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第七届图书馆 体育培训

数学实验:数学“创客教育”的课程载体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17-03-03 15:51 围观974次

  基于互联网时代“大数据”“云计算”背景,以创新为灵魂的“创客教育”必须扎根学校课堂。作为数学“创客教育”的课程载体,数学实验能够有效整合课程资源,实现跨学科、跨领域的知识融合、技能整合。在数学实验过程中,儿童摆脱“离身思维”,“手脑”结合,可形成一种“具身认知”。数学实验将成为开启数学“创客教育”的新动力引擎。

  一、创客教育:诉求数学实验的课程价值

  现代数学观认为,数学不是无可怀疑的“真理集合”,而是动态、可误的,是一个不断地猜想、尝试、计算、推理、证实或证伪的动态生长过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数学有两个侧面:一方面是欧几里得式的严谨科学,从这方面看,数学像是一门系统的演绎科学;但另一方面,创造过程中的数学,看起来却像一门实验性的归纳科学”。在数学“创客教育”过程中,数学实验有着独特的课程价值。

  (一)思想与实践对接

  所谓“数学实验”,是指儿童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操作性、印象性或符号性的“实验”或“准实验”(虚拟实验),它超越了纯粹的“纸笔数学”,让儿童的数学思想与数学实践无缝对接、有效整合。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笔者首先给学生提供一根小棒(15厘米),让他们测量;再让学生自主创造“结构性素材”——将小棒分成三段尝试围三角形,在“围”的实验过程中展开自我追问:“为什么有的能‘围成’,而有的却‘围不成’?”思维的触角延伸至“三角形三边的数据关系”;最后,让学生将“围成”和“围不成”的实验数据用表格分类整理,产生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数学理性认识。在此,“数学实验引领儿童的数学思维,数学思维修正儿童的数学实验”。

  (二)归纳与演绎圆融

  数学实验开辟了儿童“用手思考问题”的道路,儿童正是在“动手做”的过程中解压了数学思维。同时,数学思维反过来对数学“实验经验”进行“必要的凝聚”——抽象和概括。这是一个伴随儿童认知冲突、矛盾解决的不断猜想、探究、尝试与论证的过程。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笔者首先出示63÷3,学生用手中的小棒实验,有的先分个位上的3根,有的先分十位上的6捆;然后出示76÷2,学生依然是两种分法,但已经开始通过自我“内部言语”归纳出“先分十位”更合理、更方便些;接着出示42÷3,这时个位上的2不够分,学生只能从高位开始。在学生通过“实验”理解了“算理”后,笔者让他们进行“竖式计算”,由此演绎生成出“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法。从“工具操作”到“表象归纳”再到“符号演绎”,儿童的“实践经验”升华为数学的“理性认知”。

  (三)思维与创造共生

  “数学实验”是孕育儿童数学创造的孵化器,儿童的一个个“小微创”在“数学实验”中诞生。在“微创”过程中,儿童主动观察、思维、想象、推理等,主动画图、剪拼、测量等。教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神奇的莫比乌斯圈”,笔者首先让学生观察、触摸莫比乌斯圈,他们迅速感知到:莫比乌斯圈只有一个面、一条边。然后,让学生用剪刀沿莫比乌斯圈中线剪开,他们惊奇地发现:剪后的莫比乌斯圈变成一个大纸环。接着,笔者让学生展开实验,于是有的剪了莫比乌斯圈的三分之一;有的先剪二分之一,再剪二分之一。在看、剪的过程中,学生萌发出创造性想象:老师,如果把磁带做成莫比乌斯圈,就不用翻面了;老师,如果把“输送带”做成莫比乌斯圈,或许能延长使用寿命呢……学生创意迭出。最后,笔者向学生展示迷人的“莫比乌斯建筑”“莫比乌斯凉鞋”等,延展学生的想象。

  二、创客教育:观照数学实验的问题现象

  在数学实验过程中,儿童的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并存,感性观察与理性分析交织。唯其如此,数学学习才能激活儿童的“群智群力”,成为儿童的研究与探索。然而,当我们运用“创客教育”理念观照当下的数学实验时,却发现存在诸多问题,如“数学讲解”对“实验操作”的代替、“数学结果”对“实验过程”的僭越、“实验操作”对“数学思想”的轻视等。

  (一)“数学讲解”对“实验操作”的代替

  数学实验是实施数学“创客教育”的价值载体。实践中,笔者发现许多数学实验常常蜻蜓点水、一带而过,甚至将丰富生动的“做实验”减缩为“说实验”“讲实验”“演实验”。教学《可能性》,有教师为节约课堂教学时间,将他们自认为枯燥、繁琐的“摸球实验”简化或悬置,代之以“数学讲解”,让学生猜测“摸球结果”,直接出示数学家研究“等可能性”的“抛硬币”实验数据。如此,学生体验不到事件的“随机性”,更谈不上掌握“统计方法”,感悟“概率思想”。

