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第八届图书馆论坛 校体购2

四川蓬溪扎实推动“双减”政策落地落实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21-09-30 09:14 围观712次

  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扎实推动“双减”政策落地落实。(1)规范秩序净化教育环境。通过政府网站、政务服务窗口提供审批办事指南,针对校外培训机构申请人员积极做好“双减”政策解释工作,引导学科类培训机构转型;同步联合县教体局、县公安局、县市场监管局、县行政审批局等部门,通过暗访,实地查看、查阅资料等方式,对违规办学、无证办学、线下学科培训等重点问题,在全县区域内所有培训机构多轮次开展地毯式排查,截至目前,共清理无证无照培训机构5家,责令退款8万余元,发放整改通知书9份。

  (2)优化丰富课后延时服务。印发《蓬溪县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全面推行课后服务,加强学生作业辅导,杜绝“家长作业”、重复性、惩罚性作业。鼓励各校充分利用在管理、人员、场地、资源等方面优势,根据自身特点和学生需求,不断优化服务项目,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阅读、兴趣小组以及社团活动,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利用周末、节假日积极参加社区服务、兴趣活动等校外实践活动。目前,我县参与课后服务学校数达50所,参与课后服务学生数3万余人。

  (3)加强宣传强化舆情管控。由县教体局及学校分别从钉钉、微信公众号、网站等渠道大力宣传“双减”工作的背景、意义、目标及措施,通过教育公众号发布致家长的一封信,积极宣传《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精神和省市县有关政策要求,集聚“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合力,“双减”工作有序稳妥推进。

来源:四川省教育厅 责任编辑:逯红栋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 安徽亳州市推进“双减”再发力 拧紧校园“安全阀”
    亳州市教育局09-27
    9月25日,安徽省亳州市“双减”办召开全市“双减”工作暨学校安全工作视频会议,部署国庆假期校外培训治理和学校安全等工作。市、县区两级教育、文旅体、科技、消防救援等部门的分管领导和相关科...
  • 安庆市望江县教育局以“四个抓手”推进“双减”工作落实落地
    安庆市教育体育局09-12
    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教育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义务教育“双减”的部署要求和省市县相关文件精神,积极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创新举措、全面发力,确保“双减”工作任务落实落地。抓作业管理。...
  • 雅安市名山区三抓落实“双减”政策
    雅安市教育局08-02
    抓实组织领导。成立“双减”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双减”工作联席会议2次,明确部门工作职责,压实工作责任。强化摸底调研、强化风险研判等工作,围绕运营机制、办学证照、教学场地等方面对校外培...
  • 河南卫辉:校内校外齐抓共管 稳步推进“双减”工作落地见效
    河南省教育厅07-05
    河南省卫辉市坚持以学生为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双减”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校内校外齐抓共管,扎实推进“双减”工作落地见效。聚焦校内“减负”,提升育人质量“双减”...
  • 陕西省召开“双减”工作推进部署会
    陕西省教育厅微信公众号04-22
    2024年4月18日,陕西省“双减”办召开全省“双减”工作推进部署会。陕西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申雪峰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董侠通报全省“双减”工作进展...
  • 四川稻城县多举措推动学生“双减”工作
    四川省教育厅04-22
    为切实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近日四川省甘孜州稻城县教育和体育局联合相关部门按照“四个严禁”展开摸排,推动“双减”工作的开展。严禁教师组织参与或变相参与学科类培训服务。结合学校实际,利用...
  • 江苏省“双减”工作推进会在宁召开

    江苏省“双减”工作推进会在宁召开
    江苏省教育厅04-19
    4月17日,“双减”工作省级联席会议召开全省“双减”工作推进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减”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
  • 河南焦作市山阳区:打造课后服务新样态 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河南省教育厅04-02
    近年来,河南省焦作市山阳区把落实“双减”政策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完善课后服务机制,创新课后服务模式,助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成长,将原本社会关注的“操心事”,办成家长满意的“放心事”,...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