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第七届图书馆 体育教师课题研修班

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广州航运育人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17-08-21 11:23 围观615次

  广州作为两千年来唯一长盛不衰的港口有其独特的优势与潜力,只要能抓住历史机遇,引进与培养并举,加强相关专业学历教育和研究,或许能实现“弯道超车”。

  近年来,中国航运业迈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全国各重要港口城市把建设国际航运中心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策略,如上海、广州、天津、深圳、大连、厦门……纷纷加快了港口的建设步伐。作为国家重要中心城市的广州,近日在建设国际航运中心上收到了一个大礼包:国际港口协会决定,2019年(第31届)世界港口大会将在广州举行。

  世界港口大会由国际港口协会发起,每两年举办一届,邀请来自全球各地知名港航机构代表参会,被誉为国际港航界的奥林匹克盛会。大会看中广州,对广州建设国际航运中心也是一个认可。而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离不开航海类人才的培养。广州航海学院作为广州最大的航海类人才输送院校,将如何回应城市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如何在这一轮定位精准的城市发展中作出贡献?在广州市委宣传部、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共同主办的“大学与城市—广州地区高校校长访谈” 活动中,南风窗采访了广州航海学院的校长邹采荣。

  人才储备不足是最大短板

  N:据了解,广州目前已经具备构建国际航运中心所需的贸易货物量、港口集疏运、造修船业、航运能力与管理等“硬件”。而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所需的“软件”之一—航海类人才受到了不少的关注。就您看来,广州目前的航海类人才储备是否充足?

  Z:广州航海学院是全国独立建制的三所航海类高校之一,建校以来已有约6万毕业生,服务于广东及华南地区相关行业和企业事业单位,为基层培养了大量人才,但是就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所需的航海类人才而言,广州目前的航海类人才储备在数量上有巨大缺口,这个缺口数以十万计,而且航海类人才招生数量较少,并且严重短缺。可以说,人才是最大短板。广东的航海类人才培养的层次、规模和专业类别都无法满足广东航运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近两年航运企业到学院招聘航海类毕业生,大多未能完成计划(航海类毕业生总体数量只有200多人,有的因身体条件达不到上船条件、有的考研、考公务员、海警等,还有少数因各种原因不愿上船工作,实际上学生毕业后真正上船的不足80%)。近几年,航运企业航海高端人才流失比较多,需要补充与储备。此外,广州要建设海员国际劳务输出基地,需要有大量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海员。

  建设国际航运中心,人才是重要支撑。随着广州航运金融、航运保险、航运经纪等现代航运服务业的集聚发展,需要相当数量的、具有航海资历的高素质航海类人才加盟,目前这类复合型人才广州尤其缺乏。

  N:刚才您也提到,航海类人才流失严重,的确,根据前几年的一份调查问卷显示:只有63.1%的航海类院校毕业生进入航运企业工作,而且他们生选择上船工作大多出于无奈,3-5年后如果没有很好的晋升机会,大部分都会选择登陆。而航海高端人才的择业空间更广阔,也有相当一部分选择从事航海以外的工作。对于这样的现象,您是怎么看的?

  Z:这一现象在国内外具有普遍性,原因很多,随着一个国家经济发展,陆上工资与海上工资差距缩小,愿意在海上工作的人数逐渐减少,西方发达国家自有海员数量很少,其船队配员主要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海员,大部分来自菲律宾、印度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海员的外派。

  对我们国家而言,造成航海类专业学生不愿上船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海上工作风险性大并且海上生活相对比较艰苦。航海是一个特殊的行业,除了具有国际通用性、法律法规性和岗位适应性的特点外,还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加之部分学生还是独生子女,父母也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长期在外。

  第二,长期以来社会对航海文化的传播重视不够,航海文化相对滞后。海员这个职业在当今社会认知度很低,所以海员即使是高级海员除了在本领域内得到认可,几乎没有太高的社会地位。而这个群体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国家的安全却是不可替代的。有这么一句话“没有海员的贡献,世界上一半的人会受冻,另一半人会挨饿”。人们常把海员称为第二海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人们对航海的认识却不多。

  第三,海陆收入差异缩小,并且我国在海员权益保障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与陆上职业从业人员的收入差距不大。二是海员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比如海员收入免税问题、海员的尊严和社会地位问题等等,而海员队伍是海运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建设海洋强国的基础力量和具有战略意义的第一资源。只有稳定的海员队伍和广大海员的服务与奉献,我们才能建设“海洋强国”,打造“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第四,陆地发展机会增多。随着我国航运事业的不断发展壮大,高级船员转到陆地发展机会逐渐增多。许多航运公司管理层需要大量的有航海资历的高级船员从事管理工作,因此,很多优秀高级船员上岸从事管理工作。

  N:在海上就业环境与条件的改善赶不上经济发展速度的背景下,作为航海类人才最主要的培养机构的航海类院校近年招生情况如何?生源的数量、质量上整体是呈现一个什么样的趋势?

