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6 日至 9 日,由中国生态学学会高寒生态专业委员会、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山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冰冻圈与可持续发展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海螺沟景区管理委员会共同主办,贡嘎山高山生态系统观测试验站等承办的 “山地多圈层变化与资源可持续利用学术研讨会” 在甘孜州磨西镇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多个单位的100余名研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
陈发虎院士在致辞中强调深化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对国家生态安全格局、区域协调发展、国土空间治理的重要作用,希望加强对山地系统中气候、水文、地貌、生物、人类活动等多要素时空交叉耦合机制的理解,推动地理过程研究从定性认知向可计算的系统建模及面向未来的预测模拟发展。于贵瑞院士强调维持山地生态系统稳定性与促进山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关系,指出面对山地生态环境问题及复杂性,需推动生态学与地理学、气候科学、遥感技术、系统建模等多学科深度融合,制定科学有效的生态调控策略以服务山地可持续发展。苏奋振在讲话中表示,中国科学院科技基础能力局将从推动学科交叉创新、解决重大科学问题角度,优化野外观测研究网络布局与建设,促进科学观测实验数据深度挖掘和高效利用,推动野外台站观测研究能力提升及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为山地多圈层研究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团队在会议期间与多所科研机构专家深入研讨,系统吸收高寒山地生态观测前沿需求、设备适应性改进及多学科技术需求等专业知识。团队将以此为基础,优化产品设计,推动生态监测设备在山地复杂环境中的精准度与适用性提升,为山地科学研究提供更贴合需求的技术方案。随后技术团队与专家考察团前往贡嘎山高山生态系统观测试验站及海螺沟冰川核心区,实地调研观测需求。
理加联合将持续关注山地科学研究的实际需求,以技术创新为支撑,深化与科研机构的协同合作。公司将持续优化产品性能,提升复杂环境下的数据采集精度与设备稳定性,同时加强与科研机构、野外台站的协同合作,推动技术成果向实际应用转化,为山地系统研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提供更优质的技术支持,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