  (二)“数学结果”对“实验过程”的僭越

  在数学实验过程中,有教师为追求实验结果“一步到位”,甚至为求“实验顺畅”,而对实验过程进行“前置告知”“过渡预设”,使得学生在“数学实验”过程中的操作简单、思维肤浅。教学《圆的周长》,一位教师首先出示圆周率近似数——3.14,接着让学生实验验证。于是,有学生用“绕线法”测量出圆周长,有学生用“滚圆法”测量出圆周长。通过计算圆周长和直径的商,学生发现不是3.14,于是他们为迎合教师,纷纷篡改、杜撰实验数据,甚至悬置数学实验,代之以数学计算。充满儿童兴趣的“探究实验”被教师误导为“验证实验”,而教师对儿童验证的实验过程又缺乏具体、明确的指导,导致儿童伪造“数学实验”数据。

  (三)“实验操作”对“数学思想”的轻视

  在数学“创客活动”中,“实验”是“数学”的载体,“思想”是“数学”的灵魂。要警惕儿童沦落为机械的“操作工”,必须引领儿童进行深度的“数学之思”,让儿童感悟、体验、应用数学。例如,“间隔排列”问题是数学经典问题,有教师教学时只是蜻蜓点水地让学生“摆学具——观察特征”“数学猜想——实验验证”。整个实验缺失“对应学具”的分组操作,没有让学生慢慢感悟“对应思想”,导致学生一头雾水,始终不能深刻理解“为什么‘两端物体’相同,‘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多1”。在应用时,学生不知所措——加1、减1还是相等呢?

  三、创客教育:探寻数学实验的众创路径

  作为一种体验式学习,“数学实验”是儿童在“做中学”“做中玩”“做中研”“做中创”。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努力成长为“创客导师”,营建“创想氛围”,打造“创想空间”,激发儿童“创想意识”,对儿童的实验创新进行“众扶”“众筹”,让儿童“想创”“敢创”“能创”。

  (一)从“约”到“放”,通过“对比实验”引发儿童“的主动之意”

  在数学实验过程中,要引发儿童主动学习的愿望,让儿童自主建构。教学《圆锥的体积》,许多教师实验时直接出示“结构性素材”——“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这是一种学生在教师胁迫下的“被实验”——为什么非得选择圆柱且是“等底等高”的圆柱?笔者在教学时则由“约”而“放”,首先出示大小、形状不同的立体模型(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等)让学生自主选择。学生纷纷选择圆柱——

  师:你们为什么选择圆柱?

  生:因为圆柱和圆锥的底面都是圆形,便于比较。

  师:这里有4种规格(6组)的圆柱、圆锥,(“等底不等高”1组、“等高不等底”1组、“等底等高”2组、“不等底不等高”2组)你们选择哪种规格?

  生:我选择“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这样更便于比较。

  接着,笔者让学生用4种规格的圆柱、圆锥(装沙子、水)分组进行“对比实验”。学生惊奇地发现,有3组实验结果是“圆柱的体积大约是圆锥体积的三倍”,其中2组是“等底等高”,1组是“不等底不等高”。接着,笔者组织学生讨论,在讨论中,学生认识到,由于沙子之间有空隙,所以用水做实验更科学,并且深刻地感悟到: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圆柱的体积一定是圆锥的3倍;而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3倍,它们可能“等底等高”,也可能“不等底不等高”。他们还用“高瘦瘦和矮胖胖”生动地解释“不等底不等高”的实验结果。这里,儿童充分发挥数学实验的自主能动性,真正经历了“圆锥体积公式”的诞生历程,成为一个数学意义上的“创客”。

  (二)从“迷”到“思”,通过“模型实验”彰显儿童的“理解之美”

  儿童在生活、数学学习中会产生许多“迷思概念”(即一种错误概念或思维结构),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数学实验点化儿童思维,让儿童的思维获得澄明、敞亮。

  六年级试卷有这样一道选择题:

  一个真分数,如果分子和分母同时加上k(k>0),所得分数( )(>、<、=)原分数。

  许多学生看到“同时加上k”,所以选择了“现分数=原分数”。对于学生的“迷思”,笔者没有按照一般教师运用的“假设法”(即举几个例子让学生尝试运算),而是做了一个可视性的“模型实验”——

  师:老师这儿有一杯糖水,它的糖占糖水的ba,如果老师再加入k克糖,糖、糖水、含糖率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糖多了,糖水也多了。

  生:变甜了。

  师:变甜了就是什么变化了?

