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第八届图书馆论坛 校体购2

4.17亿高教采购背后的教育升级:5月全国学校实验室设备采购全景透视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25-06-25 10:18 围观787次

  2025年5月,全国学校实验室采购市场持续升温。华中科技大学以6496万元采购碳捕集系统,成为当月最大单笔交易;新疆莎车县投入1471万元升级中小学净水设备;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斥资979万元引进医疗机器人教学系统。这些项目充分展现了当前教育实验室建设在科研创新、基础保障和智能教学三大领域的重点投入方向。

  根据2025年5月的学校实验室采购数据统计与分析显示,本月全国教育系统在实验室相关项目上的采购活动活跃,呈现出以高等教育为核心、多省市协同推进、大金额项目持续扩张的整体格局。以下从教育阶段、区域分布及重点项目三个维度进行深入解读:

4.17亿高教采购背后的教育升级:5月全国学校实验室设备采购全景透视

  高教领跑:教育阶段采购金额分析

  从采购金额来看,高等教育无疑是本月实验室采购的“主力军”,数据显示:

  高教:总采购金额约为 4.17亿元,占据整体采购金额的绝对多数,显示高校在科研能力建设、实验教学平台升级方面持续发力。

  基教:采购金额为 7147万元,重点投向校园信息化、理化生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

  职教:采购总额 4609万元,多用于实训基地设备更新与技能实操平台购置。

  幼教:采购相对较少,为 826万元,主要集中在幼儿园基础教学辅助设备的提升。

  这一结构反映出,随着国家“双一流”建设和科研基础能力推进的深入,高校实验室在智能仪器、交叉学科设备、高精尖平台等领域的投入正在加速。

  新疆、湖北表现亮眼:区域采购分布分析

  从地域来看,不同省份在实验室采购上的发力点各异,但区域间投入的不平衡性依旧显著。

排名省份采购金额(元)
1湖北1.13亿元
2新疆9481万元
3云南4605万元
4江苏4198万元
5北京3879万元

  湖北省以超过1.1亿元的中标金额位列全国第一,得益于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的大型实验设备更新与科研平台搭建项目。

  新疆地区则显著拉高基础教育投入,尤其在中小学科学实验、净水设备、科普教育项目上形成集中采购。

  云南、内蒙古等西部省份也有多个千万级项目落地,显示出中西部地区对教育现代化的迫切需求与实际行动。

  重点项目:千万级大单频现,科研硬实力成焦点

  对中标金额排名前十的项目进行梳理,可以发现:

项目标题采购单位教育阶段省份中标金额(元)
华中科技大学碳捕集系统采购华中科技大学高教湖北6496.18万
大连理工大学综合教学改造大连理工大学高教辽宁2386.80万
保山学院智能农业科研平台保山学院不明云南1969.54万
民族学院消防改造呼和浩特民族学院不明内蒙古1897.22万
东南大学等离子沉积采购东南大学高教江苏1645.00万
莎车县中小学净水设备莎车县教育局基教新疆1471.80万
西安交大锆合金中试设备西安交通大学高教陕西1189.00万
武汉大学功率放大器项目武汉大学高教湖北1175.00万
新疆青少年科普课程采购新疆共青团基教新疆1050.00万
港中大深圳医疗机器人采购港中大(深圳)高教广东979.00万

  这些大项目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向:

  高端科研设备采购:如华中科技大学的碳捕集系统、武汉大学的功率放大器、港中大深圳的外科医疗机器人等,代表高校在前沿科技领域的探索需求。

  产教融合升级平台:如保山学院打造智能农业一体化平台,呼应现代农业发展与学科交叉趋势。

  教育民生类项目:如新疆莎车县中小学净水设备更新,体现基础教育在改善学生学习环境方面的实际投入。

  2025年5月学校实验室采购数据表明:

  教育部属高校与“省部共建”高校引领科研设备更新潮流;

  边疆与中西部地区正通过集中采购方式推进基础教育现代化;

  千万级项目比重上升,表明资金投向更集中、高端仪器投入力度加大;

  职教与产教融合平台建设持续升温,未来增长潜力显著。

  可以预见,随着政策向科研攻关、新质生产力与区域协调发展倾斜,实验室采购将继续向智能化、系统化、定制化演进,高校与地方将协同推动教育装备体系升级。

  注:教育装备采购网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教育装备采购网,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 责任编辑:张肖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