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第七届图书馆 体育培训

高考改革后的语文学习变化,跟谁学提醒要抓住关键期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19-01-10 16:52 围观1541次

  

  近年来,随着各地新高考改革方案的陆续启动和执行,高考改革后的学习重点成为备受关注的内容。明确高考改革的方向和侧重点,有利于学生制定学习方案。据在线教育机构跟谁学高中部负责人介绍,值得关注的是,在新高考改革方案实施后,将改变原有的文理分科的考试制度,而实行“3 3”的考试模式,即除了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外,学生可在历史、地理、政治、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中任选3科计入高考总分。在跟谁学高中部负责人看来,这种考试方式给了学生更多的选择,对于学生来说,亦需要结合多方面的因素来考虑选考科目。此外,统考科目仍是学习中的重点内容。

  高考改革后的语文学习变化,跟谁学提醒要抓住关键期

  跟谁学高中部负责人表示,在日常的学习中,学生应该提高对语文学科的重视程度。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其主要分为4个部分,即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些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日常学习的积累,正如语文的学习就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一样,也意味着语文学习很难达到一蹴而就的效果。根据高考改革的执行情况,大部分目前就读高一的学生,将参加高考改革后的考试。“因此对于高中生来说,从高一年级就应该重视语文的学习,注重平时的学习积累。”跟谁学高中部负责人表示。从高考改革后各科分值的分配上来看,语文、数学、英语3门统考科目的分值为每科150分,并按照卷面分数计入考试成绩。而选考科目则实行等级赋分制的方式,即按照分数排名的百分比计算考试的成绩。从各科的分值分配上可以看出,3门统考科目在总分中所占的比重较大。据跟谁学了解,在语文、数学、英语这3门统考科目中,相较于其它两门学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部分学生认为语文不会成为拉分项。而随着大语文概念的提出以及语文课程改革,在未来的考试中语文科目的难度将提升,同时语文科目的考试区分度将增大,“语文难”将成为新趋势。

  在语文学习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跟谁学高中部负责人给出以下建议。

  第一,重视古诗文的积累。

  据跟谁学高中部负责人介绍,在高考语文中古诗文的部分占有一定比重的分值,也是语文试卷中较难的部分。以高考全国卷为例,古代诗文阅读部分为34分,共分为三个部分,其中文言文阅读占19分,诗歌阅读占9分,名句默写占6分。“与高三阶段以注重考试技巧的学习侧重点不同,在高一、高二阶段应该重视文言文知识的积累,提升自身文言文素养。”跟谁学高中部负责人说。

  近年来,国学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根据教育部对高中语文课标的修订,将原标准中的诵读篇目改为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在此之后古诗文推荐背诵篇目从14篇增加到72篇。这就意味着原来只要求阅读的古诗文被纳入了背诵篇目之中。针对古诗文背诵篇目大大增加,跟谁学高中部负责人表示,古诗文背诵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应对考试中的名句默写部分,更重要的是提高对古诗文学习的重视程度。

  跟谁学高中部负责人提示,提升古诗文能力,要注重语文日常学习过程中的积累。考试中的文言文篇目选择为课外篇目,但所运用到的文言文基础知识是相同的,因此要重视教材中经典古诗文篇目的学习。文言文的基础知识内容主要涉及文言文常用词汇、文言文语法以及文言文中的文学常识,对此,需要在日常的学习中重视这些基础知识的积累。此外还要养成查字典的习惯,当遇到不懂的文言词汇时要及时查阅字典。

  第二,重视阅读能力的提升。

  提升语文阅读速度: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卷面字数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由原来的7000字左右,增加到现在的9000字左右,按照这种趋势,将来可能增加到1万字。“由此看来,在语文的学习中要提高语文阅读的速度。”跟谁学高中部负责人说。除了增加阅读的数量外,还可以通过阅读限时训练的方式,在阅读时保持适当的紧迫感。

  拓展语文阅读范围:在跟谁学高中部负责人看来,对阅读的理解能力也会影响阅读的速度,在语文的学习中要拓展语文阅读的范围,注重平时的阅读积累;具体拓展阅读可以参考推荐的相关阅读篇目。拓展阅读考察不仅在语文阅读中有所体现,在语文的其他方面也有所运用;比如2018年语文北京卷的微作文部分,就考查了学生的课外阅读积累,该部分内容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相关名著后才能作答。

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 责任编辑:阳光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