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第八届图书馆论坛 校体购2

欧美大地参加“2010中国地下工程与隧道技术国际峰会”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10-11-24 14:17 围观3653次

    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与国际隧道协会的支持下,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与鸿与智工业媒体集团联合举办的2010中国地下工程与隧道技术国际峰会于2010年11月17日-18日,在中国北京隆重召开。

    本次峰会围绕“新技术、新设备、新工法全面推进隧道勘探设计、施工与运营”主题,邀请了200余位来自隧道相关政府、业主、施工单位、设计院、勘察院的知名专家领导,就地下空间规划蓝图、隧道建设新技术、新设备、新功法、盾构、隧道风险管理等热点议题展开深入讨论,分享最新隧道项目实例,分析中国隧道行业当前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峰会现场

    本次峰会在希尔顿逸林酒店隆重召开,经中国人民共和国科技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主办的“2010中国国际轨道交通技术展览会(CRTS China)”“2010中国国际地下工程与隧道技术展览会(Tunnel Expo)”也同期在北京展览馆举行。

    欧美大地仪器设备中国有限公司作为此次峰会重要赞助商和参展商,董事长高峰先生和市场总监高亮先生应邀接受了鸿与智工业媒体集团和《RT轨道交通》杂志的独家专访,市场部总监高亮也在此次峰会上发表了题为《国外先进地下工程与隧道健康监测和检测系统介绍》的重要演讲,向各界领导和与会代表深入介绍了德国GET BEAM盾构机掘进过程实时隧道地质超前预报系统、加拿大Roctest公司振弦式传感器、日本Neubrex光纳仪、澳大利亚DataTaker自动化监测系统、瑞士Solexperts AG隧道现场测试设备和美国US RADAR探地雷达等先进设备和技术,并就现场听众提出来的问题做了详细解答,展示了公司的专业与敬业精神,弘扬了公司文化,受到现场观众和代表的肯定。

董事长高峯和市场总监高亮接受媒体专访


市场总监高亮峰会现场做重要演讲

    峰会期间我们向大家推广展示了GET BEAM盾构机隧道掘进实时隧道地质超前预报系统,Roctest隧道监测传感器,US RADAR探地雷达在隧道在隧道衬砌中的应用, Neubrex光纳仪在隧道检测中的应用,DataTaker隧道自动化监测系统及Solexperts隧道现场测试设备。

欧美大地展位

    本次峰会重点推广的BEAM盾构机隧道掘进实时隧道地质超前预报系统是由德国GET公司开发研制的一种地质超前探测技术。GET公司是一家世界知名具有地下结构和地质特性勘探经验的地球物理服务公司,专业从事地下水、岩土工程、环境工程和金属与未知物体探测等应用领域的地球技术项目,同时也提供现代化的地球物理勘探设备。从2000年开始商业化应用,在全球盾构机隧道工程项目里,通过GET公司仪器租赁服务完成的地质超前预报的隧道总长度超过100KM.
  
    BEAM是一种应用聚焦电流激发极化方法原理的地质超前预报系统,特别设计应用于地下工程建筑工业领域,不仅适用于现有隧道的测量,还同样适合于现代化高机械化的盾构机上安装使用。是一种坚固耐用并胜任长期工作的设备,能够在隧道工程里恶劣环境条件下满足地球物理探测需求。盾构机通过BEAM系统,能够保持持续的掘进状态,不断进行隧道掌子面前方3倍隧道直径距离的地质情况的探测。自动进行数据采集和地质评估,然后实时显示预报结果,利于现场快速做出判断。在任何硬岩和软土层地质情况下,BEAM可在土压平衡式(EPB)盾构机、泥浆型(Slurry)盾构机、抓取式(Gripper)盾构机、单或双护盾式盾构机上安装使用,而不受盾构机厂家的影响。

    BEAM探测系统的主要部件由可以放置在盾构机操作室里的测量单元和作为测量电极的盾构机刀盘组成。在完整的监测仪里,测量单元连接盾构机的制导系统和可编程控制器(PLC),接收盾构机的位置和掘进状况信号,从而充分数据自动采集和实时显示。

    欧美大地400服务电话:400 700 9998
    欧美大地技术论坛:http://www.epc.com.hk:8080/index.aspx

点击进入广州欧美大地仪器设备有限公司展台查看更多 来源:广州欧美大地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作者:广州欧美大地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张肖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