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精准对接微专业建设与区域产业需求,提升高等教育人才供需适配度,积极推进人工智能赋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辽宁省教育厅于7月13日至14日,召开了辽宁省AI赋能微专业建设工作推进会暨辽宁省本科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推进会。辽宁科技学院由教务处带队,组织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相关专业教研室主任、专任教师共6人参加了此次培训交流。
图1:辽宁省AI赋能微专业建设工作推进会暨辽宁省本科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推进会
会上,辽宁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处长胡承波、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张驰、大连民族大学副校长冯林分别为会议致开幕辞,提出了相关工作建议及要求。省内外14名相关专家针对“AI驱动微专业建设的思路和方向、技术赋能微专业新生态的探索和实践、高质量建设微专业的模式和方法、交叉学科背景下的虚拟教研室建设经验、人工智能时代思维重构与通识赋能、高校通识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相关问题进行了经验交流分享。
学校作为“数字营销、文化旅游、商务贸易”微专业方向共建单位,加入了“辽宁省高校微专业共建行动”联盟。该联盟由大连理工大学牵头,联合东北大学、辽宁大学等省内各高校共同发起,每年组织开展高校微专业建设专项工作,构建面向未来的教育新生态。辽宁科技学院代表现场参与了“天辽地宁 智创未来·辽宁省高校微专业共建行动启动仪式”。
图2:天辽地宁 智创未来·辽宁省高校微专业共建行动启动仪式
自2025年4月2日发起“匠新学堂”计划以来,学校主动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需求,共建立了智能网联汽车、网络与新媒体、低空技术与工程、智能视觉感知与未来技术等10个微专业。经过招生宣传、报名,将于2025年秋季学期正式开课。此次推进会议,为学校微专业建设、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建设工作打开了新的思路、拓宽了新的视野。大家纷纷表示,将认真梳理和借鉴相关院校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结合实际工作,将所学所悟转化为推动相关工作的具体举措,提升教学质量。
下一步,学校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积极推动与微专业共建行动校际间的合作交流,在互学互鉴中凝聚发展合力,共同谱写高校微专业建设、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建设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者:王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