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装备采购网
第八届图书馆论坛 校体购2

从乡村教育 看农村教育装备发展

教育装备采购网 2014-02-08 11:44 围观373次

  【教育装备采购网讯】现如今中国的GDP已坐了世界第二的位子,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22236.23亿元,占GDP比例为4.28%,比上年的3.93%增加了0.35个百分点。2012年我国的教育经费迈上了新的台阶。但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这些是远远不够。罗崇敏说过:“教育的投入还是不够——人均教育投入少。教育投入是多的,是因为总量大,教育投入是少的,因为人均占有投入的少,教育的投入是不够的,因为我们现在教育投入基础设施条件差,所以不够。”

  教育公平、区域均衡是近些年被屡屡提及的话题,而乡村与城市相比,一个更不能否认的事实是,乡村教育中仍处于窘境,差距悬殊,对乡村教育的投入经费不足,资源分配不平等。农村教育发展取得了进步,但城乡教育发展仍有巨大差距。

  当前我国农村教育依然薄弱,留守儿童问题、代课教师问题、教学点问题集中出现,在乡村小学撤并、农村教师队伍优化、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等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乡村教育到底要向何处去?

  乡村现状

  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80%左右,教育学者杨东平主持的“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课题组调研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中国国家重点大学里的农村学生比例自1990年代开始不断滑落,北大农村学生所占比例从三成落至一成,清华2010级农村生源仅占17%。最新的一组数据,北大2013级农村的学生比例为14.2%。前总理温家宝在2008年12月在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中也坦承,“过去我们上大学的时候,班里农村的孩子几乎占到80%,甚至还要高,现在不同了,农村学生的比重下降了。本来经济社会发展了,但是他们上高职、上大学的比重却下降了。”

  师资情况

  近几年的新农村建设的确使农村的面貌有了不同程度的改观,农村学校的师资数量难题得到了有效缓解,并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从师生比的角度看,近年来农村地区的师生比总体呈上升趋势,农村(乡村)小学和初中学校的生师比从2001年的4.4%和4.9%,分别上升到2012年的5.9%和8%。这也就说明,新世纪以来,农村小学和初中生均师资更加充足。从班师比的角度看,2001年至2010年,农村小学和初中的班师比分别从73%和35.5%增大到54%和27.3%,小学和初中班均拥有教师数量分别增多了0.48人和0.85人。

  但是,从城乡比较的角度看,农村教师的学历水平较城市学校还有一定差距。单从学历比较来看,城乡教师的差异十分显著在农村学校师资数量需求得到有效缓解的情况下,师资质量问题更加凸显。

  交通工具

  农村学生乘坐的交通工具类型多样,以公交车为主,交通花费占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至10%,存在区域差异,发达地区校车使用情况比偏远地区好。

  农村实行集中办学后,很多学生需乘坐交通工具上学。由于农村道路条件较差,车况良莠不齐,交通状况复杂,交通违法现象时有发生,学生上学放学路途安全难以得到保障。2011年全国有学生上学接送车辆28.5万辆,其中符合国家标准的校车只有2.9万辆,占10.2%。一些农村地区因条件所限,几乎没有校车,步行上学、骑自行车、乘坐乡村客运,甚至是“黑摩的”——农村孩子上学就像“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寄宿制学校建设

  农村寄宿制学校是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数据统计显示,数量庞大的寄宿制学校正成为农村义务教育新的主体。相比过去,现在农村宿制学校硬件配备水平普遍提高。在住宿条件方面,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寄宿制学校配备了食堂,配备率达83.4%,但食堂的标准化程度普遍不高。开水房的配置率达58.3%。浴室配备率为65.1%。但人均居室面积达标率仅为39.5%。在一人一床的达标方面,达标率也仅为34.0%。从寄宿学校的住宿、食堂建设等硬件条件达标率来看,尚有较大提升空间。

  长期以来,由于生均宿舍面积不足,农村寄宿制学校普遍存在宿舍拥挤的现象。随着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的实施,国家对农村学校投入逐年增加,寄宿制学校学生宿舍条件也不断改善,食堂有了明显的改观。在食堂硬件设施不断得到改善的同时,食堂的运营管理也逐渐被纳入议事日程,寄宿制学校开始将食堂管理与学生营养结构的合理安排结合起来。

  近年来,我国的农村教育继续保持了近年来的良好发展势头,并取得了新的进展。从农村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学生课业负担、农村学校校车配置及运转,以及农村寄宿制学校发展等方面观察后发现,当前我国农村教育在总体发展上有很大进步。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近些年,我国农村教育在软硬件的建设和发展方面获得了长足进步,当然改进空间仍然很大,尚需各级政府和学校等方面的共同努力。相信通过社会各界的努力,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将是快速和持续的。

  (本文中提到的数据是根据中国教育新闻网、校车网整理而成)

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 我要投稿
校体购终极页

相关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教育装备采购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教育装备采购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校体购产品