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第八届图书馆论坛 校体购2

国家战略如何变成全民行动? 近视防控提案一石激起千层浪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19-03-06 15:49 围观402次

  随着两会的召开,近视防控的话题再次升温。

  在2019年两会首场委员通道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主任王宁利被安排回应这个热点话题,“近视眼防控没有神医,没有神器,必须是国家战略、全民行动。”王宁利表示,“现在没有单一一项技术就能把近视发病控制住,而是需要多项技术综合使用,多个部门一起发力,近视眼才能得到控制。”

  一石激起千层浪。近视防控这个“国民痛点”再次引发热议,多种技术如何综合运用?多个部门如何形成合力?随着相关部委的措施纷纷落地,2019年注定是近视防治关键之年。

  国家战略快速推进

  据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统计,我国近视患病人数超过4.5亿人,居世界首位,儿童青少年近视检出率高达40%-72%。近视已经几乎是关乎每个家庭、每个孩子的重大问题,也成为每个家长都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2018年8月,习近平主席专门做出批示指出,“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趋势,严重影响孩子身心健康,必须高度重视,不能任其发展”。

  随后相关部委和单位紧锣密鼓推出了多项措施。教育部等八部门提出了“2030计划目标”,并将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和总体近视率纳入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绩效考核。

  为进一步探索近视防控的经验,教育部还认定并命名北京市东城区等83个地区为“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试点县(市、区)”,将天津市北辰区等30个地区为“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改革试验区”。

  许多地方也主动采取措施,呵护学生的视力健康。9个省市已经建立了“海航班”,为国防建设储备视力健康的后备力量;北京市昌平教委、科委和关工委一起共同成立“中国关心下一代智能视力防控工程”,首批在昌平十所学校引入欧欧视力智能防控体系,学生视力健康提升有了更好的基础和条件。

  全民行动仍需努力

  王宁利委员说,我国近视防治方案有两个关键词:国家战略、全民行动。对于近视眼防控,国家出台了近视眼的防控指南,把已经成熟的技术全部做了介绍,应该遵循国家已经制定的防控技术。

  但现有防控技术落地仍有一定的现实障碍。长期专注于青少年视力防护的星辰万有科技有限公司CEO苏振宇认为,在现有的防控体系中,学生近视状况不能及时掌握;在教育经费紧张的情况下,近视防控投入不足,类似这样的问题都严重制约着我国青少年近视防控的成效。

  王宁利委员对近视防控开出的“药方”是一“增”一“减”:增加户外活动时间,要求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半小时;减少学生学习负担,可改成减少学生用眼负担。他今年在两会上的提案就是:关注近视眼防控,要关注学校。

  也有专家对于孩子户外活动能否达标也表示忧虑,因为孩子现在学习任务重,很难每天都有两个半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专家建议,如户外活动有难度,可通过相当于户外活动的睫状肌视力训练,达到类似的效果。

  有更多的业内人士对通过高科技改善学生的视力健康寄予厚望。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星辰万有研发的欧欧视力智能防控系统,能够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和AI技术,实现近视防控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将近视防控从手工时代直接过渡到AI时代。该公司CEO苏振宇表示,我们希望近视防控能更多应用先进技术,只有借助现代科技,打造近视防控生态体系完整的闭环,学生的视力健康才可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除了借力高科技,织牢学校近视防控的“预警网”也成为当务之急。在今年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于欣伟也带来了关于校园近视防控的提案。他建议,全面建立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电子档案,地方和学校建立学生视觉环境、视觉行为和视力健康状况监测体系,每年定期开展学生体检、视力筛查和体质健康监测,及时更新筛查结果。此外,学校可通过推迟中小学生早晨入校时间,保障学生睡眠,严格控制作业总量。研究制定儿童青少年每日每周使用电子产品的参考上限,如每天不超过1小时。

  从国家层面的重视到地方、企业的积极行动,从学校、医院的对症下药到家长的全力配合,一场近视防控战已经打响!正如王宁利委员所说,只有多个部门一起发力,近视眼才能得到控制,孩子们才能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来源:互联网 责任编辑:张肖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