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政课(道德与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方案
一、基地建设目标
育人目标:通过实践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课程目标:构建具有初中特色的思政课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思政课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基地目标:建设一个集教育性、实践性、趣味性、创新性于一体的思政课教育实践基地,打造成为区域内的思政教育示范中心、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场所和学校思政工作的重要阵地。
二、基地建设原则
思想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确保基地的所有活动和资源都具有明确的思想教育目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实践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在实践中受到深刻的思想洗礼。
实践性与体验性相结合:以实践为核心,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实践体验项目,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思考和感悟,增强对思政知识的理解和认同。
趣味性与创新性相结合:注重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兴趣和热情。同时,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创新思维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安全性与保障性相结合:始终将学生的安全放在首位,加强基地的安全管理和风险防控,制定完善的安全预案和保障措施,确保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基地建设内容
成长的节拍教育实践仪器设备
友谊的天空教育实践仪器设备
师长情谊教育实践仪器设备
生命的思考教育实践仪器设备
走进社会生活教育实践仪器设备
遵守社会规则教育实践仪器设备
勇担社会责任教育实践仪器设备
民主与法治教育实践仪器设备
文明与家园教育实践仪器设备
红色记忆教育实践仪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