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第八届图书馆论坛 校体购2

贵州医科大学成功举办第八届中国-东盟医学教育论坛:聚生态贵州议健康未来-公卫高质量发展与创新论坛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25-07-25 10:34 围观0次

  7月24日,第八届中国-东盟医学教育论坛:聚生态贵州议健康未来-公卫高质量发展与创新论坛在贵阳东盟教育交流周永久会址二楼松柏山厅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海洋食品加工与安全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朱蓓薇出席论坛并作主旨报告。贵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汤磊出席论坛并致欢迎辞;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罗鹏主持论坛。南开大学特聘教授王硕、原哈尔滨医科大学副校长/精准营养与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孙长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刘爱东、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刘绍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助理兼深圳研究院院长刘学波、中国农业大学国家果蔬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芳、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院长谢晶、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王建明、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李斌、四川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院长方正锋、四川大学发展规划处副处长成果、俄罗斯西北国立医科大学教授Anna Turushev安娜·图鲁舍娃、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李晓光等国内外10余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青年才俊,以及贵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食品科学领域教师和部分留学生参加论坛。

贵州医科大学成功举办第八届中国-东盟医学教育论坛:聚生态贵州议健康未来-公卫高质量发展与创新论坛

  汤磊代表学校向朱蓓薇院士及与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他详细介绍了贵州医科大学近年来在学科建设、科研创新和实验室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特别指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经过几代"贵医人"的接续奋斗,已构建起从本科到博士后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他强调,当前我国公共卫生事业正处于重要发展机遇期,学校将以承办此次高端论坛为契机,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深化与中国-东盟国家在食品科学与公共卫生交叉领域的前沿合作,通过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在人才培养、科研攻关、社会服务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同时积极拓展国际科研合作网络,探索跨学科协同创新模式,为推动新医科建设和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贵州医科大学成功举办第八届中国-东盟医学教育论坛:聚生态贵州议健康未来-公卫高质量发展与创新论坛

  罗鹏在主持论坛时指出,本次论坛聚焦食品营养与健康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旨在系统梳理未来食品研发、营养免疫调控等前沿方向的研究进展。论坛将重点围绕即将实施的《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提出的战略任务,组织专家学者深入探讨食品营养与公共卫生协同发展的创新路径。他表示,贵州医科大学将充分发挥学科特色和区域优势,搭建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为改善国民营养健康状况、服务健康中国战略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学校期待与海内外专家深化合作,共同推动食品科学与公共卫生学科的创新发展,为健康贵州和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新动能。

贵州医科大学成功举办第八届中国-东盟医学教育论坛:聚生态贵州议健康未来-公卫高质量发展与创新论坛

  朱蓓薇院士在论坛上以《传承食药精粹,创新发展中国食品营养健康产业》为题,从发展中国食品营养健康产业意义重大;多元并存,共创我国食品营养健康产业新蓝海;传承食药精粹,创新发展中国食品营养健康产业等方面作论坛主旨报告。她指出,随着大健康产业的蓬勃发展和人们养生意识的提升,食品营养健康产业迎来重要机遇。未来,食药同源、寓医于食将成为行业共识。她强调,要结合食品学科发展实际,传承食药精粹,运用现代加工技术,从"营养、安全、方便、美味、实惠"等维度,构建符合国人饮食习惯的标准化营养健康研究体系和产业发展路径。

贵州医科大学成功举办第八届中国-东盟医学教育论坛:聚生态贵州议健康未来-公卫高质量发展与创新论坛

  论坛分上午、下午两场分论坛,上午分论坛由校党委委员、副校长洪峰主持,下午分论坛由孙长颢主持。

贵州医科大学成功举办第八届中国-东盟医学教育论坛:聚生态贵州议健康未来-公卫高质量发展与创新论坛

  来自公共卫生和食品科学学科背景的近20位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公共卫生体系与公共卫生教育、营养学重要研究进展及未来发展趋势、益生菌与啤酒之间的联系、膳食营养与脑健康干预、食品冷链发展现状与挑战、精准营养与免疫健康以及全球化背景下营养产业的国际化发展路径研究等方面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和专业思考。

贵州医科大学成功举办第八届中国-东盟医学教育论坛:聚生态贵州议健康未来-公卫高质量发展与创新论坛

  本次论坛深度聚焦公共卫生和食品科学学术前沿,为当前食品卫生与人工智能的跨学科研究搭建了重要交流平台,充分体现了2025中国—东盟交流交流周“智汇人文,教育共融,协同发展”主题。与会专家学者们通过论坛报告、成果分享以及自由讨论等形式,深入探讨卫生与食品健康的创新融合发展路径,为以食品卫生推动跨学科研究、以人工智能助力人类健康汇聚了学术智慧,也为构建食品卫生与人工智能和谐共生的科技新未来贡献了专业力量。同时,通过本次论坛,学校将与国家果蔬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精准营养与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科研机构签订产业研合作协议,持续深化“学科—地区—单位”之间高水平发展的互建共享。(作者:肖静 来源: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

来源:贵州医科大学 责任编辑:张肖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