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第七届图书馆 体育培训

信息技术成为城乡学校发展的“新引擎”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16-01-29 15:18 围观232次

  如今,在安庆市宜秀区,这个农村面积远大于城市面积的新区,课堂教学、校园管理乃至教育发展都因信息技术而悄然发生着巨变,全区52所中小学100%建成校园网和多媒体网络课室,优质的教育资源正被学生、教师、家长和社会广泛共享,教育信息化在为教育的现代化提速,并积极推进了教育的高位均衡。

  信息化变革了传统课堂

  “‘班班通’改变了以往课堂教学模式,直观形象激发了我们的学习兴趣,海量的教育资源拓宽了我们获取知识的渠道。”宜秀区五横初级中学802班学生谢丹丹的话代表了辖区1.3万学生的心声。

  2010年,宜秀区抢抓机遇,积极利用各种项目资金,并配齐区级资金,以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以发展内涵为核心,加大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力度,在安庆市率先实现了“班班通”全覆盖,更关键的是树立了“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应用是根本”的信息化工作理念。

  白泽湖中学校长余谟祥告诉记者:“按标准配齐的‘班班通’已全部投入使用,课堂教学的效率、容量和信息量空前提高,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向知识的引导者转变,学生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深受师生的欢迎。”

  与此同时,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正在向深度融合,传统课堂的教学资源局限性也在被突破,教师只需轻松点击便可使语文课堂拥有海量的阅读素材,英语课堂在情景模拟中营造语言氛围,科学实现快速探究查找问题,全区通过区域整体推进、学校自主创新、教师个性实践,多层次深度推进技术促进教学的创新。

  信息化让留守儿童教育有了新突破

  罗岭镇是宜秀区有名的外出经商大镇,留在家里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罗岭中心学校的一项专题调查中发现,约60%学生的父母外出,约30%学生长期和祖辈生活,少数学生和妈妈或其他亲戚生活,留守儿童数量近五年一直约占全校学生总数的80%。

  “如何有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信息技术应用帮了大忙。我们学校以网络为载体,以触摸电视为交流终端,牵线搭桥,成立亲子网站‘彩虹桥·亲子工作坊’,以收集学生在校日常学习为主要任务,用时间线的方式动态呈现学生的成长历程。”宜秀区罗岭中心学校校长金和常介绍。

  这个名叫“彩虹桥”的网站是罗岭小学教师龙鹏飞创办的。龙鹏飞,80后教师,该校三年级班主任,58位学生的“爸爸”。2012年9月,龙鹏飞从课题的视角确定创立“彩虹桥”网站,在这座“彩虹桥”上,每一位留守儿童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个人主页,只要打开相应的主页,就能看到他们在学校学习的喜、怒、哀、乐。班主任用手机、相机拍下留守儿童在校园最开心的瞬间,发布到网站上;授课教师将学生认为最优秀的一次作业、最声情并茂的一次朗读发布到网站上……到目前为止,已陆续上传四千余份风格迥异的学生成长记录。

  “通过这座‘桥’,我感觉我和父母天天在一起,很快乐,更重要的是通过这座‘桥’,我的努力大家看得见、父母看得见。”当记者问起“彩虹桥”是什么“桥”时,三年级学生江婧涵快乐地告诉记者。

  由于手机访问的便捷性,“彩虹桥”网站吸引了外出父母的踊跃参与,家长留言与评论近千条。“彩虹桥”成了名副其实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的美丽桥梁。

  信息化带来了全新的教育理念

  “作为教师,只有专业化成长了,才会拥有幸福的职业生涯,信息化的建设和应用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加快发展的广阔平台,更为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教育理念。”白泽湖中学教师王孝来坦言。

  正是基于对现代教育技术视野下课堂教学变革的深刻认识,宜秀区教育局局长方劲松近年来一直致力于积极推进全区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并把这作为全区教育均衡化的突破口。从积极打造“无线校园”,努力建设包括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等内容的“三通两平台”,大力推动技术应用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并以活动促应用、应用促研究。

  “班班通”的网络化要求催生了网络研修。在罗岭中心学校,教师“自主经营”,学校大力扶持建设了学科主题网站,现在,已经有三个班、一个学科,共计9位老师参与,如英语学科“E学园”网站将学科教学、儿童心理关怀、家校沟通等融为一体,用电子成长记录袋的方式,记录下了学生们学习过程中的喜、怒、哀、乐。这一过程,也有力地提高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提升,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对其他完全小学,罗岭中心学校依托网络组建了虚拟备课团队,以数学学科为例,将课上的收获、疑惑在课下第一时间将一手材料上传于“单元课程协作网”,发布自己的原始心得,并倡导互相走访评论,一段时间尝试下来,已成为教师们最愿意参与的教研形式之一。

  信息技术也带来了全新的读书模式。这所学校为每一位教师量身定做了读书计划,让教师们结合教育对象研读,并将思考的结晶呈现于“校本研修网”上,鼓励教师通过对某一教育问题进行持续的跟踪研究。

  不难发现的是现代信息技术使得学校、学生、家长、研究部门、社会团体在现实与虚拟的空间里融为一体,丰富的教育资源就在你的鼠标上——轻松点击,跨地域、多方教育合力成为常态现实。“信息技术的运用不是为了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而是为了解决传统课堂无法解决的问题。”方劲松如是说。

来源:宜秀教育网 责任编辑:黄磊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