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陕西省西安市浐灞生态区坚持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把教育作为最重要的民生工程,持续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使教育体系更加完备,教育机制充满活力,教育质量持续提高,教育发展整体水平大幅提升,用实际行动交出了一份有温度的民生答卷。
十年砥砺奋进,十年勠力前行,浐灞教育奋力开创新时代教育新局面。一座座“高颜值”学校拔地而起,一批批“高水平”师资人才汇聚,一堂堂“高质量”课堂让孩子们享受优质教育,家门口的好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在浐灞生态区涌现,形成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浐灞教育提质量、谋发展,跑出追赶超越“加速度”,驶入发展“快车道”,打造出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品牌。
向“新”而行,优化资源配置
自“西安市基础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浐灞生态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力加快学校建设进度,2019年至今,新建、扩建学校22所,新增学位30450个,保障全区教育工作有序运行。
今年,全区投用新建、扩建学校6所,其中,中学2所,九年制学校1所,小学2所,幼儿园1所。“薄弱校改造提升计划”实施以来,先后对40余所中小学、幼儿园进行提升,教育环境焕然一新。
与此同时,浐灞生态区教育局创新机制,创建全市开发区首个教育科学研究中心,成立全市首个区级劳动教育和首个美育研究中心,成立全市首个思政课建设指导中心和全市首个“小学思政课学科工作站云平台”,将各“中心”“平台”打造成提高教育质量的“孵化器”和“助推器”,为浐灞教育创新发展、创优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向“优”而进,推动质量提升
近年来,浐灞生态区教育局促进优质资源突破“围墙”,与薄弱学校充分对接,从“硬件促均衡”向“软件促均衡”不断提升,集团化办学实现“突破口”,群众口碑、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引名校,扩大优质资源。与西北大学合作,成立“陕西首个课后服务实践共同体”;与西安交大联合,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基础教育、创业实训、人才培养等更多领域合作,实现发展共赢。办名校,打造优质教育。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区教育局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名校+”教育共同体建设、“新优质学校成长计划”、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等等。目前,生态区组建市区级“名校+”共同体20个,已创建和创建中“新优质”学校11所,实现“民转公”学校1所。
在浐灞生态区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工作中,区内唯一一所“转公”民办学校陕师大御锦城小学,由民办体制转为公办体制,形成“一校三址”的办学新格局。在西安市委组织召开的西安市庆祝第38个教师座谈会上,浐灞御锦城小学校长作为生态区代表,在全市大会上向方书记汇报。生态区率先在全市高质量完成义务教育阶段“民转公”工作,成为了全市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工作的典范。
向“融”而聚,建强人才队伍
教育的核心力量是教师队伍发展。浐灞生态区办学机制灵活、教师队伍年轻、活力,有创新能力。目前,生态区教师队伍有7000余人,在编教师约2400人。针对新体制、老体制教师,区教育局通过薪酬调整、教师交流、加大培训、一长多校等灵活的融合机制,促进教师融合。先后派出119名校长教师进行轮岗交流,缩小区域、校际之间师资差距;开展多种形式的线上、线下培训,提升教师综合能力;建立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为教师建立个人师德档案,开展9期师德师风大讲堂,引导全区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
浐灞教育人在教育岗位上,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教书育人使命,以“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为标准,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为实现“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做出自己的不懈努力。
初心凝聚力量,使命催人奋进,奋斗成就辉煌。浐灞生态区教育局将坚定不移走教育高质量发展之路,深入推进教育改革,稳妥做好教育重点工作,全力推动生态区教育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取得新实绩!以优异成绩献礼党的二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