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第七届图书馆 体育培训

“2019广州日报大学一流学科排行榜”发布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19-06-20 15:57 围观587次

  6月19日,广州日报数据和数字化研究院(GDI智库)发布“2019广州日报大学一流学科排行榜”(下称“2019学科榜”),评价590所院校艺术类外全部90个学科。“2019学科榜”在保持一级评价指标相对稳定的基础上,调整、增加了部分二级指标,旨在不断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

  评价590所大学 90个学科

  “广州日报大学一流学科排行榜”,是GDI智库作为独立第三方发布的权威、专业的公益性大学学科排行榜,经过多年的经营在高等教育领域发挥着日益广泛的影响力。作为新型数据媒体智库,GDI智库系“广东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并入选“中国智库索引来源智库”。

  “2019学科榜”包含90个学科(如下图),暂未涉及我国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台湾地区高校,也未涉及军事类院校。

世界一流(前5)学科

国内一流(前25)学科

国内高水平(前50)学科

人文社会学科

哲学

理论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

法学

政治学

社会学

民族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

教育学

体育学

中国语言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

新闻传播学

考古学

中国史

世界史

工商管理

农林经济管理

公共管理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人文社会学科分析

  “世界一流学科(前5)”:

  评估的全国590所高校中有35所院校的人文社会学科一级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5)”。学科数量排名前三的是:北京大学(16个),中国人民大学(14个),复旦大学(9个)、南京大学(9个)。

  “国内一流学科(前25)”:

  评估的全国590所院校中有127所的人文社会学科一级学科进入“国内一流学科(前25)”,其中数量排名第一的是南京大学(19个),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并列第二,均为18个,排名第三的是吉林大学、中山大学和武汉大学,均为17个。

  “国内高水平学科(前50)”:

  评估的全国590所院校中有219所的人文社会学科一级学科进入“国内高水平学科(前50)”,其中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和南京大学各有19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和中山大学各有18个,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四川大学各有17个。在人文社科的20个一级学科中,中国人民大学有11个排在第一位,分别是: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工商管理、农业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北京大学有4个排在第一位,分别是:中国语言文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和北京体育大学各有1个排在第一位。

自然科学学科

数学

物理学

化学

天文学

地理学

大气科学

海洋科学

地球物理学

地质学

生物学

系统科学

科学技术史

生态学

统计学

作物学

园艺学

农业资源与环境

植物保护

畜牧学

兽医学

林学

水产

草学

心理学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口腔医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中医学

中西医结合

药学

中药学

护理学

  自然科学学科分析

  “世界一流学科(前5)”:

  590所院校中有56所的自然科学学科一级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5)”,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北京大学(18个),复旦大学(8个)、浙江大学(8个),中国农业大学(7个)、上海交通大学(7个)、南京农业大学(7个)、华中农业大学(7个)、西北农业科技大学(7个)。

  “国内一流学科(前25)”:

  590所院校中有202所的自然科学学科一级学科进入“国内一流学科(前25)”,数量居前的院校分别是:浙江大学(23个),北京大学(22个),中山大学(21个),吉林大学(18个),上海交通大学(16个),武汉大学(15个),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和中南大学各13个。

  “国内高水平学科(前50)”:

  590所院校中有305所的自然科学学科一级学科进入“国内高水平学科”,其中浙江大学28个,中山大学25个,北京大学23个、吉林大学23个,上海交通大学22个,武汉大学20个、兰州大学20个。

  33个自然科学学科一级学科中,北京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分别有4个排名全国第一,北京大学的4个学科分别为地理学、生态学、数学和统计学;中国农业大学的4个学科分别为草学、畜牧学、兽医学、作物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有3个排名全国第一,分别为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和中药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各有2个排名全国第一。武汉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南京大学和四川大学各有1个学科排名全国第一。

工学学科

力学

机械工程

光学工程

仪器科学与技术

材料科学与工程

冶金工程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电气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

