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第七届图书馆 体育培训

体育教学改革重在“教、练、赛”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18-04-28 09:18 围观921次

  4月27日,全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座谈会暨改革试验区现场展示会在四川省绵竹市召开,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教育部学生体协联合秘书处竞赛部主任程洁及北京体育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11所学校体育改革发展项目牵头学校的有关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

  

  全体与会代表深入学校观摩了全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联盟试验区特色操成果展示及全员运动会、体育大课间、课课练和“一校一品、精品社团、新兴项目”等现场。同时就新时期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进行了充分的讨论,王登峰在座谈会上,对11所学校体育改革发展项目作出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对学校体育教学改革面临的形势、改革的路径等作了重要讲话。

  明确学校体育的定位、内涵、路径

  王登峰说:“2018年,教育部一个重点工作就是推动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他认为在当下,学校体育呈现以下三个态势。

  第一,学校体育价值定位越来越高。学校体育从内涵到实践方式、目标,习总书记都作了非常全面的阐述,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体育强国、人才强国、教育强国的高度,给学校体育以充分的肯定。

  第二,学校体育的内涵越来越清晰。体育的目标之一,就是提高国民的健康素质。这是习总书记反复强调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其次是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磨练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再次,提高中国体育的竞技水平,培养一批又一批的优秀运动员。

  第三,发展学校体育的路径越来越明确。政府主导,学校主体,社会参与。要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训练体系、竞赛体系以及为支撑这三大体系而建设的保障体系。包括师资、场地、经费,安全风险防控,意外伤害保险,加大宣传,加大政策扶持的力度等,把这些支撑做好,教学和技能训练、竞赛就能落到实处。

  体育教学改革重在“教、练、赛”

  王登峰认为,教育就是教、育、做。“教”要用系统的知识体系传授系统的知识;“育”是用价值体系育人,价值体系包括中国文化的价值观,我们的传统文化和世界先进文化要融会贯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是创新体系,把传统和现代、东方和西方已有的知识体系、价值体系学习和借鉴过来,形成我们的一种创新性行为。同时,要大力发展青少年体育。

  

  学校体育教学的内涵清晰后,要一件一件落实,重点在教、练、赛。第一,要教授健康知识。当下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授不充分、不平衡的表现明显,健康教育要把它作为基础性板块纳入体育教学改革中。这不能强求体育老师,他们上学的时候没学过健康知识,让他们给小孩讲授健康知识,强人所难,可以专门组织健康教育专家,研讨教学指南、教学大纲,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传授相关健康教育的知识。第二,要勤加练习,甚至课课练、每天练,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第三,要“赛”,要全员参与,自成体系,班班有队,周周有赛。

  要深化对体育文化丰富内涵的认识

  王登峰强调,教育部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体育的重要指示和殷切嘱托,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立足新时代、取得新突破,充分发挥体育育人功能,全面提升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一是坚持“面向全体、面向人人”的基本原则,以促进身心健康、提升运动技能、健全人格品质为基本落脚点,加快构建高质量的教学体系、科学的训练体系、完善的竞赛体系。二是将在推广校园足球改革探索出来的有效模式和体制机制,辐射到校园篮球、排球、武术、冰雪等学校体育项目中,推动各地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体育教学特色。三是推动每个学生学会至少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运动技能,经常性参与相关竞赛活动,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

  王登峰说:“一方面,要繁荣体育文化,而体育文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体育价值的认识。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思想观念的问题,对体育价值的认识,对体育的热爱是体育文化的核心;二是体育教学改革就是让竞赛流行起来,这样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就完全可以实现。第三方面,带动体育产业的发展,让体育成为国民经济,成为社会生活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通过体育产业的支撑和引领,使全社会对体育的价值有充分的认识,同时各个年龄段、各水平、各组别的竞赛,在全社会风行。这是体育文化。

  (原标题: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体育教学改革,要有新动作)

来源:搜狐教育 责任编辑:李小兵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