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第八届图书馆论坛 校体购2

新高考生必看!上大学应不应该最先考虑城市选择?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19-10-21 11:14 围观1243次

  “高分落榜”或者“低分上名校”的新闻相信大家也听过不少,就比如今年沸沸扬扬的“河南考生三遭北大退档”事件,抛开整件事中功过是非不说,终结果是这位考生凭借志愿填报,以538分的成绩被北大录取,比北大在河南省最低提档线低了近150分!

  俗话说“七分考,三分报”,通过这个例子可以发现,只要志愿填的足够恰当,只占三分的报甚至比七分的考更为重要。

  填报志愿要考虑的三大因素“城市”“大学”“专业”究竟谁重要,该最优先考虑哪个因素,一直是困扰着各位高考生和他们家长的难题,今天就给大家全面的分析一下,影响志愿填报的三大因素,究竟应该先考虑谁?

  三方面因素如何取舍

  每年高考成绩出来之后,怎么选志愿就成了让家长和考生头疼的问题:父母希望你能在本地上学,离家近就好;老师希望你能报考双一流,为校争光;亲朋好友劝你去北上广,将来出路更广;而你自己则想选一个喜欢的专业,并为之奋斗终生......

  对于志向明确,分数够高的同学来说,志愿填报的选择余地非常大,但是对于一大部分同学来说,在三大因素中或多或少要做出取舍,那么在填报时,城市、大学和专业该如何排序呢?

  这个问题并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因为对于不同的考生, 这三方面因素取舍当然各有不同,但要注意的是,志愿规划既是学业规划的组成部分,更是职业规划的一部分,所以无论终做出怎样的取舍,都应该与今后的职业规划相一致。

  那么不同类型的考生,该遵循哪些原则进行志愿规划呢?

专业优先原则 

  对于在某个学科具有学科特长或专业天赋明显的考生来说,规划志愿时不妨以这些学科为出发点,先划定与这些学科相关的专业,再筛选出开设这些专业的高校,并以自己的高考分数进行匹配,最后在完成匹配的高校中选择地理位置或所在城市适宜的终目标。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考生分数不高,只够上普通应用型大学或民办、高职、专科院校,那么专业就是重要的因素。这种情况下切记要选择自己喜欢的,并且专业性强的专业,因为很大概率上说,所学专业将会是毕业后重要的谋生手段。而在报考前,一定要充分了解该专业情况,比如涉及学科、研究方向、就业前景等等信息。

学校优先原则 

  对于成绩不错,各科没有明显优势或短板的考生来说,学校优先原则适合他们,只要成绩过线,就尽量选择档次高的学校报考。

  因为现在无论是用人单位招聘还是名校研究生招生时,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名校歧视”现象,本科作为高等教育的第一出身,非常重要且无法更改,所以在没有特殊专业诉求的情况下,尽量选择名校报考是最优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成绩并不突出,而且各科实力均衡的同学,建议也可按此原则规划志愿,与前面的里有类似:优先考虑学校,往往能让你进入到档次更高的高校中学习,至于专业嘛,还有考研、转专业、毕业跨行等等机会可以弥补。

地域优先原则 

  如果考生在高校和专业方面没有非常精准要求的话,还是推荐大家多考虑地域优先原则,而更准确的说法应该叫“城市优先原则”,因为“在哪里上大学”真的很重要!

  多数人会在本科阶段度过4年时光,这就意味着选择了一线大城市的同学,将在文化底蕴、经济活力、政治视野、同学人脉、就业机会等诸多方面,领先其他地区同学4年,而从长远来看,这种“抢跑”产生的影响将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明显,终甚至会成就不一样的人生。

  而在当下,大城市能带给大学生的优势,还远不仅止于此。

大城市具有多方面优势

  很多人都说大城市平台好、机会多、就业前景光明,但平台好在哪,机会有多少,就业前景有多光明,却不一定有人知道。而且除了这些之外,大城市究竟还有哪里值得大家在规划志愿时优先考虑呢?

