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第八届图书馆论坛 校体购2

江苏旅游职业学院扎实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23-03-16 09:39 围观364次

  江苏旅游职业学院始终坚持就业优先,全力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力争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坚持就业优先战略,访企拓岗就业育人。学校成立以党委书记和校长任组长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和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将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校领导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开展“访企拓岗”活动,走访企业和邀请企业进校,累计开拓岗位数2000余个。

  加强就业市场建设,举办线上线下招聘。学校积极联系校企合作单位,为未就业毕业生提供多样化优质就业选择。引导毕业生在线投递简历,每周开展云招聘活动,开启线上“直播带岗”招聘模式。从“面对面”到“屏对屏”,不仅让用人单位和毕业生“零距离”沟通交流,而且让求职者能够全面了解用工企业情况和岗位需求。

  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强化就业队伍培训。学校不断加强就业队伍培训,完善就业场地建设,提供就业经费保障。定期开展“走出去、请进来”培训,组织毕业班辅导员参加省高校毕业班辅导员轮训培训班,每学期邀请专家为就业工作人员开展专题讲座。学校设立就业指导服务办公室和招聘宣讲场所,高标准建设就业一站式服务大厅,购置设备打造“网络面试间”。

  用心用情做好帮扶,护航学子求职之路。为帮助提升毕业生核心就业技能,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宏志助航计划”,对重点群体开展就业能力培训。一线就业工作人员和毕业班辅导员用心用情开展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心理疏导,针对困难群体学生,建立“一生一策”就业工作机制,党员干部一对一帮扶,积极推荐岗位。

来源:江苏省教育厅 责任编辑:逯红栋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 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打造“1+2+3”工作模式 助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河南省教育厅09-26
    洛阳职业技术学院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树牢“就业一名学生,幸福一个家...
  • 山东科技大学:五措并举 全力推动就业工作提质增效
    山东省教育厅09-26
    近年来,山东科技大学坚持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坚持构建全员参与工作体系,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健全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体系,建立“立体多元”招聘模式,打造“成长赋能”就业服务格局,...
  • 江苏高校多措并举助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江苏省教育厅07-08
    江苏各高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不断加强就业工作机制建设,提升就业服务水平,拓宽就业岗位资源供给,助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苏州科技大学精准帮扶,优化提升服务促就业。召开全校就业工作...
  • 南京林业大学开展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培训
    江苏省教育厅07-05
    为切实帮助大学生提升核心就业能力,推动实现毕业生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近日,由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主办、南京林业大学承办的“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提升培训”在南京林业大学圆满结...
  • 河海大学构建“四联动”机制 助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教育部07-01
    河海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要决策部署,把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强就业工作全链条保障...
  •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护航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江苏省教育厅06-24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始终把促进毕业生就业摆在学校工作的突出位置,统筹谋划、主动作为,细化举措、力求实效,确保就业指导不掉线,校园招聘不停歇,保障服务不打烊。聚焦就...
  • 淮阴师范学院“四维”体系助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江苏省教育厅06-19
    淮阴师范学院坚持就业优先导向,始终将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构建“四维”工作体系,全力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建机制,统筹联动抓就业。学校实施“一把手”工程,成立校院两级就业...
  • 苏州大学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江苏省教育厅06-06
    苏州大学精准对接区域经济,高质量开拓市场,不断匹配产业发展动态和职业发展要求,有效运转“就业—招生—培养”联动机制,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深化校地融合发展,铺好就业“快车道”。学校...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