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春暖惠风畅,课后服务暖人心。安徽省庐江县为切实解决部分孩子放学后接送以及无人照顾的实际困难,制定《庐江县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由政府牵头,学校、社区、家庭合力,扎实推进“课后三点半”服务。主要做法体现为“四个着力”:
在宣传上着力。该县融媒体在黄金时段,大力宣传《庐江县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详细介绍中小学课后托管服务的模式、时间、服务内容、纪律要求及质量保障,做到社会全知晓。该县城关小学、城北小学等相关学校通过家校共育平台,公布中小学课后托管服务政策、具体实施方案、学校工作部署,做到学生家长深入了解。城西小学、三里小学的班主任、教师走访社区、“七类”家庭,面对面宣传,做到宣传“到边倒角”。
在共育上着力。该县成立课后服务工作领导小组,政府、社区、学校、家庭形成工作合力。各校及时举办家长会,全面了解家长诉求,主动听取家长意见,根据意见汇总,修订实施意见,做到“一校一策”。根据中小学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实际需要,安排课后托管服务内容和方式,让课后托管服务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
在监管上着力。该县由政府牵头,建立课后托管服务常态化监管机制,建立考评体系,加强工作考核,及时通报考核结果。学校加强过程监管,建立监管台账,严格按照学生自愿申请和市县课后服务方案组织实施,严禁第三方机构强迫、诱导学生参加校外培训或“搭车”开展其他商业行为,严禁学校或第三方机构借机开展学科集中教学或集体补课,把好事做好。家长委员会、社区参与课后托管服务管理,实时监督,不断改进,让课后托管服务有效果、受欢迎。
在质量上着力。该县教体局要求各校对“普惠托管”,把好教师关,多选派爱生如子、工作热情、学生喜爱的老师开展课后托管服务。对提供“个性化课程”服务的第三方机构,由政府牵头,学校、社区、家长委员会参与,进行严格审核,把好“第三方机构”关。加强课后服务方与接受服务的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对“个性化课程”内容,做到张榜公示,由学生根据自己兴趣去选择。对所有课后托管服务,定期开展“学生问卷”调查,把好质量关,提升满意度。
由于组织有力、筹备充分、宣传到位以及相关举措符合实际,使得这项惠民工程得到家长和学生们的热烈欢迎,进展十分顺利,城区“课后三点半”服务形成全覆盖。(通讯员:张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