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第七届图书馆 体育培训

创客教育:助长中国孩子的创新萌芽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16-09-27 09:59 围观326次

  北京人大附小一间教室里,11岁的姚博涵对着电脑屏幕迅速左右移动,时不时高喊一声,而电脑上的小人也随着他的肢体而动,每次他一喊,小人就跳起来吃上面的水果。

  这个简单的体感游戏,是姚博涵运用学校S4A软件课程和选修的电子电路课程上的知识设计的作品。使用Arduino控制板和红外传感器、声音传感器等材料的这款游戏,成本很低,看起来也有些简陋,但这丝毫不影响姚博涵体验作为游戏设计师的成就感。

  教室里随处可见科技小创意:用酸奶盒和Arduino控制器搭建出的计时管道迷宫,用发光二极管、铜箔胶带和纽扣电池做出的“闪光”艺术作品,可以用手机遥控的蓝牙小车,这些都是信息技术课的学生作品。

  

几名小朋友在操控机器人进行足球比赛。7月15日,云南首届机器人嘉年华暨青少年夏令营在昆明启幕。新华社记者胡超 摄

  人大附小的信息技术老师赵宇说,他的课程以项目学习的方式呈现,以学生兴趣为导向,鼓励他们用所学知识实现自己的创意。学生表现出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极强的创造力,令赵宇惊喜。

  “原来信息技术课通常只讲软件,在电脑上实现即可,而现在我们鼓励学生在硬件的支持下,将程序与现实生活进行连接,”赵宇说,“编程已经变成了一个好玩和有创意的事情,变成一个可以给自己和别人带来欢乐的事情。”

  这些小学生是中国创客运动的一个缩影。中国政府将“创新”列为十三五核心理念之一,“创客”二字也已被列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国政府希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带来的活力,?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引擎,并引领中国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改变。

  随着创客文化在中国的普及,创客精神越来越多地引起了教育者的思考和共鸣。在赵宇看来,教育体系对时尚潮流虽是慢热的,但创客精神与教育的结合是发展的趋势。

  

北京二中亦庄学校的学生们在学校3D打印实验室打印自己设计的模型。新华社记者张宇摄

  “创客”风刮进校园

  近年来,北京、深圳、温州、宁波等地的中小学在创客教育方面开展尝试,从个别教师的自发教学探索,到日渐流行的校园创客空间、创客嘉年华活动,创客风已经刮进中国校园。

  2015年,教育部也发布关于在“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入推动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鼓励探索创客教育等新模式,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与创新意识。

  创客教育研究者、北京师范大学科学传播与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李亦菲认为,一直以来,中国学生擅长掌握书面知识和考试方法,而这种固化的学习模式,造成了青少年创新思维乏力。创客教育的流行恰恰反映出,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学校层面,在保护和激发学生创造力这方面达成了共识。

  “我认为创客教育是中国教育教学模式变革的一个很好的突破点,但是大家对创客教育的实施路径并不明晰,仍处在探索阶段。”李亦菲说。

  

小学生在开展科技创客秀活动。4月29日,北京市东城区景泰小学举办了“2016第一季科技创客嘉年华”大型科普教育活动。周良摄

  景山学校信息科技老师吴俊杰是中国最早将创客教育引入校园的人之一。他认为,Arduino等开源硬件、3D打印技术日趋成熟且平民化等因素,为创客教育提供了技术支持。据吴俊杰介绍,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不断更新,2015年新开设S4A软件课程,2016年新开设3D打印课程。

  “当然我们开设这些课程的终极目的是为学生的创新插上翅膀,就像会写字以后就会有文字创作,课程只是让学生知道他们有驾驭文字的能力,我们想通过各种课程资源让孩子们去尝试,帮助他们从中发现自己的兴趣——给孩子一个无限的入口。”吴俊杰说。

  吴俊杰经常与全国各地有创客教育实践的老师开展交流分享会,讨论课程建设,共同探索创客教育的路径。他认为,对多数习惯于“传授”知识的老师来说,突破传统教学方式,将不同学科知识融会贯通进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是个很大挑战。

  吴俊杰曾经的一个学生朱忠旻,9 岁开始写软件,12 岁接触智能硬件,开始开发设计硬件产品,14 岁作为最小的参赛者参加创客马拉松活动,他带领团队设计了能控制梦境的眼罩Dream Swimmer。

  “在我看来,中国学生的创造力不比任何国家的学生差,希望创客教育像‘烧开水’,能有越来越多像朱忠旻那样的‘气泡’冒出来。”吴俊杰说。

  

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实验中学的学生在该校智慧机械课程上通过学习数字技术,设计智慧机械。据悉,该课程引导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展现了“创客教育”的理念。 张浩 摄

  创客教育在中国出现“刚需”

  吴俊杰认为,要真正让创客精神在青少年心中萌芽,除了学校教育的培养,家庭和社会营造的创客氛围也很重要。

  “欧美创客运动是基于家庭‘动手做’为特征的大众创新运动。与欧美相比,中国缺乏以家庭为细胞的创新文化基因。我们希望看到中国越来越多的家庭将‘创客文化’融入家庭生活与学习方式。”吴俊杰说。

  9岁的贾斯霏就读于北京一所国际学校,他的偶像是埃隆·马斯克(Elon Musk)这位创客精神的代表之一。据贾斯霏的妈妈介绍,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喜欢用各种废旧材料做小创意,六七岁开始使用搜索引擎去了解他感兴趣的内容,比如各种3D打印建模的形式, 然后就是疯狂地迷恋上用软硬件结合的方式搞创意。

  “每次看着他吹着口哨像个工程师一般坐在电脑前,设计一块Arduino板,看他那么专注,那么快乐地做自己热爱的事情,找到自己喜爱的领域,我就希望能够给他足够的空间,小心呵护他的创造激情。”贾斯霏的妈妈说。

  这位母亲认为孩子小的时候有很多可能,家长都可以和他们一起去探索去尝试。但是她也发现儿子的自主学习和探索遇到一些瓶颈,需要找到能读懂他想法的老师给予指点,于是带他去少年创学院进行开放式的项目学习。

  

一名学生在少年创学院进行开放式的项目学习,并运用多种材料进行创意。少年创学院供图

  成立于2015年的少年创学院是一个主要面向9-14岁青少年的校外创客教育机构,是创客教育市场化的探路者。据少年创学院创始人之一马庆洋介绍,虽然和应试教育相比,这仍旧是一个小众市场,但随着时间的发展,它已经出现了刚需。

  “在我看来,随着出国留学的火热,以及创新创业带来的各种机遇,高考已不再是‘独木桥’,这就为创客教育提供了更为宽松的空间。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一味地灌输知识不足以让孩子在未来社会立足,他们希望能够发掘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潜力,”马庆洋说。

  当然,在中国创客教育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一些认识误区:某些学校注重建设价格不菲的校园创客空间,强调学生在各种创新比赛中得了多少奖、获了多少证书,让创客教育蒙上功利化和商业化色彩。

  李亦菲认为创客教育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步一步慢慢积累。

  “我认为未来创客教育是“去精英化”的普及教育,学校和老师不应该把创造性思维当成特长培养。因为每个学生都有创造性,我们应该让他们在开放性的教育活动尽情释放创造潜力。”李亦菲说。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责任编辑:黄磊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