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第七届图书馆 体育教师课题研修班

寄养站126个孤残儿童 特教老师月补贴不到一千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17-05-04 09:33 围观475次

  孤残儿童是特殊的社会群体,是社会救助工作的重点对象,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和关心他们的生存和发展,为切实解决残疾孤儿的生理、心理等方面的疾病和缺陷,增强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自主能力,实现他们回归社会的愿望。

  山西临猗角杯乡张吴村近些年陆续寄养了126个孤残儿童,孩子们在这里拥有了一个健全的家庭成长环境,在这里生活、学习,解决今后融入社会的问题。

  据副站长张万成介绍,角杯乡孤残儿童寄养站2009年建站,站长张崇虎是县民政局退休人员,张万成是水利局退休人员。当时看到福利院的活动场所受限,而张吴村原是一个乡镇所在地,医疗、服务设施齐全,于是向市民政局和福利院请示,在村里建了这个寄养站。初建时,因为是运城的第一个站点,很多村民接受不了,认为把这些脑瘫的、多病的不健全孩子放到村里,对村子的影响不好,给开展家庭寄养造成一定困难。

  

  上图中这些庞大到让人心痛的数据,就是中国孤残儿童的现状,目前共有888.55万孤残儿童。

  中国孤儿大约有71.2万。0-14岁残疾儿童有817.35万。

  在这些残疾儿童中有盲童18万,聋童116万,弱智儿童539万,肢残儿童62万,精神残疾儿童1.4万,综合残疾儿童80.95万,而这并不是最终的结果,这个数字还在增加。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数据,中国每年有80万至120万名缺陷儿出生,有十万名婴幼儿被遗弃,而相应的社会救助力量远远不足以涵盖所有的孤残儿童。

  经了解,孤残儿童家庭寄养作为一项崇德扬善的公益事业,近年来也得到了当地爱心人士和志愿者的参与,为孤残儿童做了大量的工作。寄养站的张会云就是一名志愿者,她是一位教了20年学的小学教师,目前已经在站里工作了6年,既当特教老师又当特护,还负责事务管理,每月只有不到一千元的补贴。

  

  全国收治孤残儿童的各类儿童福利机构,政府管理下的共约800余家,包括独立儿童福利院、社会福利院中的儿童部、养老院中的儿童部;特殊教育学校约1000余所;国内外的民间组织也参与到救治的各类项目中来,如美国半边天基金会、美国浩德儿童服务中心、儿童希望、天使妈妈等等。

  拓展阅读:福利机构特殊的教养环境对孤残儿童心理素质的影响?

  1.机构养育环境对儿童的影响:机构照顾是一种封闭的团体式的照顾。虽然满足了儿童24小时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需要,但这种养育环境,客观上为儿童营造了一种比较淡化的亲子感情关系和氛围,工作人员每天24小时三班倒。对于机构中的儿童而言,就像有二到三组不同的父母。儿童的照顾者经常更换,无法为儿童提供持续性的照顾,造成角色缺位或角色冲突。因此机构中长大的儿童缺少家庭生活体验,缺少与他人正常的依恋关系,缺少感情交流,对儿童的身体、智力以及人格的社会化等方面受到很大制约,有相关研究表明,早期失去母亲的儿童,且没有代替母亲的人,其身体发育、情绪发展,以及智力发展等方面会出现长期缺陷,这些孩子成人后常常因神经质而变的粗暴、冷酷、冲动等。

  2.教养者自身素质对孤残儿童的影响:机构中的保育员、特殊教育老师等工作人员众多,受教育程度不同,自身的素质不同,在教学过程中相当于家庭教养中父母“教”与“育”,但他们又集众多角色,既要担负着细致入微的病情观察、生活护理和情感照顾,又要担负着家长、朋友、教师等多重角色,而不同的教养人员教养方式与教育观念常会有分歧,易出现不一样的教养行为,从而使孩子产生不同的个性心理特征,使其心理素质不能健康发展。

  3.儿童特点:福利院中的儿童和青少年基本上是入院有期,出院无期。缺乏与外界的交流与沟通,使得福利院的儿童在个体认同、同辈团体方面发生困扰,从而不利于儿童和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塑造与培养。儿童福利院缺少实现社会化所必须的场合和舞台,儿童自身受生理、行为偏差和情绪问题、人格特质所限,影响了儿童可能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的机会,减少了他们参与社会化的过程与质量,在很多情况下表现也怪僻、孤独、自私和神经质,而培养不出社会规范的行为,扮演不成社会所期待的角色。

来源:中国青年网 责任编辑:李瑶瑶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