  生:含糖率升高了。

  师:现在你知道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加上同一个大于0数,分数变大的道理了吗?

  学生恍然大悟,原来一个抽象的“不等式问题”竟然可以用一个“糖水浓度”实验来解释,既直观、形象又严密、深刻。这里,儿童感受到数学的美妙与神奇。

  (三)从“低”到“高”,通过“模拟实验”呈现儿童的“解放之趣”

  数学实验的过程应该成为儿童感受“数学力量”的过程,应该充分彰显儿童的“解放旨趣”。从“本质直观”到“理性判断”,儿童能够感受自我的“本质力量”。教学《长方形的面积》,笔者让学生做“贴瓷砖”的“模拟实验”。首先给出一个小长方形纸(长、宽均为整厘米数),让学生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塑料片进行拼摆,通过“数”,学生可直观感知到长方形纸的面积;然后,出示一个大长方形纸,先让学生估计长方形纸的面积,再让学生用直尺分别量出长方形纸的长、宽;接着,让学生再次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塑料片拼摆。学生发现,塑料片不够拼摆了——

  师:不够拼摆怎么办呢?

  生:可以用笔画出空出的部分,然后数一数。

  生:可以先用小正方形塑料片摆一行,然后画一条横线,再沿着这条横线向上对折。

  生:可以在头脑中想象。

  师:非得画满、折满么?有没有更为简单的方法?

  (学生沉默片刻。)

  生:(兴奋地)只要用小正方形摆在长方形纸的长边和宽边上,然后再用“长边上的个数”乘“宽边上的个数”。

  生:长方形纸的长边长度就是长边上的小正方形的个数,宽边长度就是宽边上的小正方形的个数,所以我们只要知道长方形纸的长和宽,就能算出长方形纸的面积。

  至此,“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自然诞生了。教师故意设置“短斤缺两”的工具,让学生超越实验的“工具理性”,经由自我的“实践理性”,迈向数学的“解放理性”。

  (四)从“外”到“内”,通过“切片实验”实现儿童的“成长之需”

  数学实验作为数学“创客教育”的课程载体,能够让儿童外显的实践操作与内隐的数学思维有机融合,让活动成为“外化的思维”,让思维成为“内化的活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用手思考”也可以理解为“用头脑做”“用头脑看”“用头脑听”……例如,对于这样的习题:

  小英像下图这样摆正方形,摆1个用4个小棒,摆2个用7根小棒,摆3个需要()根小棒,摆10个呢?摆15个呢?100根小棒能摆多少个正方形?

  

  教学时,笔者让学生做“切片实验”——即用火柴棒摆前几个图形探究,“以小见大找规律”。操作中,笔者适度介入,给操作“注入思维”——“摆1个正方形需要几根火柴棒?”“摆2个正方形需要增加几根火柴棒?”“上下看,增加几根?”“左右看,增加几根?”……学生将操作结果用表格(见表1)进行整理,形成“实验切片”。

  表1

  

  摆1个摆2个摆3个……摆10个摆15个4根7根10根……()根()根当学生操作完到第3个正方形时,笔者引导他们观察,将实验结果用“算式”进行记录,于是产生了多样化的数学表达:

  生:4,4+3,4+3×2,…。

  生:1+3,1+2×3,1+3×3,…。

  生:2+2,4+3,6+4,…。

  生:1×2+2×1,1×3+2×2,1×4+2×3,…。

  ……

  师:还需要接着摆下去吗?

  生:不用了,我们找到了规律。

  儿童大脑在摆小棒过程中始终关注着他们各自视界里的规律。这些规律是儿童将自我外在的“操作实验”内化成儿童自我的“思想实验”,他们“在头脑里操作”,在头脑中“下盲棋”。经过自我推理、计算,学生建构出各自的数学规律,他们的创新素养得到了提升。

  数学实验是一种打通教材文本和儿童知识经验、学习心理等的主客交融的“综合性学习”。在这种“综合性学习”中,儿童主动观察、思考、操作、发现。“数学实验”为“数学理解”提供了“外源帮助”,“数学理解”为“数学实验”提供了“内源支撑”。在“数学实验”过程中,儿童从依赖操作实验的“工具性理解”走向超越操作的“关系性理解”“创新性理解”,进而实现自我的“思维跃迁”。“数学实验室”也成为儿童的“创想空间站”“数学创客坊”。

来源:教育研究与评论杂志 责任编辑:李瑶瑶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