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高考改革,可谓是一波三折,话题不断,而高考方案也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在12月17日举办的“广东省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平台应用展示活动暨操作使用培训”会议上,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王创介绍,广东省新高考方案确定为“3 1 2”模式。
那么,3 1 2模式指的是什么呢?在之前的《》文中小编曾介绍过广东省新高考方案。
这里的3 1 2指的是:“3”代表高考必考科目,也就是高中三门必修课语数外;“1”代表在物理与历史当中任选一门作为选考科目;“2”代表的是指在剩余的4门学科(生物、化学、地理、政治)当中任选两门作为选考科目。
“3 1 2”对学生有什么影响?
首先,要从选科的组合来说。按原有的3 3模式来看,共有20种选择:
而3 1 2模式则将20种选择降低为12种选择:
从选择数量来看,学生选择相对少了,降低了选择难度。
其次,高中物理作为大学理工科的基础学科,历史作为大学人文社科类的基础学科,这两门科目作为高中文理科大类的必选科目,也是理所应当。毕竟高中课程是为大学课程夯实基础,也是让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学术要求的重要环节。
对学生而言,在高中选好科目,无论是对考生考上大学或是读好大学都是至关重要的抉择。因此,在高中选课时,文理分科实际上是必不可少的选择。
3 1 2模式好在哪里?
3 3模式完全去除文理分科,通过实践证明,学生大概率地摒弃物理,选择更容易得高分的化学和生物,不仅不利于高中的教师资源分配,还会导致学生欠缺基本物理知识,考上理工科后无法适应校园课程,与课程脱节的情况发生。
3 1 2模式则保留了物理、历史作为“小文理”的区分,让学生选科时有所倾向,与大学课程相衔接。让高中生在高考的同时,同时也完成大学的基础知识储备。
总而言之,3 1 2在3 3的基础上进行了“小文理”的选择,对学生而言,是利大于弊。高考改革方案也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更公平更有效的选拔机制,才能实现高考改革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