信息与通信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建筑学

土木工程

水利工程

测绘科学与技术

化学工程与技术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矿业工程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纺织科学与工程

轻工技术与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

船舶与海洋工程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兵器科学与技术

核科学与技术

农业工程

林业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

城乡规划学

风景园林学

软件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安全科学与工程

  工程学科分析

  “世界一流学科(前5)”:

  “2019学科榜”共评价了37个工程学科一级学科。590所院校中有67所的工程学科一级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5)”,其中清华大学有21个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五)”,紧随其后的是浙江大学(15个),东南大学和天津大学并列第三,分别有8个。

  “国内一流学科(前25)”:

  从“国内一流学科(前25)”工程学科的上榜数据分析,有198所院校的工程学科一级学科进入“国内一流学科(前25)”,其中清华大学(26个)排名第一;华南理工大学(24个)位居第二;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和天津大学并列第三,分别为23个。

  “国内高水平学科(前50)”:

  有262所院校的工程学科一级学科进入“国内高水平学科(前50)”,其中重庆大学(29个)位列第一;四川大学、清华大学、中南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并列第二,分别有27个;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并列第三,分别有25个。

  工程学科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一的院校是:清华大学(13个)分别是:管理科学与工程、力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核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以及软件工程;中国矿业大学、同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江南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分别有2个;武汉大学、东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天津大学、河海大学和东北林业大学分别有1个。

  “2019学科榜”分析

  “2019学科榜”以学科发展水平作为主要评价指标,而非院系、专业作为基本评价单位,鉴于此,虽然有的院校并没有开设与某学科相关的专业,但并不影响对该校该学科的评估。因此,榜单对高考考生填报高考志愿,在选择大学和学科上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参考价值。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高校办学水平整体上已经跻身世界前列。“2019学科榜”研制团队认为,一个学科如果排名能进入全国前5位一般认为即将跨入“世界一流学科”行列或接近“世界一流学科”水平;进入全国前25位一般认为进入“国内一流学科”行列,进入前50位一般可认为属于“国内高水平学科”。“2019学科榜”主要是对国内大学高水平学科进行评估排行。

  据以上标准统计,在拥有“世界一流学科(国内前5)数量方面,北京大学以38个学科位居第一,清华大学的数量为32个,排名第二,排名第三的是浙江大学(24个)。排名第四到第十的院校分别是:复旦大学(17个);中国人民大学(15个);南京大学(14个);上海交通大学(13个);武汉大学(12个)、中山大学(12个);中国农业大学(10个);南京农业大学(9个)。

  在此次统计评估的90个一级学科排行榜中,清华大学有15个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一,中国人民大学有11个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一,北京大学有8个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一。

  其它院校排名全国第一一级学科的数量是:中国农业大学5个,上海交通大学4个,武汉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分别3个,浙江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同济大学、江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复旦大学分别2个。值得一提的是,基于悠久的办学历史,学科积淀深厚,一些师范类、农业类、语言类和政法类等专业性较强的院校优势明显。

  从地区分布看,在拥有“世界一流学科(前5)”高校数量上,北京有23所,数量最多,此后排名靠前的省(市、自治区)分别是:江苏15所,上海12所,湖北10所,陕西9所、四川7所,广东、黑龙江和天津分别5所。

  各省(市、自治区)拥有“世界一流学科”数量的情况是:北京23所院校137个学科,上海12所院校55个学科,江苏15所院校52个学科,湖北10所院校36个学科,浙江3所院校26个学科,陕西9所院校24个学科,广东5所院校21个学科,四川7所院校20个学科。

  指标体系分析

  “2019学科榜”坚持数据易采集、可采集、具权威性的原则,坚持成果导向,统计分析国内(港澳台地区除外)高校自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的学科数据。

  四个一级指标分别为:科学研究指数、人才培养指数、学科声誉指数和二次评估指数。

  科学研究指数对自然科学学科、工程学科和人文社会学科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进行分类评价,不用同一指标体系评价所有大学学科,不“一把尺子量天下”。

