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第七届图书馆 体育教师课题研修班

扬州市职业大学推进“双高”培育建设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22-08-22 09:30 围观990次

  扬州市职业大学着眼于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坚持目标导向、责任导向和成果导向,紧密围绕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的战略要求,为江苏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培育建设工作赋能增效。

  精准对标,全面细化分解目标任务。坚持目标导向,全面谋划高水平高职学校培育建设工作布局。逐条分解任务指标,依据核心任务与基础任务相结合、定量目标与定性目标相结合的原则,对照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的核心指标、省高水平校培育建设重点任务等指标,制定2022年度任务分解表,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筑牢双高培育建设的思想根基。

  强化监督,有效推动重点任务落实。坚持责任导向,督查高水平高职学校培育建设工作落实和完成情况。制定“高水平高职学校培育建设”工作简报制度,落实月度工作简报报送制度,实时跟进工作进度,展示建设成果;制定培育建设责任清单,实现“清单上墙,挂图作战”,明确高水平高职学校培育建设的行动指南。

  力求实效,全力推进标志性成果取得突破。坚持成果导向,充分激发学校各学院、部门干事创业的热情。强化政策牵引,定期组织高水平高职学校培育建设推进会,充分听取学院、部门工作汇报,对高水平校培育建设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给予针对性反馈和指导;强调创新驱动,拓展工作思路,多出精品和标志性成果,实现全方位发展,擘画高水平高职学校培育建设的成果版图。

来源:江苏省教育厅 责任编辑:逯红栋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 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双高”建设“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四川省教育厅02-18
    近年来,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围绕“建双高办本科”发展目标,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强化内涵建设和工科特色塑造,深化多元主体多途径产教融合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服务产业转型...
  • 扬州市职业大学探索“劳动+”育人新模式
    江苏省教育厅01-29
    近年来,扬州市职业大学以培育扬州工匠精神为切入点,立匠心、铸匠魂、淬匠艺,聚焦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打造“劳动+”育人模式,多形式开展劳动实践,全面提升学生劳动素养。“劳动...
  •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五项赋能”工程 助推学校治理水平稳步提升
    河南省教育厅01-17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紧抓国家“双高”建设契机,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学校章程为核心,大力实施“五项赋能”工程,取得了良好效果,保障了教育教学、管理服务质量螺旋提升,为学校党建与业...
  • 扬州市职业大学推进产教融合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江苏省教育厅09-05
    近年来,扬州市职业大学坚持走“政校行企研”协同、“城产教科创”融合办学之路,打造产教融合的载体和实体,将企业用人端前置到教育教学中,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人才。共生...
  • 扬州市职业大学促进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
    江苏省教育厅08-17
    近年来,扬州市职业大学积极构建“四化”就业工作模式,形成“园区校”共建式产教融合就业工作特色,全力以赴做好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高点定位,构建整体化就业体系。深化管理机制,学校坚决扛...
  • 江苏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推进会在南京举行

    江苏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推进会在南京举行
    江苏省教育厅07-03
    6月29日,江苏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双高计划”)建设推进会在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曹玉梅出席会议并讲...
  • 扬州市职业大学举办读书月系列活动
    江苏省教育厅06-05
    近日,扬州市职业大学启动读书月系列活动。活动以“书香筑梦奋楫笃行”为主题,通过打造文化育人平台,倡导阅读中华文化优秀经典,培养学生爱书的阅读习惯,营造浓厚的校园读书氛围。经典阅读促...
  • 扬州市职业大学区校联动赋能高职教育新发展
    江苏省教育厅05-09
    扬州市职业大学重点围绕扬州“323+1”产业布局,深入全市12个国家级、省级开发区,以项目落地为牵引,强调多元协同、共建共享,主动谋划“区校联动、专产对接”,推动实现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互补...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