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第七届图书馆 体育教师课题研修班

扬州大学大力提升本科专业品牌建设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21-11-30 10:01 围观643次

  扬州大学大力实施本科专业品牌化建设与提升工程,不断完善专业动态调整和优化机制,有效推进本科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突出“四个坚持”,切实强化专业内涵建设。学校坚持质量为先,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专业建设理念,坚持“突出优势、强化特色、创新机制、打造品牌”的专业建设思路,积极构建一流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大力推动人才培养链与行业产业链的对接,着力将优势学科资源、优质科研资源转化为专业建设资源和教学资源,有效促进了专业内涵提升和人才培养质量。

  聚焦“四新”建设,切实推动专业改造升级。学校主动响应国家的“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坚持以“四新”专业引领和带动其他专业全面发展,全力促进学科专业建设结构更加优化;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打破固有学科边界,破除原有专业壁垒,推进文、理、工、农、医等专业深度交叉融合创新发展,成立人工智能学院,建设人工智能专业、智能制造工程等专业;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持续强化创新创业学院、“互联网+”“专业外语+”“人工智能+”创新班建设。

  践行“四个回归”,切实推进专业高质量发展。学校大力推进“三百一千”课程改革,强化通识教育改革;推动优质资源开放共享,重塑教育教学形态;切实加强五大“金课”建设培育;着力推进虚拟仿真实验室、智慧实验室等高水平实验教学平台建设,构建多途径能力达成的实验实践类课程体系,持续完善实验教学考核和评价机制;不断加强专业关键能力的培养,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来源:江苏省教育厅 责任编辑:逯红栋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 扬州大学探索劳动教育实施新路径
    江苏省教育厅03-21
    近年来,扬州大学积极探索劳动教育实施新路径,践行劳动实践育人计划,努力增强学生的知农爱农情怀,提升学生的强农兴农能力。坚持劳动教育传统,探索“全程浸润式”育人方式。学校融通知识传授...
  • 扬州大学推动书香校园建设
    江苏省教育厅02-09
    扬州大学坚持以“经典阅读”为本,聚焦一专多能,强化精准供给,以打造“三个课堂”推动书香校园建设,构建学科融合的一体化阅读格局。依托“专业课”,加强阅读氛围感。依托“移动图书馆”开展...
  • 江苏省教育厅组织完成扬州大学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专家评审阶段工作
    江苏省教育厅11-14
    11月8日,扬州大学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专家意见交流会在扬州召开。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顾月华出席会议并讲话。厅高教处、省教育评估院负责人,入校评估专家组成员,扬州大学全体校领导、中层干部...
  • 扬州大学创新打造科普育人新模式
    江苏省教育厅11-09
    扬州大学以科普实践为抓手,持续推进大学生科普实践活动高质量开展,融合多元主体协同育人,创新打造特色鲜明的“四位一体”科普育人新模式。坚持思政融入,主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紧紧围绕科普...
  • 扬州大学创新打造科普育人新模式
    江苏省教育厅11-08
    扬州大学以科普实践为抓手,持续推进大学生科普实践活动高质量开展,融合多元主体协同育人,创新打造特色鲜明的“四位一体”科普育人新模式。坚持思政融入,主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紧紧围绕科普...
  • 扬州大学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启动会召开
    江苏省教育厅10-23
    10月16日,江苏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首批参评学校——扬州大学评估启动会召开,省教育厅副厅长杨树兵出席会议并讲话。教育部教育质量评估中心高校评估处负责人、评估专家组全体成员,省教...
  • 扬州大学创新打造研本贯通式培养新模式
    江苏省教育厅10-09
    扬州大学通过贯通研本两个群体培养,推动科教协同、院地协同、院企协同三个维度协同发力,培育更多三创型(创新、创造和创业)研本“共同体”,打造出一种研本贯通式培养新模式。科教协同,培养...
  • 扬州大学打造“田字型”实践育人新模式
    江苏省教育厅09-04
    扬州大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围绕“一懂两爱”“三宽四得”实践育人目标,搭建“认知田—试验田—双创田—责任田”四大实践平台,实现“产学研用”的融会贯通,增强学生知农爱农的情怀,提升...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