解压力,用植物景观创造心灵花园,共享宁静美好的自然时光...
  • 陇东学院领导带队赴华东理工大学开展落实对口支援协议学习考察活动
    陇东学院04-09
    4月1日—3日陇东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肖福赟带领陇东学院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开展干部送任及专题调研学习活动。华东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阎海峰主持见面会,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宣传部部长夏...
  • 渤海大学召开三届党委第三轮巡察工作动员部署会议
    渤海大学04-09
    4月8日,渤海大学召开三届党委第三轮巡察工作动员部署会议。党委书记、党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刘洋作动员部署讲话,党委副书记、校长、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赵建国宣布第三轮巡察组组长授权...
  • 安徽岳西:强化四个全覆盖 数字赋能教学 推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
    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教育局04-08
    安徽省岳西县充分利用智慧学校功能,全面落实四个全覆盖举措,推进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教育,促进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数字化转型,拥抱新时代,开启新篇章。智慧课堂全覆盖。该县人民政府全...
  • 攀枝花学院召开2024届退役毕业生座谈会
    攀枝花学院04-08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强军思想,深入了解退役大学生的思想、学习及未来人生规划等情况,4月3日,攀枝花学院举行2024届退役毕业生座谈会,副校长石维富、王兵出席会议,攀枝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