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市教育局出台《成都市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评价标准》,该标准从基础支撑环境、数字化应用成效、数字资源建设、可持续发展机制与保障等四个维度探索“互联网+”时代未来学校的新形态。
其中,对基于教育城域专网的应用、师生ICT素养、电子学生证、远程教育、信息化主管等方面的评价指标充分体现了成都区域特色,体现了“一网两标准三中心”工作部署;数字班牌、校园公共开放区域公用终端、一对一数字化教学、直(录)播教室、创客实验室等方面的评价指标对区域信息化建设、应用、投入方向等具有引导性作用。
《成都市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评价标准》得到了国内相关领域专家的高度认可。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秘书长刘雍潜认为:“标准指标维度和指标内容和指标的角度十分全面,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指导性、示范性、科学性,是贯彻落实国家教育信息化整体战略的重要推手,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对我国其他地区数字校园建设与评估具有很强的示范和借鉴意义。”四川省教育厅信息中心主任刘聪认为:“该《标准》针对成都市教育的实际情况,结合信息技术、数据技术和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对指导、规范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推进教育信息化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张生副教授认为:“该指标体系科学、具体、可操作、可量化。对当前成都市的数字校园工作的开展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对全国其他地市的建设有很强的示范性。”
据悉,近年来成都市累计投入教育信息化建设资金约20亿元,大力实施教育技术标准化提升工程建设,创新“六动工作机制”,全面提升师生ICT能力,在全国率先构建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全日制远程教育体系,中小学校整体装备水平位居西部首位。2015年,成都市教育局启动了全市数字校园试点工作,遴选了70所中小学开展首批试点。
《成都市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评价标准》的出台,将全面、科学、系统地推动全市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整体提升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应用水平,进一步加快建成成都“智慧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