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讯】随着“教育装备专业化发展”的理念在首届中国城市教育装备合作与发展工作交流会上提出,其作为一个专业、一门科学的研究与实践一直不曾停下脚步。南京市教育装备与勤工俭学办公室后有为主任曾在采访中指出,“学科实验室建设可以说是教育技术装备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项装备工作,学科实验室是教育技术装备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装备内容。一个学科实验室的建设,最充分也最能集中地体现出教育装备的专业化水平。”
当前,尽管信息技术仍存在着某些缺陷,对大部分用户来说,它正在愈加“成熟”,在数学、地理等学科实验室建设中,诸多地区学校及教育装备行业企业,已经迈上了富有成效的探索之路。
数学“实战”:图形手持终端+课堂网络
在第四届城市教育装备合作与发展工作交流会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高级讲师Wee Leng详细介绍了新加坡高中数学课程运用教育技术的成功案例,改变科学与数学教育模式,协调教育装备专业化发展。目前,世界上的工业发达国家都已把图形计算器应用于中学数学教学中。
图: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技术装备处乔玉全处长参观德州仪器(TI)展位
南京地区早先开展了“数学实验室”的建设与探索——以“掌上图形、数学乾坤”为形象比喻,从若干所学校试点,到稳步推进,经过3年的努力,现在已经有27所高中和2所小学装备了数学实验室。立足课程标准,为数学学科教学构建一个“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能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等教学活动的教与学平台”。这个“整合”,包括计算机、传感器等硬件与软件的整合,传统模型、教具与数字软件的整合,课程资源与学习方法的整合,数学与科学、技术、工程的学科整合,特别是采用的德州仪器(TI)的无线手持图形计算器与无线网络在课堂教学上的教学互动技术的整合等,构建了一个基于网络与数字技术的数学教学或学习的全新平台,打造出该地区数学教师的一双双“新鞋”(后有为主任)。
图:德州仪器(TI)工作人员介绍产品情况
TI中国教育技术部总监武艳民介绍说,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向前推进,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已经意识到,优秀的学生体现在能够面对现实世界的挑战,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那些只擅长考试的学生。TI教育技术能够做到启迪和帮助学生真正掌握数学和科学概念,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全面发展。
概念具化:立体几何模型+三维模型教学系统
去年,为落实广东省、广州市有关部门关于加强数学学科装备配备的要求,并结合广州市学校实验教学发展的需要,推动数学学科教学中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广州市教育装备中心召开了“数学探究实验室”项目建设研讨会。
在该项目中,北京中教启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挥了积极作用。其数学学科装备提供了包括立体几何模型、三维立体几何模型教学系统和模块化几何模型搭建套装等多种软硬件相结合的的现代教学装备,能够有效解决中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是服务于数学学科的重要教具和学具。
图:第四届城市教育装备合作与发展工作交流会上,中教启星展位
以广铁一中“数学探究实验室”项目为范例,通过立体几何模型与图形计算器的有机结合,针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需要而设计,既满足数学学科基础性和普及性的需要又满足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发展和提高的需要,因此其内容不仅覆盖了课程标准的规定内容,还为学生的进一步探究和提高提供了充分的余地,有效实现数学模型在现代数学实验教学中的作用。
以学科验室建设推进教育装备专业化发展
“学科实验室建设可以说是教育技术装备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项装备工作,学科实验室是教育技术装备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装备内容。一个学科实验室的建设,最充分也最能集中地体现出教育装备的专业化水平。”
后有为主任在阐述中表示,理论上,专业化发展就是教育装备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以技术与形式的高度融合,规范教学实践行为和引领教学理论创新;教育装备要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以资源与学习平台深度整合为武器,创设学生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境,使学习的技术与学习的能动性、创造性融为一体,使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物质条件与技术支持。落实到技术层面,“学科实验室”在推进教育装备专业化发展中恰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图:图形计算器
近几年,南京市教育装备与勤工俭学办公室从学科实验室建设入手,如数字化《理科实验室》、《小学科学实验室》、《地理实验室》、高中和小学《数学实验室》,以及《美术实验室》、《音乐实验室》等学科实验室的建设,来推进教育技术装备的专业化发展。用后有为主任的话来说,学科实验室是推动教学改革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最佳路径,是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最佳平台,也是解决“钱学森之问”的基础。
图:数学学科装备
其中,数学实验室以图形计算器为核心,围绕数学课程的实施,探索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其硬件条件主要有,网络环境、图形计算器和计算机、数学模型、传感器与数字采集设备;软件技术有数学教学应用软件、图形图像计算技术以及相关的课程数字资源等。枯燥的数学课堂、乏味的数学公式与枯竭的数学想象,将渐行渐远……(小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