优质教育资源大量聚集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全国高校进行过大范围的布局,奠定了高等教育基础,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和陕西、湖南省会城市为中心的名校版图。

  近些年,各大一线城市为满足本地人才需求,纷纷展开引进名校、兴建本地分校、加速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工作。

就业前景广阔

  对于多数人来说,进入理想的高校上学只是短期目标,大学毕业后找到好工作才是更重要的远景规划,而与其它地域相比,大城市的优势就在于对于多数专业来说,拥有更多的优质工作机会,和更高的平均薪酬。

  上图为某个职位在中国主要城市中招聘数量的分布,可以看到北上广深四个超一线城市中,招聘数量均超过万份,而一线城市如杭州、成都、南京、武汉等地同一职位的招聘数量基本仅为前者的一半左右,而其他准一线城市的数据则又有不同程度降低。

  从大范围来看,北方仅北京数据明显领先,而大量工作机会更多的集中在长三角及珠三角地区,这两个地区大城市密集,经济发展迅速,城市间连锁效应明显,相应的对人才需求量也就更大。

  这种需求不仅体现在招聘数量上,更体现在平均薪酬方面。

  根据这份统计数据显示,北京、上海、深圳三市平均薪酬破万,长三角与珠三角沿线大城市也基本突破8千大关,纵观整个榜单可以发现,各城市薪酬高低与该地区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乃至高校建设、人才引进关系非常密切。

点击进入广州宏途教育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展台查看更多 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 作者:排课易 责任编辑:方剑波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 亳州市专题研讨新高考改革

    亳州市专题研讨新高考改革
    安徽省教育厅07-31
    近日,安徽省亳州市新高考改革研讨会在亳州市第三十二中学召开。各县区教研室主任,市、县区相关学科教研员,普通高中学校分管副校长、教研室主任、各...
  • 3+1+2模式已全面开启,全国29省市已落地新高考

    3+1+2模式已全面开启,全国29省市已落地新高考
    教育装备采购网05-25
    随着高考改革的逐步推进,2014年至今,已有29个省市实施新高考政策,3+1+2模式是新高考的主要模式,我们看看新高考选课模式有哪些?高考改革2014浙江:...
  • 新高考下,深度解析大走班、小走班!

    新高考下,深度解析大走班、小走班!
    教育装备采购网05-25
    截至目前,教育部已陆续出台了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加强和改进综合素质评价、规范高考加分、实施强基计划、推进高职分类考试、改革艺术体育考试招生...
  • 安徽利辛县围绕新高考改革举办第11期校长论坛

    安徽利辛县围绕新高考改革举办第11期校长论坛
    安徽省教育厅01-06
    近日,围绕新高考改革主题,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第11期校长论坛在利辛县第二中学报告厅召开,县教育局领导及局各股室负责人、县直各学校校(园)长、各...
  • 陕西省2021年普通高中骨干教师新高考专题培训班开班

    陕西省2021年普通高中骨干教师新高考专题培训班开班
    陕西省教育厅05-25
    2021年5月23日,陕西省2021年普通高中骨干教师“新课程、新高考、新评价”专题培训班在陕西师范大学开班。陕西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王海波...
  • 2021年福建省新高考适应性考试考前工作视频会召开

    2021年福建省新高考适应性考试考前工作视频会召开
    福建省教育厅01-22
    20日,2021年福建省新高考适应性考试考前工作视频会在榕召开,会议对适应性考试准备工作作再强调、再部署,副省长李德金出席会议并讲话。李德金强调,...
  • 新高考“走班制”教学,难在哪里?
    教育装备采购网12-23
    说到走班的概念,其实并不复杂,举例大学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大家可能容易理解,走班教学就像大学里的选修课,学生自主选择后进行的分班教学。区别就是大学的选课既可以选课程,也可选授课教师,...
  • 新高考物化生组合和物化地组合哪个好?
    教育装备采购网12-02
    在3+1+2模式当中,科目的组合需要考虑未来的职业规划、自己的学科优势以及报考学校的要求等等,因此考生对于自己选择的学科组合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其中物化生传统理科组合和物化地组合让不少...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