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第七届图书馆 体育培训

文郡洋沙湖中学老师解读湖南新高考规则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21-06-28 15:04 围观338次

  6月25日高考成绩出炉,新高考背景下是否复读成了一些学生和家长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新高考”对复读有什么影响?学生复读时要注意些什么?哪些学生适合复读?带着这些问题,《中国高考报告》课题组湖南唯一合作研究基地文郡洋沙湖中学的老师将为大家解读湖南新高考规则。

  “新高考”对复读有什么影响?

  今年湖南新高考实行“3+1+2”模式,由全国统考科目和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考科目组成,“3”为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1”由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中选择1门,“2”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中选择2门。

  同时,今年起开始合并录取批次,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只分为提前批和非提前批招生两批次。在志愿填报上,也由“院校+专业”调整为“院校专业组”模式。

  “新高考规则改变,让有意复读的学生更谨慎地考虑和选择,其实对于复读生来说,学科组合是没什么问题的,况且还有‘老姜’的优势,可以更清晰地知晓高考的特点,更清楚自身的短板所在。”文郡洋沙湖中学高复部主管副校长邓伟表示。

  新高考”对学校提出更高需求 但更适合个性化培养

  不过,在考试内容方面,12种组合变化给复读学校带来了挑战。

  “如果我们还是按以往的教学模式,肯定是不行的,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所以我们加强了课程建设,开齐12种选科组合的同时,打造了几个有特色、有优势的选科组合,成为学校教学的亮点。对于学生来说,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科目组合。”文郡洋沙湖中学高复部新高考研究中学主任杜典宏表示。

  邓伟表示,新时代的高考,复读不是重复而是重塑,复读学校要重视对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根据学生的实力、兴趣以及高考的录取政策,综合出选科规划和升学规划,在提高学生成绩的同时,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更好地实际应用所学知识,更多地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一生一方案”。

  学生复读时要注意些什么?

  复读更要注重心理和情绪变化

  复读的学生往往面临比应届生更大的心理压力用一年时间复读不仅仅是为了争取更高的高考分数,更重要的是重塑目标,重建信心。

  以文郡洋沙湖中学为例,为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学习中的各种心理问题,学校开设了专门的心理咨询室,还组建了一支由高校心理学教授、专家为顾问,专业心理咨询师为核心的团队,每周四有专业心理咨询师一对一问诊。此外,还会对教师进行心理教育的培训,制定班主任心理工作指南,让教师学会发现学生心理问题,帮助学生疏导负面情绪,预防严重心理问题的出现。

  据学校心理咨询室负责人冯洪介绍,除了帮助有特殊需求的学生,心理咨询室已连续两年为高考毕业班提供全方位心理咨询服务,高考前举行心理减压讲座,比如2020年湖南省高考理科状元杜青云,学校就为其制定了特定的心理疏导方案和个性化复习方案,包括合理管理目标预期、压力过大时如何舒缓情绪等,成为杜青云冲刺清华的重要助力。

  哪些学生适合复读?

  复读一定比上一年成绩好吗?邓伟副校长表示,基本上复读生比原来的分数水平都有所提高,进步幅度因人而异。以学校高复部的毕业生为例,进步最大的学生提升达到300余分,整体平均也有70-80的提分空间。

  怎么判断是否适合复读?杜典宏看来,“学生平常成绩好,高考却发挥失常,梦想没有达到的,可以复读;学生平常能冲刺本科,高考分数却只能上专科,可以复读;学生成绩没有达到预期,复读心理意愿强烈,可以考虑复读;如果高考被录取或者被调剂到特别不喜欢的学校和专业,可以考虑复读。”

  哪些学生不建议复读?杜典宏认为,一是如果对学校满意但对专业不满意,不赞同复读,大学里很多方式可以弥补,比如转专业或者考研;二是如果学生自我调节能力差、身体健康情况较弱,最好不要复读,期间心理和学习压力会很大;三是如果学生的基础太薄弱,且自身没有学习意愿,家长也没必要强迫其复读。

  邓伟还建议,学生是否选择复读,必须要做一个理性、科学的自我分析和规划,包括吃透高考政策,客观评估自己的潜能,综合分析自身的心理素质、科目优势、身体条件、家庭支持度等。对于复读考试科目组合选择,虽然政策上可以更换,但从效果上来说不建议更换,除非学生个人确实在某一科存在严重薄弱或者实在不感兴趣。

来源:文郡洋沙湖中学 责任编辑:阳光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