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下午,“助推成长 智变赋能”上海学前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在上海儿童艺术剧场隆重举行。会议回顾展示了上海学前教育信息化20年来的发展历程和丰硕成果,同时展望未来上海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方向。
上海教育新闻网记者了解到,过去20年,上海建立了以上海学前教育网与园园通平台下的直报通、课程通、家园通形成的“一网三通”应用集群,有效提升了本市幼儿园信息化管理能级。2012年,启动科学育儿指导项目,汇集教育、心理、医学领域专家,为父母智慧育儿加油助力。2014年,发起“家门口的好幼儿园”项目,传递科学优质的学前教育理念与方法,助推广大幼儿园与家长携手共创优质学前教育,引导家长就近入园。
全市还支持了20所数字化实验幼儿园进行先行先试,打造园所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的示范,以点带面,推进信息技术在学前教育的创新和应用。会上,杨浦区翔殷路幼稚园、静安区安庆幼儿园和长宁实验幼儿园分享了数字化实验园建设的历程和感受。
市教委信息中心学前信息部常务副主任茅红美对上海学前教育信息化1.0时代的实践进行总结,她表示,2019年将是新一轮上海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起始年,在未来三年内,还有更宏伟的学前教育信息化蓝图需要实现。学前教育信息化2.0时代需要真正从儿童发展的视角,实现从应用到智用(即创新融合)的飞跃,包括信息化应用理念和行为的转变,要站在用户角度,用社会化、大数据、跨界思维去考虑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方向。接下来,上海学前教育信息化将结合大数据等信息手段,继续围绕“普及、普惠、优质、安全”的目标展开行动,打造一个智能、精准、个性的学前教育信息化生态圈。
市教委副主任贾炜充分肯定了学前教育信息工作者们对打造“普及、普惠、优质、安全”的学前教育目标的践行、追求和执着。他指出,“过去20年,是信息技术不断为学前教育赋能的20年,也是我们深化学前教育信息化改革,不断拓宽信息技术应用场景和想象力的20年。”
“面向未来,我们要思考学前教育信息化要关注和突破的地方在哪儿。”贾炜认为,首先要围绕广覆盖、个性化、协同性三个目标进行思考,通过在线、智能、网络协同三个方向的努力推动三个目标的实现;其次要把握学前教育的过程性、游戏化、创造力,关注教育的全过程;第三是要有重要项目牵引。
贾炜指出,上海学前教育信息化要从普惠、普及的角度出发,更全面、准确把握适龄儿童的毛入学率,明年全市将探索建立儿童入园的信息登记平台,为科学规划学前教育提供数据保障;要从优质角度出发,继续推动互联网+科学育儿指导项目的升级发展,原本的“育儿周周看”将从彩信升级为app,在原本资讯提供的基础上,提供更多科学育儿的指导和服务;要从安全角度出发,通过幼儿园监控系统的完善、人工智能等工具的运用,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健康安全、治安安全、消防安全,为孩子和老师编织更加严密的安全网。
本次活动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和黄浦区人民政府担任指导单位,市教委托幼工作处、黄浦区教育局、市教委信息中心主办,市教委信息中心学前教育信息部承办。市教委领导、教委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各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幼儿园园长和教师代表等约800人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