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第八届图书馆论坛 校体购2

安徽庐江县:公共资源交易成交额增长近四成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23-01-31 09:29 围观342次

  2022年,安徽省庐江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个大局,主动作为,通过优化流程减少环节、推行电子化交易减轻企业压力,着力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推动公共资源交易成交额逆势上扬。2022年累计完成公共资源进场交易项目2625个,成交额76.86亿元,同比增长39.16%,节约财政资金19.05亿元。

  一方面,在推行电子化交易方面下功夫。庐江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运用“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模式实现各环节“不见面”办理,交易“云上走”,已全面使用云上开标大厅,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同时,利用公共资源交易网、电子显示屏、自助查询台等及时公布招标公告、开标信息、预中标结果等7大类近40项信息,截至目前,共发布各类信息7843多条。

  另一方面,强化交易平台建设。庐江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规范功能区管理,规范公共资源交易开标评标现场管理,在开评标场所悬挂《开评标流程及专家评委职责》《开评标纪律》等共计86块制度宣传牌,开评标现场人员出入由保安专门负责,严格人员进出管理。加快开评标场所的硬件建设,运用“科技+制度”,实现异地远程评标工作常态化,截至目前已完成异地评标项目140个。

  此外,提高交易服务效率。庐江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开启应急项目特事特办“快捷键”,为抗疫物资采购、重点民生项目开辟“绿色通道”,确保招投标活动的及时有序开展。创新“保姆式”服务,重点加强标前服务,进一步提高服务效率。

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 作者:卢敏 责任编辑:逯红栋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 北京工业大学房山新校区,来了!141亿!
    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01-14
    1月13日,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发布《北京工业大学房山建设项目(一期)(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招标计划。招标计划显示,北京工业大学房山新校区选址位于良乡大学城拓展东区...
  • 合肥市庐江县食品监管保安全 守护校园好“食”光

    合肥市庐江县食品监管保安全 守护校园好“食”光
    安徽省教育厅09-14
    9月11日,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教体局联合市监部门开启“护学模式”,到汤池中学、庐江实验中学北校区等学校,全方位排查消除食品安全的潜在风险,牢牢守...
  • 安徽庐江:打造公共资源交易改革新亮点
    中国政府采购报08-06
    今年以来,安徽省庐江县以实现公共资源交易全程电子化、服务标准化、管理智能化为目标,进一步优化运行机制,创新服务举措,激发市场活力,切实打造交易改革新亮点,全力构建阳光透明的公共资源...
  • 扬州数字创新赋能公共资源交易
    中国政府采购报07-05
    江苏省扬州市自2023年12月顺利上线公共资源“双电无U”数字交易新模式以来,率先将电子证照、电子印章和硬件加密技术有机融合、功能叠加,创新应用于公共资源交易场景,实现交易主体全程无介质参...
  • 安徽庐江:探索创新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模式
    中国政府采购报04-12
    今年以来,安徽省庐江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交易中心)以实现公共资源交易全程电子化、服务标准化、管理智能化为目标,不断优化服务流程,积极探索创新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模式,进一步优化...
  • 河南南阳:全面推广供应商信用承诺制
    中国政府采购报01-05
    自2023年12月以来,河南省南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严格执行政府采购供应商资格信用承诺制,共对8个进场交易政府采购项目作出提醒,要求在招标公告和招标文件中体现承诺函及信用替代内容,确保所有...
  • 湖北荆州:推动政府采购数字标准化
    中国政府采购报01-05
    日前,湖北省荆州市财政局联合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了全市政府采购数据汇聚平台使用培训会。荆州市财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静及政府采购相关负责人在主会场参会。各...
  • 安徽庐江:“信用+交易”赋能公共资源阳光交易
    中国政府采购报12-28
    今年以来,安徽省庐江县扎实推进“信用+交易”管理服务模式,致力打造阳光透明、高效便捷的公共资源交易环境。截至目前,庐江县累计完成公共资源进场交易项目838个,预算价为82.59亿元。为营造诚...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