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讯】(编辑 张来全)当前,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正在努力推进,均衡化的推动,本身就说明城乡教育之间城优乡劣的情况仍然现实存在。刨除师资、教育资源获取等固有差距,校车等安全装备的配备差异已然成为重灾区。
据人民日报报道,湖北不少地方的城郊、农村等地区,由于正规校车运营成本高、申请程序复杂,学生家长联合雇车接送孩子方便又划算。但是,根据该省校车管理新规,这样的做法将被取缔。取缔私家车、客车等“灰校车”,孩子们将无车可坐。那么问题来了,农村校车青黄不接,私人的不让用,公家的暂时配不上,孩子上学咋办?
根据笔者农村的现实经历,大部分农村幼儿园、小学学生上下学根本没有校车可以乘坐。多数依靠家长各式交通工具和学校配备的二手“面包车”的接送,安全风险很大。但让一个农村小学、幼儿园配备一台完全合格的校车,也是无法实现的。不光造价太高,且农村也缺乏合格的驾驶员,车安全,开车的人不安全,同样是枉然。
很多媒体报道把责任归咎于政府,认为政府有能力、有责任去包办这些事情。要为农村学校配备高规格的校车,合格的驾驶员。这种观点有些大而空,不切实际。不同农村地区有不同的现实情况,只有立足于当地,从实际出发,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城市校车的高标准并不适合农村。不具备校车资质的“灰校车”并不一定是高危车辆,对他们进行合理的引导和管理是完全可行的。当然要以安全为底线,定员载客不能多多益善。降低校车的标准也不是没有标准,保证道路畅通,合理规划校车路线,不定期对运营情况进行检查,这些都是十分必要的。
均衡城乡教育之前,先均衡农村学校间差距。将教育师资、教学质量逐步持平,基础装备逐渐完善。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主动选择就近入学,而不是舍近求远,放着家门口的学校不上,而去离家远的略优学校。就近入学,上学途中的安全问题自然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