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第七届图书馆 体育培训

乐融儿童之家:双减新政下,托育有望成为新“C位”?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21-09-05 10:36 围观1281次

  2021年8月1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教育行业内“传言”已久的“双减”政策正式出台。

  “双减”政策中明确提出: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严禁资本化运作……

  可以说,这项政策的颁发,即宣布了“K12时代”的结束。

  有像网友说的:“以前总说教育是朝阳行业,可一个政策,教育行业就彻底落幕了。”

  不过,虽然政策对K12教育进行了“毁灭性打击”,但是这不代表教育行业就一蹶不振了,毕竟K12不能和教育行业划等号。

  未来,想要继续在教育行业深耕或者想要进入教育行业的从业者,可以把更多的目光放到托育上面,因为它才是未来教育行业的“新C位”。

  为什么“双减新政”对托育市场没有多大影响呢?今天咱们就来深入聊聊。

  一、托育和教辅机构的区别

  如果你对教育行业不太了解,我们可以先来看看托育机构和K12教育机构的区别。

  首先,这两种机构的监管部门并不同,专注于K12的教育培训机构,由教育部门登记备案;而托育机构在登记后,要向当地的卫生健康部门备案。

  而且,托育和教育,虽然听起来都是教书育人,但是从本质上来看,托育并不是大家印象中的“低配版幼儿园”或是“升级版的早教中心”,托育更多的是一种带有教育属性的服务,含有教、育、养、保等多个维度。

乐融儿童之家:双减新政下,托育有望成为新“C位”?

  换句话来说,K12辅导机构是针对孩子升学的需求衍生而来,而托育是从婴幼儿最基本的需求出发,在提供照拂和保育的基础上,为家庭提供更便捷和人性化的服务。

  二、国家发展的需求

  如果你仔细研读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和《“十四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程和托育建设实施方案》,就会发现,其中都涉及到要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力求缓解群众生育的后顾之忧。

  这就能说明,之所以要重视托育,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我国生育率持续下滑,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为了改善人口结构,实现国家的持续性发展,重视并发展托育是必要举措,因为托育能缓解女性因生养而带来的事业困境,让女性有时间和精力充分发挥和实现自我价值,不被家庭制约。

乐融儿童之家:双减新政下,托育有望成为新“C位”?

  结语:

  从当前政策发展和群众需求来看,托育在未来几年内势必会有大量的机遇出现,那些符合国家标准且具备专业托育运营管理能力和标准化、规范化托育服务体系的托育机构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纵观托育的发展历程,2019年被誉为“托育元年”,短短3年的时间,托育就有望成为未来教育行业的“新C位”,不得不说,这种惊人的发展速度也从侧面展示了托育的巨大潜力。

  在当前市面上的各大早教托育机构中,乐融儿童之家做到了口碑与实力的兼顾,在市场反馈中评价不俗。

乐融儿童之家:双减新政下,托育有望成为新“C位”?

  作为一个创立于2012年的早教托育机构,乐融儿童之家算不上老牌机构,但乐融非常专业,且极具前瞻性,课程、师资、运营等方面均有亮点。说到“前瞻性”,就不得不提一下乐融创始人郭曼妮,她是教研出身,有着20多年的早期教育从业经验,基于专业和对行业的了解,郭曼妮非常重视教学内容,创建机构之初就组建了自己的课程研发体系和教师团队,并极具前瞻性地预想了早托幼一体化的行业发展趋势,并提前进行布局。

  经过这近十年的发展,乐融凭借优秀的教学产品、教学服务、运营等优势,在全国40多个城市开办了近百家校区。

乐融儿童之家:双减新政下,托育有望成为新“C位”?

  在双减新政颁布以来,乐融一直积极响应,尽自己所能给广大婴幼儿家庭带去优质的教学服务。同时,乐融也在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携手与共,一起为国家的托育事业出一把力,所以乐融为加盟伙伴制定了完整的服务制度,从前期的校区选址、开业,到后期的运营、教学、培训等一系列事宜都会给到相应的支持。

  如果你想把握机遇,到托育机构来一展拳脚,乐融儿童之家是相当不错的一个选择。

来源:乐融儿童之家 责任编辑:阳光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