  自然科学学科主要使用科睿唯安旗下的数据库平台,包括Web of Science平台、InCites平台,使用这一评价标准的原因在于,自然科学学科发展水平在国际上有可比性,采用国际公认的数据更具公正性和科学性。

  工程学科主要使用中国专利数据库和德文特专利数据库的数据,辅之以ESI数据库数据。

  人文社会学科使用CSSCI数据库。中国人文社科在研究方向、研究内容等方面具有中国特色,因而选用符合中国参考标准的数据库数据,不采用国外数据。

  人才培养指数使用包括毕业生平均薪酬、大学专业对企业吸引力和雇主满意度等指标,对数据进行加权处理后得出结果。培养人才是大学的本质职能,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和“本”。“2019学科榜”首次增加高校优秀毕业生评价指标,使人才培养指数内涵更为丰富。

  学科声誉指数采用同行评估和高校互评。同行评估向各学科的国内知名学者发出100000多份学科互评问卷,通过计算得出大学学科声誉指数。高校互评则是通过大数据手段,创新性地研发高校学科互评系统,并首次在榜单上加以应用。

  “2019学科榜”研制团队专家对国内外有影响力的主要大学排行榜进行专业鉴定,确定其可信度指数,并分别进行5分、3-4分、1-2的分级赋值,综合加权后确定得分,从而得出“二次评估指数”。二次评估指数能修正“学科排行榜”指标体系可能存在的误差,同时通过对标进一步确认学科排行榜的科学性。

  文/广州日报数据和数字化研究院(GDI智库)

来源:大洋网 责任编辑:张肖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 2024年东北教育装备展示会
    2024年东北教育装备展示会04-09
    数字赋能新时代共创教育新未来时间:2024年6月28-30日地点:沈阳国际展览中心指导单位: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主办单位:辽宁教育学院沈阳市教育研究院承办单位:辽宁教育学院省教育装备研究与发...
  • 兰州理工大学领导深入现场调研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兰州理工大学04-09
    2024年4月7日,兰州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焦树强深入彭家坪、兰工坪两校区实地调研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储备情况,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彭珍瑞,基建规划处负责人等参加。基建规划处负责...
  • 东北大学开展食品安全隐患复查工作
    东北大学04-09
    为进一步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巩固食品安全专项治理成果,4月1日,由东北大学安委会办公室、安全督查组和食品安全专家组成的联合检查组,对1月份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整改情况进...
  • 东北大学工会举办“指尖造景观,雅致似春来”生态微景观制作体验活动
    东北大学04-09
    4月1日中午,东北大学工会在南湖校区大成教学馆106室举办“指尖造景观,雅致似春来”生态微景观制作体验活动,帮助女教职工放松身心、缓解压力,用植物景观创造心灵花园,共享宁静美好的自然时光...
  • 陇东学院领导带队赴华东理工大学开展落实对口支援协议学习考察活动
    陇东学院04-09
    4月1日—3日陇东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肖福赟带领陇东学院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开展干部送任及专题调研学习活动。华东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阎海峰主持见面会,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宣传部部长夏...
  • 渤海大学召开三届党委第三轮巡察工作动员部署会议
    渤海大学04-09
    4月8日,渤海大学召开三届党委第三轮巡察工作动员部署会议。党委书记、党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刘洋作动员部署讲话,党委副书记、校长、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赵建国宣布第三轮巡察组组长授权...
  • 安徽岳西:强化四个全覆盖 数字赋能教学 推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
    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教育局04-08
    安徽省岳西县充分利用智慧学校功能,全面落实四个全覆盖举措,推进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教育,促进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数字化转型,拥抱新时代,开启新篇章。智慧课堂全覆盖。该县人民政府全...
  • 攀枝花学院召开2024届退役毕业生座谈会
    攀枝花学院04-08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强军思想,深入了解退役大学生的思想、学习及未来人生规划等情况,4月3日,攀枝花学院举行2024届退役毕业生座谈会,副校长石维富、王兵出席会议,攀枝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