  Z:应该说,航海类专业还是有它的独特专业优势的。拿我们学校为例,航海类专业学生毕业后基本都可以上船工作,但也有其他专业不可比拟的独特优势。一是就业容易,近几年航海类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一个毕业生多个公司供其挑选,只要愿意上船工作,就业不成问题,毕业生主要在全国各地的航运、航道、港口、海事、海关、海上救助、海上打捞等国有大中型航运企事业单位工作,如中远海运集团、中交四航局、广州港集团、广州海事局、广州救捞局等,工作比较稳定,专业对口率接近100%。二是收入相对较高,毕业生转正后平均月薪就能超万元,而且随着职务职称的提升,收入呈几何级数增长,虽然这几年和陆上收入相比差距缩小,但这个收入水平还是有吸引力的。

  就生源对象方面来说,航海类专业仍具有其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非常适合两种类型孩子报读。一类是对海洋有激情,有梦想,或者有周游世界情怀的孩子,就读航海类专业可以实现他们的梦想。另一类是边远地区和贫困家庭子弟,毕业时只要成绩和身体条件达标,就业是不愁的,不用拼爹,拼实力,可以快速脱贫,用不上几年就可实现全家脱贫致富。

  学校本科航海类专业目前在全国25个省(市)招生,招生计划保持在500人上下,约占学校本科年度招生计划总数的1/6-1/7左右,与身体条件有特殊要求的军警院校一样,全部安排在本科提前批次招生,考生关注度高,对考生的政治素质、身体素质要求相对较高,从源头上保证了航海类专业的生源质量。

  从近年录取情况来看,学校生源比较充足,基本上每年都按计划完成了招生任务,虽有个别地方的生源情况偶尔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但大部分传统招生区域的生源数量、质量仍保持稳定。尤其是东北、西北等边远、贫困地区,学生报考航海类专业十分踊跃,录取的基本都是第一志愿的考生,不少地方的投档分数线超过当地二本线20分以上,每年都有不少考生的分数达到重点本科线以上。

  广东省的招生情况相比外省更加理想,报考人数逐年增加,学校升本仅有四年时间,本科文理科投档线已连续两年领先多所省内老牌二本院校。

  广州发展航运的后发优势

  N:根据伦敦、纽约的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经验,高端航运人才是发展高端航运服务业的前置条件,也是让航运中心摆脱航运价值链低端地位的关键。就连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上海也不能免于陷入高端人才匮乏的困局。您认为广州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是否面临这样的问题?在为航运中心提供充足的高端人才储备方面,广州有没有什么后发优势呢?

  Z:目前,广州与香港、伦敦、新加坡相比差距比较大,即使和上海相比也有一定的差距。突出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高端人才稀缺,整体学历层次不高,引进和培养不够。精通航运同时又熟悉现代物流、航运法律乃至航运金融的专门人才极少。航运人才队伍整体学历层次不高。以水上运输业为例,其从业人员具备大专与本科学历者仅占约25%,具备研究生学历的人才则更少。从学历层次结构来看,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四个层次的比例约为33:32:30:5,高学历层次人才的比例明显偏低。第二,教育资源不足,人才建设方面相关措施不到位。广东的航海教育目前还没有研究生层次教育、本科办学历史也不长,国际航运教育与培训合作层次不高、范围不广、方式不多,教育培训体系不够完善,航运人才市场服务体系、航运人才服务保障机制等尚未建立。第三,就是刚才咱们谈到过的航海类人才培养不足和高端人才流失比较严重。

  然而,广州作为两千年来唯一长盛不衰的港口有其独特的优势与潜力,只要能抓住“一带一路”战略、粤港澳大湾区、自贸区战略、信息技术进步等带来的历史机遇,借鉴伦敦、上海等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经验,引进与培养并举,加强相关专业学历教育和研究,或许能实现“弯道超车”。

  目前,广州已经基本具备培养各层次航运服务业人才的航运教育资源,不少良好的航运服务培训及研究中心也在搭建当中;同时,省、市政府支持以广州航海学院为基础,整合广州地区交通类高等教育资源来提升办学水平,进一步强化航运相关专业建设,这些都为广州实现“弯道超车”做好了一定的准备。

来源:南风窗 作者:陈可珺 责任编辑:张肖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 山东工商学院倾力打造财商教育特色
    山东省教育厅09-08
    山东工商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密对接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聚焦财商教育特色建设,推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凝聚特色建设发展共识,加快推进高水平应...
  • 盐城工学院深化省市共建 推进校地融合
    江苏省教育厅03-14
    近年来,盐城工学院紧紧围绕建设一流应用型大学的办学目标,积极争取省市政府支持,深化校地融合、产教融合、科教融合,主动将学校发展融入地方经济建设主战场,形成了校地发展同频共振的良好局...
  • 产教融合 共创双赢 铜陵学院校企共建铜基新材料产业学院顺利签约

    产教融合 共创双赢 铜陵学院校企共建铜基新材料产业学院顺利签约
    安徽省教育厅11-26
    11月22日,铜陵学院与深圳正威(集团)有限公司校企合作座谈会暨共建铜基新材料产业学院框架协议签约仪式热烈举行。该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倪国爱,副院...
  • 山东省新时代应用型大学暨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论坛召开
    山东省教育厅11-23
    11月20日,由山东省教育厅主办、枣庄学院承办的山东省新时代应用型大学暨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论坛在枣庄举办。山东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白皓出席并讲话。白皓指出,应用...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