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第七届图书馆 体育培训

李克强:破除制约高校发展的不合理束缚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16-04-25 10:40 围观1159次

  4月15日,李克强总理在北京召开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座谈会,总理在座谈会上指出:“要加快推进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结合高校特点,简除烦苛,给学校更大办学自主权。凡高校能够依法自主管理的,相关行政审批权该下放的下放,要抓紧修改或废止不合时宜的行政法规和政策文件,破除制约学校发展的不合理束缚。”

  关于高等教育改革创新

  李克强提出了这7个重要要求

  科研“人头费”不要管得太死,否则很难吸引一流人才;简除烦苛,给学校更大办学自主权;提携后进,为青年教师施展才华提供舞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4月15日,李克强总理的清华北大行,以及当日下午召开的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座谈会上,给力的话语不断。

  关于备受瞩目的高等教育改革创新问题,总理提出了7个重要要求————

  1、谈高校自主管理

  简除烦苛,给学校更大办学自主权。

  李克强总理在4月15日的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座谈会上谈教育改革时说,要加快推进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结合高校特点,简除烦苛,给学校更大办学自主权。凡高校能够依法自主管理的,相关行政审批权该下放的下放,要抓紧修改或废止不合时宜的行政法规和政策文件,破除制约学校发展的不合理束缚。

  2、谈科研经费管理

  科研“人头费”不要管得太死,否则很难吸引一流人才。

  在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李克强询问科研经费中“人头费”比例,得知该院仅占30%后,总理说,基础科研关键靠智力,发达国家这方面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其“人头费”占比很高,数学研究甚至达80-90%。“科研‘人头费’不要管得太死,否则很难吸引一流人才。”

  3、谈高校人才管理

  建设高水平大学要充分调动广大教学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李克强总理在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座谈会上强调,建设高水平大学要充分调动广大教学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要健全教师评价制度,对教学、科研人员包括兼任行政职务的专家教授,实行符合智力劳动特点和规律的政策,不能简单套用针对行政人员的规定和经费管理办法,充分体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要求,给教学和科研人员更多经费使用权,更多创新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权,更好调动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谈教育公平

  增加贫困地区学生的入学比例,不仅是追求公平正义,更是促进创新驱动。

  李克强总理在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座谈会上谈及教育公平与正义时说,继续对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上重点大学实行倾斜,让更多困难家庭孩子能够受到良好教育,在平等竞争中拥有上升通道、释放创造潜能。

  增加贫困地区、困难家庭学生的入学比例,不仅是追求社会的公平正义,更是促进创新驱动,“如果每个人都能有平等的机会和上升的通道,把创造力发挥出来,大家想想看13亿人形成的力量将不可估量”。

  5、谈青年教师培养

  提携后进,为青年教师施展才华提供舞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李克强总理在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座谈会上要求,提携后进,为青年教师施展才华提供舞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形成青蓝相继、人才辈出的局面,推动教育强国建设。

  6、谈创新型人才培养

  高等教育要着力围绕服务国家创新发展,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更多创新型人才。

  李克强总理在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座谈会上说,高等教育要着力围绕服务国家创新发展,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更多创新型人才。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意识,开展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教学,激发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打牢知识根基,拓宽学术视野,推动科技创新。注重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培育工匠精神,践行知行合一,多为学生提供动手机会,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助力提升中国产品的质量。

  7、谈一流学科建设

  当前要抓紧出台促进一流学科建设的具体措施,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精准支持。

  李克强总理在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座谈会上指出,要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国家确定了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重大举措,鼓励公办民办各类学校办出特色、分类发展。当前要抓紧出台促进一流学科建设的具体措施,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精准支持。通过一流学科率先突破,示范和带动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促进壮大新经济、培育新动能,推动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

来源:中国政府网 责任编辑:小白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