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讯:近日,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第十六届固态传感器、执行器与微系统国际会议(Transducers’11)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本届会议共收到来自全球39个国家和地区的1652篇论文摘要和11篇最新研究报道投稿,创下了Transducers会议投稿的历史最高纪录,而被Transducers会议录用的中国大陆论文从2001年的寥寥2篇增加到本届会议的74篇。
据悉,本届大会得到了中国科学院、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大力支持,得到了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中国电子学会等学术组织的协助,由中科院电子学研究所、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多家单位联合承办。电子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夏善红研究员任大会主席,复旦大学鲍敏杭教授任大会副主席,台湾新竹清华大学范龙生教授任技术委员会主席,清华大学周兆英教授任组织委员会主席。来自美国、德国、日本、法国、英国、西班牙及中国等世界39个国家和地区的传感器与微系统领域著名专家、学者和会议代表1000余人参加会议。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北京市副市长洪峰、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阴和俊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大会邀请了15位国际著名学者作专题报告,其中3个大会特邀报告分别围绕“机械/物理量传感器与微系统”、“化学传感器与微系统”、“生物传感器与微系统”等专题的前沿和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探讨。此外,会议还将邀请国际知名学者开设六个专题短期培训课程。
本届会议的主题是“感知世界,引领未来”。会议期间,华人学者专门召开“MEMS/NEMS未来发展研讨会”,围绕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微纳米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研讨,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会议期间还将同时举行“国际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iCAN”,来自15个国家的30支青年学生代表队展示了利用微纳技术开发的物联网创新应用。
相关链接:
本届会议是Transducers会议历史上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Transducers会议是国际传感器与微系统技术领域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高水平学术会议。自1981年在美国波士顿首次举办以来,该会议每两年轮流在美洲、欧洲、亚洲举办一次。近年来会议规模一直保持在1000人以上,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Transducers会议学术论文的内容代表了国际传感器与微系统技术领域的前沿水平和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