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第七届图书馆 体育教师课题研修班

安徽新华学院保障校园食品安全 让师生就餐无忧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19-06-14 14:25 围观424次

  在可视化大厅的屏幕上,从食材进场到清洗,从洗切到下厨,从厨师烹饪到学生用餐,都能清清楚楚地实时观看、全程监管。通过食堂前厅大屏幕的视频实时传输后堂操作得以全景展现,“明厨亮灶”的实施时刻守护着全校师生“舌尖上的安全”。这让参加安徽新华学院媒体开放周活动的记者们频频点赞,也给采访团留下了深刻印象。

  安徽新华学院是安徽省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安徽省创新创业示范校。据介绍,学校拥有标准化学生餐厅5家,特色餐厅3家,每家食堂约有60多个品类的大伙菜肴,特色小吃上百种,校区共有师生23000人,每天用餐人次高达7.5万人次。这么大的用餐规模,就餐体验怎么样?风味口味怎么样?如何保障师生的食品安全?正逢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记者们在现场提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智慧食堂大幅提升就餐效率

  像很多高校一样,在2018年以前,他们也使用传统的结算方式,然而随着科技的渗透、移动支付的升级,在用餐效率、数据积累和消费体验等方面均暴露出诸多问题。对食堂管理方而言,传统的结算方式,收款数据需逐一收集,结算账期长,效率低;档口菜品销售数据无法关联及汇总,数据获取困难;对学生而言,传统的校园卡消费支付方式单一且就餐消费缺少便捷性。安徽新华学院向来重视“互联网+后勤”的建设,后勤管理部门也在积极探索创新模式,让师生就餐无忧,提升校园生活的幸福感。2018年,全校全面实现移动支付,支付方式得到升级,无需排长队,手机支付宝一秒即可完成扫码支付,结算效率、就餐效率都在提升。同时,在校园内还有很多自助设备,可以实现校园一卡通的充值、补卡、挂失等操作。这套系统每天服务于全校师生,大大提高了食堂经营管理效率。

  其次,根据学生“点单”的数据分析,能够让菜品交易数据一目了然,帮助食堂进行原料反算,优化采购、库存、备餐等环节,进而节省原料采购成本。此外,通过数据还能帮助食堂优化菜单结构,打造爆款菜肴,提升学生的就餐满意度。“安徽新华学院总务处将积极投身高等教育发展中,深化学校后勤信息化,助力食堂就餐体验的提升,为在校师生营造一个便利、人性化、智能化的就餐环境。” 安徽新华学院总务处副处长卞国锋表示。

  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火墙”

  食品安全无小事,守护好师生入口安全说起容易,做起来难。为把好校园食品安全关,2018年,安徽新华学院与合肥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建了食品安全工作站,这是合肥市首批建设的12家食品安全工作站之一,也是安徽省唯一一家在高校内建设的食品安全工作站。

  学校目前已构建了有新华特色的“一级管理、三级监督”的食堂管理体系,“一级管理”是指由总务处负责日常的食堂管理,“三级监督”是指由新华集团审计部、学校督查督导处和学校学生生活督查委员会三级机构共同监管,定期督查并形成专项报告进行整改。切实做到了“一个确保,两个稳定”:“一个确保”即食品安全确保,“两个稳定”即食堂饭菜价格稳定和饭菜质量稳定。通过与管理部门共建食品安全工作站,实现了对校内餐饮单位的三方监管机制,即校方、学生和市场监管部门的三方监管。此外,食品安全工作站除日常接受师生投诉外,还对校内各餐饮公司大宗原材料进行采购监管。所有食堂的原材料实行统采统购,并要求原材料供货单位提供相关索证索票,食品安全工作站工作人员对索证索票进行查验追溯。

  学校积极响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号召,早在2015年,校内的5家学生食堂已全部完成“明厨亮灶”建设工作,并荣获2018年度市级主管部门评比最高分。每日各家食堂通过前厅的大屏幕让学生们把每盘菜“背后的故事”了解得真真切切,把每道工序流程尽收眼底,既督促了食堂加强自律,也使学生食堂全面接受学生监督,保障饮食安全。“学校食堂投入使用以来,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与纠纷。”卞国锋坦言,安全问题唯一能做的就是居安思危,把责任记在心上、扛在肩上,对学校的饮食工作进行全覆盖、无死角的监管,时刻绷紧安全弦。

  此外,学校已成功举办三届校园美食文化节,经过不断的传承与创新,活动越来越丰富,内涵越来越深入,参与人群也越来越广。不仅在美食方面推出了更有特色的佳肴,在文化宣传方面也做了许多创新性尝试,旨在为师生打造“走心”的美食文化盛宴。

  据悉,此次安徽新华学院媒体开放周系列活动为期一周时间,来自全国30多家媒体记者和网络“大V”将走进校园。

来源:合肥热线 责任编辑:方剑波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